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應用能斯特公式闡明當溫度等于絕對零度時,熱力學系統(tǒng)進行的所有過程都是可逆等溫的,與可逆絕熱過程重合,不存在零點熱, 解決了教科書和文獻中提出但沒有回答的問題。對于不滿足能斯特方程的熱力學系統(tǒng),是否存在零點熱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 能斯特公式;絕對零度;可逆等溫;可逆絕熱;零點熱
熱力學系統(tǒng)存在零點內能是物理界的共識,而是否存在零點熱卻是一個熱議的問題。即使一些教科書[1,2]和文獻[3]定義了零點熱,卻沒有作具體的分析和討論。大家知道,在T =0時熱力學系統(tǒng)的許多性能可由能斯特公式導出[1,2,4-9]。例如,由能斯特公式可推出定容熱容量、定壓熱容量、膨脹系數、壓強系數均等于零。不過,人們對T =0時熱力學系統(tǒng)的不少性能還不了解或了解不夠,例如,T =0時熱力學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是否有交換熱量,即零點熱[3]是否存在? 這個問題是否也可由能斯特公式給出答案? 這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甚至有學者認為,引入零點熱不是對一個已知問題的新理解,而是一個新的科研課題[10]。
在能斯特之前,許多化學家研究低溫化學反應,在等溫等壓下測試ΔG 和ΔH ,發(fā)現兩者隨著溫度的降低越來越接近。當溫度外推到絕對零度時[7-9,11],應有(ΔG)0=(ΔH )0,但從未指出(ΔH )0等于多少。
對于一個熱力學系統(tǒng),在任一過程中內能的變化為
ΔU =ΔQ +ΔW (1)
其中,ΔQ 和ΔW 分別為系統(tǒng)吸收的熱量和外界對系統(tǒng)所做的功。當系統(tǒng)只有包含體變功時,系統(tǒng)的焓和吉布斯函數的變化分別為
ΔH =ΔQ +VΔP (2)
和
ΔG =ΔQ -TΔS -SΔT +VΔP (3)
其中,T 、S、P 和V 分別為系統(tǒng)的溫度、熵、壓強和體積。在等溫等壓過程中,由式(2)和式(3)可得
ΔH =ΔQ (4)
和
ΔG =ΔH -TΔS (5)
利用ΔG 和ΔH 的實驗數據和式(5),可用不同方法[1,2,7-9, 11, 12]得到教科書中的能斯特公式
lim T→0(ΔS)T =0 (6)
由式(6)可清楚看出,當T =0時,熱力學系統(tǒng)進行的所有過程都是等溫過程,一旦出現非等溫過程,熱力學系統(tǒng)就離開T =0的狀態(tài)。在熱力學教科書中,對于能斯特公式適用于什么過程有2種不同的觀點,其中一種觀點[1,4,5]認為能斯特公式適用于可逆等溫過程,另一種觀點[2,7,13,14]認為能斯特公式適用于等溫過程,但沒有明確指出是否適用于不可逆等溫過程。教科書[4,7]進一步指出,滿足能斯特公式的熱力學系統(tǒng)在T =0時所進行的等溫過程與可逆絕熱過程重合,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間無熱交換;等溫過程都是可逆的,因為一個不可逆過程不可能完全與一個可逆過程重合。因此,式(6)所包含的物理內容可表述為熱力學系統(tǒng)的熵在可逆等溫過程中的改變隨絕對溫度趨于零。
在 教科書[1,2,8]中,通常定義等溫等壓過程中的化學親和勢和所放出的熱量分別為
A =-ΔG (7)
和
Q =-ΔH (8)
其中,Q 習慣上被稱為反應熱。當Tgt;0時,由式(7)可知A gt;0,因為在等溫等壓下系統(tǒng)中發(fā)生的不可逆過程,總是朝著吉布斯函數減少的方向進行[7],即ΔGlt;0;由式(4)和式(8)可知,Q=-ΔQ。Q gt;0是較常見的[1,2],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存在Q lt;0的情況。
當T =0時,由式(7)和式(8)可得
(ΔG)0 =(ΔH )0 =-Q0 =-A0 (9)
