SuperELLE藝術刊已經第四次出刊,從首期的”Art & Future 藝術未來”到后來“Art Breakthrough藝術突破”、“Art Beyond 藝術超越/自我”再到本期的“Art Flux 藝術流動”。在這四本藝術刊中我們報道了包括周杰倫、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SuperBlue等不同脈絡的全球藝術人物和團隊。在這本你即將打開的第四期SuperELLE藝術刊,藝術家之外我們首次將重點放到與藝術家工作最為緊密的策展人和畫廊主等更多藝術圈生態(tài)鏈上的角色。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藝術周作為特殊時期后首個全球藝術圈聚集上海的藝術日程,我深感整個藝術行業(yè)每個人都發(fā)揮了其作用才可以造就這個難能可貴的場面。且不論今年交易行情如何,對整個行業(yè)的致敬始終都在。
Art Flux 藝術流動,既是時裝世界,也是藝術世界。當下青年文化中關于“身份”( identity)這一主題早已演變成了恒定探討?!癷dentity”是“身份”,和過去不同之處在于當下的我們更推崇更強調“身份”帶來的個性光芒。原生身份亦可以說不再那么重要,每個人都有機會賦予自己全新的個人定義。觀察藝術對我來說,同樣不乏變化,延伸進行中的觀點流動。今日于我與昨日不同,如果簡單理解為一種chill也未嘗不可。流動或不動,人與世界的相對論。天線空間(Antenna Space)的創(chuàng)辦人和畫廊家王子(Simon Wang)是“ArtFlux 藝術流動”這一主題中的重要代表。王子的天線空間代理著中國、華裔、亞裔一整個代際的藝術家,包括曾吳和王伊芙苓韜程等。2023年,天線空間開展了“ 米修米修收到信號了嗎?”的十周年特展。作為上海新一代畫廊的代表,王子所構建的藝術網絡是成功“流動”的典范。十年過去,如今藝術圈沒有人可以輕易忽視天線空間帶來的新藝術家們。
本期內容從出生于德國的中國蒙古族裔藝術家鐵木爾·斯琴( Timur Si-Qin)開始,他以柏林和紐約作為創(chuàng)作中心的同時,也深入游歷中國各地。他在“非人類中心”和自身所飽含的多元文化的兩大支柱下,試圖重塑人與自然的關系,希望建立一個超越當前西方主流觀點的新宇宙觀。
策展人朱筱蕤(X Nowell-Zhu)來自上海,旅居全球。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工作期間策劃的2021年“曾吳:贊歌”(Wu Tsang: Anthem)展覽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最佳展覽之一;今年她新上任外灘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以激發(fā)藝術語境中常見術語的新理解,包括以地點、人格、地理、國籍和身份來策劃展覽。朱筱蕤用嶄新的策展實踐,與SuperELLE藝術刊“藝術流動”所探討的主題形成了思想上的交匯與共鳴。
Art Flux 藝術流動,最后是與來自上海的藝術家于吉探討關于“身份”和“地方”關系的理解。她的創(chuàng)作理念“因地制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手法,更是深刻的哲學思考。于吉展現(xiàn)與環(huán)境和諧共生的藝術實踐不僅是對物質世界的重新解讀,也是對個人和集體記憶的深刻挖掘,揭示了藝術如何與我們的生活經驗和身份認同緊密相連。
在藝術周之后,我們都可以靜下心來,閱讀、重新品味、討論,甚至回憶那些我們曾經專注過的藝術作品及其相關的理念和實踐,這是SuperELLE藝術刊對于當代藝術中所飽含的思辨能量的相信。而關于流動藝術與身份的探討,現(xiàn)在,從這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