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冰欣
電視劇《繁花》讓人非常期待。
過去的2023年,撳下沉寂三載后某種“文藝復興”的按鈕。一闋《滿江紅》讓《無名》之輩亦可被后世銘記,浩浩國風從《封神》紀元的朝歌一路吹遍大唐的《長安三萬里》;《狂飆》提出了一些正義里難以回答的問題,《漫長的季節(jié)》唱完歲月挽歌,是淡淡一句“往前看,別回頭”;文旅熱、博物館熱正強勢形成,波提切利和梵高們總能讓藝術愛好者大嘆“今夜無人入眠”;盛夏無盡快“樂”,“地表最強”周杰倫、“情歌王子”張信哲、“校園民謠之父”老狼等明星演唱會扎堆吸金,粉絲的尖叫,是對青春的戀戀不休……
展望2024年,好戲連臺,演出精彩。文藝繼續(xù)復興,縱享精神盛宴。
2023年的香港電影,除《毒舌律師》外并無太多爆款,不知爾冬升監(jiān)制,麥啟光執(zhí)導,郭富城、林家棟、任賢齊等人主演的犯罪電影《臨時劫案》,能不能在2024年為港片開一個好頭。
春節(jié)檔廝殺激烈。寧浩的《紅毯先生》星光薈萃,劉德華、單立文、梁家輝、林熙蕾、楊千嬅……據(jù)說寧導本人也出鏡客串,自個演自個。當年劉天王投資了《瘋狂的石頭》,如今他和寧浩再次合作,期待這兩個男人能擦出更瘋狂的火花。最近幾年產(chǎn)量很高的張藝謀則帶來了《第二十條》:檢察官韓明(雷佳音 飾)人到中年,本想努力趕上職業(yè)生涯的末班車進入市院工作,不料卷入一樁分歧巨大的案件??搭}材,不管最終質量怎么樣,老謀子還是想要有點突破的。而陳凱歌和韓寒拿出的都是“第二部”——《志愿軍2》和《飛馳人生2》。唐季禮也湊了個“續(xù)集”的熱鬧,他的《傳說》貌似是《神話》的續(xù)作,反正主演名單上列著成龍和金喜善的名字。2021年春節(jié)檔,賈玲憑借導演處女作《你好,李煥英》拿下了54億元票房,一戰(zhàn)驚華;2024年,賈導的《熱辣滾燙》改編自日本電影《百元之戀》,是原味炒冷飯還是加料搞創(chuàng)新,就等上映見分曉了。傳賈玲為這片不惜進行“極限減肥”,勇氣可嘉。
如果有觀眾嫌棄春節(jié)檔商業(yè)味太濃,那么4月上映(也可能再次延期)的《鳥鳴嚶嚶》或是一道清流,該片由田壯壯執(zhí)導、阿城編劇,改編自中篇小說《樹王》。
2024好萊塢不乏大片。《瘋狂的麥克斯5》《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2》《猩球崛起4》《沙丘2》《小丑2》準備榨干IP的剩余價值?!都纳x》之后,奉俊昊執(zhí)導的科幻題材影片《米奇17》,將成為他在好萊塢的一塊試金石。相信中國觀眾不久就能在大銀幕上為這些電影打分了。
電視劇方面,上海觀眾早已頭頸伸得老長,急急地癡癡地盼著墨鏡王的那部《繁花》。至于阿拉的觀后感是笑瞇瞇還是翻白眼,就看“海派”的味道是不是正宗、濃醇、鮮活了。除了《繁花》,《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玫瑰故事》《小日子》等類型多樣的劇集,即將在東方衛(wèi)視播出。而《極限挑戰(zhàn)》《愛樂之都》等綜藝節(jié)目,也將給觀眾帶來新的體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龍年大劇看總臺”電視劇片單里,《城中之城》《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等用熱血故事感知時代脈動;《大漢賦(第一部)》《大唐賦·破陣樂》《大唐狄公案》《長安的荔枝》《清明上河圖密碼》等以歷史為背景演繹的劇作,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生動實踐。
在上海大劇院2023—24演出季,歌劇巨制、古典交響、經(jīng)典芭蕾、人氣音樂劇等“大劇院特色”悉數(shù)重返,近七成劇目為“首演首秀”。整個2024的上半年,倫敦西區(qū)與紐約百老匯一群最閃亮的聲音,將再度詮釋《劇院魅影》《悲慘世界》等最知名的唱段。“演藝大世界—2024上海國際音樂劇節(jié)”亦正式宣布啟幕。在本屆“一季展演”板塊,“2024原創(chuàng)華語音樂劇展演季”將為觀眾帶來《山海經(jīng)》《胭脂扣》等風格各異、題材多元的原創(chuàng)華語音樂劇佳作。而根據(jù)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24演出季發(fā)布會,改編自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孫甘露同名長篇小說的舞臺劇《千里江山圖》,國風懸疑舞臺劇《清明上河圖密碼》等亮點項目,或以人文之質、創(chuàng)新之態(tài)滿足觀眾的胃口。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潮洶涌,國風文藝作品屢屢出圈,其中不少都打上了“上海出品”的印記。上海歌劇院原創(chuàng)舞劇《永和九年》、上海民族樂團原創(chuàng)新作《云之上——讓聽覺從東方出發(fā)》等,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同時,“上海出品”正以中華文化為帆,打開文化國際傳播新思路。如米哈游旗下《原神》聯(lián)合三星堆博物館推出游戲道具,供全球玩家限時領取;首次出海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活動——豫園燈會在巴黎風情園正式亮燈等。
從魔都來到首都,人們發(fā)現(xiàn)由北京人藝導演林兆華執(zhí)導,倪大紅、史可等主演的京味話劇《銀錠橋》已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開演。2024年1月4日起,該劇將在武漢、東莞等城市的保利劇院進行巡演,不在北京的觀眾不用著急。
紫禁城的初雪飄下,故宮博物院的展覽又可以“上新”了。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澄凝瓊英——故宮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藏17至20世紀中、西玻璃文物與相關研究成果的首次集體亮相。而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開幕的“匯流澄鑒:故宮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展”,是故宮博物院首次采用“圖書+文物”的展覽形式,呈現(xiàn)上千套精品圖書壘起的“故宮書山”和“紫禁書城”,以及包括宋代五大名窯的精品瓷器、清乾隆碧玉交龍鈕“古稀天子之寶”等在內(nèi)的多件珍貴配展文物。
最后,讓我們靜下心來,去上海博物館尋找點題“文藝復興”的達·芬奇老師,于奇思冥想中暢聊一番罷。2023年12月10日至2024年4月14日,“對話達·芬奇——文藝復興與東方美學藝術特展”在上博人民廣場館舍舉辦。作為上博“對話世界”系列的第三個大展,“對話達·芬奇”亦為上博有史以來首次打造的東西方繪畫藝術對比展,更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強陣容的達·芬奇作品真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