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 河北 承德 068450)
云杉為松科云杉屬常綠喬木,雌雄同株,樹形優(yōu)美,在城市風景造林中應用頻率較高,且在河北塞罕壩廣泛分布。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山地交界位置,為寒溫帶大陸性季風型高原山地氣候,夏季涼爽,冬季寒冷。區(qū)域地貌為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錯帶﹑高原-丘陵-曼甸-接壩山地移行地段,區(qū)域多樣的地形地貌與獨特的氣候為云杉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選擇地勢開闊,陽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層深厚﹑含沙量低﹑有機質含量豐富﹑中性至微酸性的地塊作為移植地。在移植地確定之后,挖掘鍋底形定植穴,定植穴徑一般超出云杉大苗根冠1/3左右。
在云杉大苗移植栽培前,應優(yōu)選河北塞罕壩培育的生長旺盛﹑色澤正常﹑頂芽飽滿﹑枝下高度低﹑苗干通直圓滿﹑無病蟲害﹑樹冠整齊﹑苗徑粗壯的健康優(yōu)質云杉苗。一般云杉大苗高度需要達到100 cm以上,胸徑在5 cm以上,冠幅在50~600 cm。
為提高云杉移植成功率,應在造林地塊解凍后,在造林地栽植基坑開挖的同時起苗,以降低栽植基坑﹑云杉苗水分蒸發(fā)率。一般在起苗前5~7 d,栽培技術人員應進行云杉苗培育地塊灌溉,確保云杉苗根系水分充足。同時剪除機械損傷枝條﹑交叉枝條與徒長枝條,控制枝條在樹冠的1/4長度位置,并涂抹福美胂藥劑。進而借助鐵鍬,以主干為中心,在距離云杉苗主干一定距離(相當于土球規(guī)格大小距離)的位置,向下稍微傾斜50°挖10 cm厚度的土(深挖至心土層),挖出土球周邊土壤后,根據(jù)云杉苗規(guī)格調整土球厚度,避免起苗期間云杉苗根系﹑側枝或主干受損。一般云杉苗土球規(guī)格與苗木高度有關:在云杉苗高度50~70 cm時,土球直徑﹑厚度均為20 cm;在云杉苗高度70~150 cm時,土球直徑﹑厚度均為25 cm;在云杉苗高度150~240 cm時,土球直徑﹑厚度均為30 cm;在云杉苗高度240~280 cm時,土球直徑﹑厚度均為40 cm;在云杉苗高度280~300 cm時,土球直徑﹑厚度均為45 cm;在云杉苗高度300~350 cm時,土球直徑﹑厚度均為50 cm。
在起苗的同時,應對云杉苗規(guī)格質量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利用紅油漆做好北向標記。做好標記后,依據(jù)樹干直徑6~8倍標準,整齊截斷根系,修剪大面創(chuàng)傷根﹑劈裂根,并涂抹硫黃粉。進而利用無紡布帶(或草繩)從上層到下層順時針纏繞云杉土球,纏繞后拉緊繩帶,繩帶之間縫隙距離在3~5 cm,避免云杉苗球松散。土球包裹完畢,利用無紡布帶(或草繩)緊密纏繞苗木側枝下主干,避免運輸過程中主干受損。主干包裹完畢,在土壤濕潤的地塊集中堆放云杉苗,堆放時根部向內,并覆蓋遮陽物(麻袋片﹑草簾等)。裝車運輸時輕拿輕放,避免土球外漏或遭暴曬[1]。
起苗后24 h內若無法移栽,應選擇距離造林地最近且土壤濕潤﹑灌溉便捷﹑交通便利的地段,沿著與地面傾斜45°方向,依據(jù)寬度超出云杉苗球直徑15 cm﹑深度超出云杉苗球厚度15 cm的標準,開挖假植土槽。依據(jù)根部向下的方向,將云杉苗球并排放入土槽內,利用前期開挖土壤覆蓋到云杉苗球表面與土槽其他位置,用腳踩踏密實。隨后適度灑水,確保土槽內土體處于濕潤狀態(tài)。必要時在距離云杉苗100 cm以上的位置搭建遮陽網(wǎng),避免高溫暴曬造成云杉苗枯萎。