其中,Q0 也被稱為零點熱[3]。然而,無論在教科書[1,2,4,8,11]還是在文獻[3]中都沒有明確算出零點熱。
應 用能斯特公式,由式(4)和式(9)可得
-Q0 =(ΔH )0 =lim T→0(ΔQ)=lim T→0(TΔS)T =0(10)
可見(ΔH )0=0,Q0=0。至此,回答了教科書和文獻中提出但沒有回答的問題, 即滿足能斯特公式的熱力學系統(tǒng)在T=0時不存在零點熱。這表明零點熱是由熱力學系統(tǒng)在T=0時的性質所決定的,而與T gt;0時系統(tǒng)的性質無關[1,3]。在計算零點熱Q(P,0)(即本文中的Q0)的過程中應注意,如果零點熱Q(P,0)≠0,A/T = -∫T0 (Q/T2)dT 與A =Q(P ,0)-T∫T0 {[Q(P ,T)-Q(P ,0)]/T2}dT 這兩個式子是不等效的,因為Q (P ,0)與T 無關,積分∫T0 [Q(P ,0)/T2]dT 是發(fā)散的;如果零點熱Q(P ,0)=0,則后一個式子是多余的,其他相關的計算也是多余的。這一點在相關的討論中被忽視了。
還 需指出,如果T =0時存在不滿足能斯特公式的熱力學系統(tǒng),它所進行的過程必定是不可逆的,是否存在非零的零點熱,是無法用經典熱力學理論來計算的,需擴展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理論。這才是一個新的科研課題。
參 考 文 獻
[1] 王竹溪.熱力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2] 林宗涵.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陳力行,黃子翀,王鑫,等.低溫下化學反應熱力學和零點熱[J].物理與工程,2022,32(5), 11-14.
CHEN L. HUANG Z. WANG X. et al. Thermodynamic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t low temperature and zero-point heat,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22, 32(5): 11-14. (inChinese).
[4] CALLEN H B. Thermodynamic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rmostatistics[M]. 2nd ed. New York: Wiley, 1985.
[5] HSIEHJS. Principles of thermodynamics[M]. New York:Mcgraw-Hill, 1975.
[6] KESTINJ. A Course in thermodynamics, Vol.2[M]. Washington:Hemisphere, 1979.
[7] 汪志誠.熱力學統(tǒng)計物理[M].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 梁希俠,班士良.統(tǒng)計物理學[M]. 4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
[9] 包景東.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簡明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 文獻[3]的編輯人語.
[11] 劉玉鑫.熱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12] SUS, CHENJ. Rederivation of Nernst's equation without any additional assumptions[J]. 07400V1, 2023.
[13] REISS H. Methods of thermodynamics[M]. New York:Dover, 1965.
[14] 王竹溪.熱力學[M]. 2版.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開放審稿意見
在給出對論文的評審意見之前,先介紹一下對熱力學第三定律的不同理解。下文中的黑體加粗是為了引起注意而特意添加,在引用文獻原文時的黑體加粗也是為了引起重視,非原文所有。
熱力學第三定律的“絕對零度不可達到”表述適用于一切熱力學過程,而“等溫過程的熵變?yōu)榱恪北硎觯ㄏ旅嬗型暾硎觯┦欠襁m用于不可逆過程這一意見,學界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如果僅僅適用于可逆過程,熱力學第三定律的不同表述之間就不等價。Reiss認為:“第三定律有多種表述,沒有兩個完全等價,并且,如果不引入一些額外的熱力學信息,則沒有一個可以使用?!盵1]原文是:“The third lawhas been stated in several forms, no two of which are preciselyequivalent, and none of which can be utilized without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extra-thermodynamic information”[1]。
“等溫過程的熵變?yōu)榱恪北硎鍪欠襁m用于不可逆過程?王竹溪《熱力學》第一、二版中的看法是不同的。第一版認為“凝聚系的熵在可逆等溫過程中的改變隨絕對溫度趨于零”[2],注意這里有可逆二字;第二版去掉了這兩個字,表述為:“凝聚系的熵在等溫過程中的改變隨絕對溫度趨于零”,并且強調“能氏定理是一個普遍的定理,適用于任何等溫過程。因此,除了變數T 和V 之外,還要考慮其他變數,如電磁變數和其他幾何變數等,并且應當不限制在均勻系.” [3]能氏定理包括復相系和其他變數的普遍情形[3]。國際上的情況類似。例如,Callen的表述有可逆這兩個字[4],而Reiss的表述不但沒有可逆這兩個字,而且添加了任意兩個字,原文是“At T =0, the entropy changeaccompanying any process vanishes ”[1]。
必須指出,熱力學第三定律不同表述之間的不等價性,并不影響這一定律的實用性。在不同情況下,可以視方便進行取舍。對于一部分的理論家而言,這一不等價性不是問題,直接求助于統(tǒng)計物理就可以解決具體問題;對于另外一部分理論家而言,這是一個缺陷,值得深入研究。在教學上,可以采用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在若干種不同表述中,取一種作為基本表述。例如,取“絕對零度不可達到”表述作為基本表述,其余都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效的表述。
有了這些背景知識,可知本論文《能斯特公式和零點熱》采用的是有可逆這兩個字的表述。如果以可逆過程為前提,根據熵差的定義,dS=?Q/T r,即任何等溫過程中,ΔQ=TΔS。然后根據“凝聚系的熵在可逆等溫過程中的改變隨絕對溫度趨于零”lTi→m0 ΔS T =0,立即得lim T →0ΔQ =0。于是,零點熱為零。文章認為“應用能斯特公式,由式(4)和式(9)可得-Q0=(ΔH )0=lim T →0(ΔQ )=lim T →0(TΔS)T =0”,即論文的式(10),利用了僅僅在等溫可逆過程才能成立的結果ΔQ =TΔS。這個結果,對于不可逆過程,是不成立的。
論 文商榷的對象《低溫下化學反應熱力學和零點熱》[5] ,默認的是沒有可逆二字的表述,且表明“利用熱力學研究絕對零度附近的(不可逆)化學反應”[5]。這個時候,ΔQ=TΔS 不再適用,于是,非零值零點熱就出現了。
因此,本論文《能斯特公式和零點熱》和《低溫下化學反應熱力學和零點熱》默認的“等溫過程的熵變?yōu)榱恪焙x不同,前者認為僅僅指可逆等溫過程,后者認為適用于一些等溫過程,而且特別處理了不可逆的情況。
文獻[5]首次明確提出零點熱這個名稱,主要是認為這個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意義。根據Thomsen-Berthelot規(guī)則,低溫下的化學反應會放熱,外推到零點,就是零點熱。注意這個化學反應不是可逆的。首先將反應物分開放置各自平衡,然后混合產生生成物。這個過程就會放出的熱量中,就有零點熱。
論文不僅僅討論了零點熱,也討論了相關問題,有些不僅僅包含了對熱力學的理解,也包含了對教科書上對一些問題的具體結果的意見,也包含了一些其他的細節(jié)問題。由于這些問題不是最關鍵的區(qū)別,可以另外專門行文來討論。
注意到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陳金燦教授,而陳教授課題組對熱力學和統(tǒng)計物理有深入的研究,涵蓋科研和教學兩方面,他們的意見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任何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思考都值得發(fā)表。
參 考 文 獻
[1] REISS H. Methods of thermodynamics[M]. New York: Dover, 1965.
[2] 王竹溪. 熱力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5.
[3] 王竹溪. 熱力學[M]. 2版.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 CALLEN H B. Thermodynamic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rmostatistics[M]. 2nd ed. Singapore:John Wiley, 1985.
[5] 陳力行,黃子翀,王鑫, 等. 低溫下化學反應熱力學和零點熱[J]. 物理與工程,2022,32(5): 11-14.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2075197),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222102240004),河南工程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21JYZ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