在新芽萌發(fā)前20 d,清理云杉移植坑內雜物,將土質較佳的土壤回填到移植坑內并密實搗固,回填厚度為20 cm左右。進而將云杉大苗輕輕放入移植坑內,調整云杉樹體北向,豎直擺放,相鄰云杉植株之間相距200 cm左右,確保移植后云杉樹與自然栽種時生長方向相同。同時適度壅土,抽出無紡布帶(或草繩),若無法順利抽出繩帶,則剪斷繩帶,并平整鋪放,上方壓蓋土體,確保根系心土﹑土壤充分接觸,規(guī)避繩帶霉爛升溫對云杉根系斷面愈合﹑新根生長的不利影響。處理完畢,回填土體,逐層夯實,覆土厚度需小于云杉大苗土球5~10 cm。確認無誤后,在云散大苗樹根周邊圍設直徑100~130 cm的澆水盤,澆施1次透水。
根據(jù)河北塞罕壩氣候特點,在移植后,利用草繩將苔蘚(或蒲包)包裹樹干和粗壯分枝,達到貯存水分﹑保持云杉枝干濕潤與調節(jié)云杉枝干溫度的目的。同時根據(jù)云杉葉面蒸騰失水特點,利用高壓水槍(或在樹冠上安裝供水管),向云杉樹干上部噴射細密而均勻的水霧,早晨﹑傍晚各1次,淋濕葉片,為樹體創(chuàng)造濕潤的小氣候環(huán)境。
在正式移植期澆施定根水后,應綜合考慮云杉大苗生長情況﹑栽培地土壤質地﹑天氣情況,適時﹑適度澆水。冬季澆水時,需要在云杉大苗周邊水分達到飽和狀態(tài)(水分從土壤內溢出)后,混合澆水盤周邊土壤﹑水分,盤繞在云杉大苗根部,控制前期預留澆水穴超出或等于周邊地面。冬季解凍后,則重新將堆積在云杉根部的土壤圍成澆水盤,定期補充水分,借助鐵鍬挖新土填充澆水盤縫隙后夯實,并在地勢低洼位置開設排水溝,避免栽植坑積水。
在云杉大苗移栽初期,若陽光照射較強,應人工搭建遮陽度為70%的蔭棚,棚上方﹑周邊與云杉樹冠之間相距50 cm以上,形成良好的散射光環(huán)境,在全冠遮陰﹑降低樹冠日灼危害的同時,降低棚內溫度。后期栽培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云杉生長情況﹑氣候變化,逐步去除蔭棚,并將雜草堆積在樹干基部,為云杉大苗新芽萌發(fā)﹑嫩梢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在云杉大苗移栽后,栽培技術人員應立即選用正三角樁進行支撐,支撐點位于云杉大苗2/3高度位置,配合保護層加墊,保持樹體穩(wěn)定,避免樹體傾倒。同時根據(jù)云杉植株高大﹑河北塞罕壩風大的特點,栽培技術人員應定期檢查云杉苗支撐物,若發(fā)現(xiàn)松動﹑傾斜,及時進行加固﹑矯正處理[2]。
土壤通氣性對云杉大苗成活具有較大的影響。應定期開展中耕松土工作,破除栽培地周邊土壤板結狀態(tài)。必要時增設土壤通氣設施,定期清除堵塞﹑積水,為云杉大苗根系生長提供良好的通氣環(huán)境。
根系萌發(fā)前(云杉移栽30 d左右),為盡快恢復樹勢,應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每間隔15 d,選擇早晨﹑傍晚或陰天施加1次速效性肥液,如0?5%尿素肥液﹑0?8%磷酸二氫鉀肥液﹑1%硫酸銨肥液等。
根系萌發(fā)﹑新葉長出后,貫徹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土壤施肥,施肥方法為挖穴施肥法,施肥穴深度在30 cm以上,施肥時均勻混合肥料﹑土壤。增加肥料中鉀肥﹑磷肥占比,一般需要依據(jù)10 kg/株牛糞﹑150 g/株磷酸二銨的標準,點施肥料,配合光照時間延長與光照強度提升,促進樹體木質化。
在4月20日,剪除光合作用能力弱﹑呼吸作用強的枝條,這些枝條一般位于距地面20 cm及以下的位置。
在云杉大苗移栽后,應貫徹以防為主的方針,根據(jù)云杉大苗生長特點,探明云杉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定期檢查,在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進行控制。
3.5.1 云杉落針病防控云杉落針病是一種流行性病害,可以侵染云杉當年生針葉,在翌年4~5月發(fā)病,發(fā)病云杉針葉呈赤褐色,后期整個受害林分呈火燒狀,最終生長勢頭減弱甚至死亡。為降低云杉落針病危害,可以將郁閉度超過0?6的云杉林分作為重點防控對象,依據(jù)15 kg/hm2的標準,均勻噴灑5%百菌清藥劑﹑5%多菌靈煙劑復配劑。而對于沒有充分郁閉的云杉林分,在5月15日~6月10日,均勻噴灑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95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降低落針病對云杉幼林的危害。
3.5.2 云杉葉銹病防控云杉葉銹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病害,主要危害當年生嫩綠新葉和頂芽,發(fā)病云杉針葉會變?yōu)辄S色﹑橘黃色,葉形短促,后期變?yōu)楹谏菸劳?。在林分未完全郁閉時,可以均勻噴霧噴施20%萎銹靈乳油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500倍液;在林分郁閉度達到0?6以上時,可以選擇無風早晨﹑傍晚釋放煙劑,降低云杉葉銹病危害。
3.5.3 杉針黃葉甲防控杉針黃葉甲在河北塞罕壩云杉林中發(fā)病率較高,主要危害云杉根部﹑葉部,會直接啃食云杉針葉,初期云杉針葉上會出現(xiàn)極深溝痕,伴隨失水干枯,后期則脫落,同時嫩梢停止生長。發(fā)現(xiàn)時可以向樹冠均勻噴霧噴施25%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甲基異柳磷乳油1000倍液,減少杉針黃葉甲危害[3]。
3.5.4 球蚜防控云杉是落葉松球蚜的轉寄宿主,在河北塞罕壩地區(qū)云杉中偶見落葉松球蚜蟲害,主要危害云杉當年生枝條,初期被害枝條會由綠變黃,后期逐漸干枯,最終停止生長死亡,甚至導致云杉苗木生長勢頭在短時間內衰弱。對于落葉松球蚜,可以從苗木移植環(huán)節(jié)著手,加強檢疫,避免帶蟲苗木進入造林地。在入冬前,剪除被害云杉枝條并集中焚毀,降低云杉帶球蚜蟲越冬概率。若已發(fā)現(xiàn)云杉帶球蚜蟲卵,則從蟲癭開裂前期人工摘除蟲癭。同時保護造林地內球蚜天敵,如食蚜蠅﹑瓢蟲﹑褐蛉﹑草蛉等。在此基礎上,于球蚜1齡若蟲產(chǎn)生白色蠟質分泌物前期,噴灑3%高滲苯氧威1000倍液進行防治。
河北塞罕壩是華北地區(qū)最大的落葉松用材林基地,云杉是基地內主要樹種之一。云杉移植再生能力較弱,對大苗移栽具有較高要求。因此,在云杉大苗移栽時,應選擇適宜時期起苗,注重大苗地上部分保濕與遮陰。移栽后,科學控水﹑施肥,加強病蟲害防治,確保云杉大苗移栽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