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會試分卷錄取制創(chuàng)立、實施及變遷考實

    2024-01-01 00:00:00郭培貴
    史學(xué)集刊 2024年6期

    摘 要: 為保證邊遠(yuǎn)落后地區(qū)的舉人應(yīng)考會試具有一定考中率,洪熙元年,明仁宗與楊士奇創(chuàng)立了會試“南六北四”分卷取士制度;宣宗嗣位后又予重申,并在宣德二年和宣德五年的會試中得以切實執(zhí)行,宣德八年會試得到基本執(zhí)行。正統(tǒng)元年會試又進一步細(xì)分為南、北、中卷,各按“六、三、一”的比例錄??;正統(tǒng)四年會試復(fù)改為各按“五五、三五、十”的比例錄??;其后,又經(jīng)歷了諸多科次的分卷占比波動甚至短暫的罷行、改制,自嘉靖二十九年會試開始,“南五五、北三五、中十”的錄取比例才獲得穩(wěn)定、嚴(yán)格的執(zhí)行。對上述史實的審慎考證,既反映了明朝會試在以考試成績?yōu)槿∈繘Q定因素前提下對科舉欠發(fā)達(dá)地區(qū)士子予以適度照顧的長期摸索和堅持,也說明了對相關(guān)史料進行嚴(yán)謹(jǐn)考訂和溯源辨誤在史學(xué)求真中的極端重要性。

    關(guān)鍵詞: 明代會試;南北卷;南北中卷;各卷區(qū)錄取比例;史料考證

    相比于前代,明代科舉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創(chuàng)立并實行了會試分卷區(qū)按比例錄取制度,①以保證邊遠(yuǎn)落后地區(qū)的舉人應(yīng)考會試具有一定的考中率,實現(xiàn)會試取士的相對地域平衡,故研究明代科舉,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學(xué)界一般都認(rèn)同明代會試分卷制始于“南北卷”,既而變?yōu)椤澳媳敝芯怼?。但“南北卷”確立于何時?各自“卷區(qū)”如何?是否得以實施?何時變?yōu)椤澳媳敝芯怼??“南北中卷”的錄取比例是否一成不變?如果有變化,又是怎樣變化的?對于上述問題,史料記載十分零散且多有語焉不詳甚至錯訛之處,有的記載則因來源不明而難以憑信。今人的相關(guān)研究雖提升了學(xué)界對該論題的重視程度,但因普遍缺乏對相關(guān)史料的嚴(yán)謹(jǐn)考訂,忽略了對史料來源的追溯及其真?zhèn)蔚蔫b別,故也就程度不同地沿襲了史料中的語焉不詳甚至錯訛之處。目前相關(guān)研究成果,論文主要有靳潤成:《從南北榜到南北卷——試論明代的科舉取士制度》,《天津師院學(xué)報》,1982 年第 3 期;林麗月:《科舉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qū)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歷史學(xué)報(臺灣師大)》, 1992年第20期;劉海峰:《科舉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1期;王凱旋:《明代分卷制述論》,《合肥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第2期;張學(xué)強、張建偉:《明清會試中的“分區(qū)定額”政策探析》,《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7 年第 6 期;李立峰:《科舉配額制演化的歷史考察——兼論“憑才取人”與“逐路取人”之爭》,《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第1期;謝海濤:《科舉錄取名額分配制度發(fā)展形成的歷史》,《福建論壇》,2009 年第 1 期;梁姍姍:《從南北榜到定額取士:明代會試取士區(qū)域矛盾的合理解決》,《貴州文史叢刊》,2014 年第 3 期;汪維真、牛震宇:《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史學(xué)月刊》,2016 年第 10 期;汪維真:《從南北卷到南北中卷——明洪熙、宣德間會試分區(qū)配額政策之演變》,《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17 年第 1 期,等。專著主要有龔篤清:《明代科舉圖鑒》,岳麓書社2007年版,第461頁;吳宣德:《明代進士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頁;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考論》,沈陽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65頁;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研究》,萬卷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69-170頁,等等。本文擬對此再做考實,并求教于方家。

    一、“南六北四”分卷制的創(chuàng)立

    “南六北四”分卷制究竟創(chuàng)立于何時?時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認(rèn)為是奏準(zhǔn)于“宣宗即位后”。

    參見汪維真、牛震宇:《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史學(xué)月刊》,2016 年第 10 期;汪維真:《從南北卷到南北中卷——明洪熙、宣德間會試分區(qū)配額政策之演變》,《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17 年第 1 期。此論是否符合史實呢?《明仁宗實錄》記載:

    洪熙元年(1425)四月庚戌,仁宗“諭禮部臣曰”:“科舉之士,須南、北兼取。南人雖善文詞,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選,北人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場取士以十分論,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爾等其定議各布政司名數(shù)以聞?!?/p>

    《明仁宗實錄》卷九下,洪熙元年四月庚戌條,“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289-290頁。

    此段引文是目前所知記載該制的最早文字,而如何理解其中“科場”一詞的含義,又是正確識讀該段引文的關(guān)鍵。該詞是泛指包括各直、省鄉(xiāng)試和禮部會試在內(nèi)的所有“科舉考場”?還是專指后者即禮部主持的全國性的“會試考場”呢?而要回答這一問題,就應(yīng)首先明確該段引文中仁宗所言“科舉之士,須南、北兼取”“南人”“北人”“南士”“北士”等表述的立足點和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從其行文語氣看,以上表述顯然都是立足于全國科舉取士狀況而言的,所要解決的也是全國科舉取士地域分布不平衡的問題,而非指各直、省或某直、省鄉(xiāng)試的取士情況。故此處“科場”一詞也就自然是專指禮部主持的全國性“會試考場”,而緊接“科場”之后的“取士以十分論,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也就自然是對“會試考場”分卷取士的規(guī)定,而絕非對各直省“鄉(xiāng)試考場”的規(guī)定。事實上,終明一代,明廷對各地鄉(xiāng)試取士數(shù)量也只有“解額”的規(guī)定,而從未有分卷取士的規(guī)定;另外,假設(shè)仁宗所說“自今科場取士以十分論,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是對鄉(xiāng)試而言,那對其實現(xiàn)全國“科舉之士,須南、北兼取”的目標(biāo),即解決全國科舉取士地域分布不平衡的問題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此處“科場”只能是指禮部主持的全國性科舉考場,即“會試”考場,而不可能是各直、省的鄉(xiāng)試考場。由此證明,明代會試分南、北卷,按“南六北四”取士之制,在仁宗在位時就已確定下來;其令禮部臣“定議”且“以聞”的,只是“各布政司名數(shù)”,也就是讓他們議定各直、省鄉(xiāng)試的錄取數(shù),因這是實行會試分卷制的基礎(chǔ)。

    如果說以上記載還有些簡略,而對擬定該制發(fā)揮了主導(dǎo)作用的閣臣楊士奇則對此有著更為細(xì)致的記載:

    洪熙元年五月……上又言:“科舉弊亦須革?!背际科鎸υ唬骸翱婆e須兼取南、北士?!鄙显唬骸氨比藢W(xué)問遠(yuǎn)不逮南人?!睂υ唬骸白怨艊壹嬗媚?、北士,長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鄙显唬骸叭?!將如何試之?”對曰:“試卷例緘其姓名,請今后于外書南、北二字,如一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則南、北人才皆入用矣!”上曰:“北士得進,則北方學(xué)士亦感發(fā)興起。往年只緣北士無進用者,故怠惰成風(fēng)。汝言良是!往與蹇義、夏原吉及禮部計議各處額數(shù)以聞?!弊h定未上,會宮車晏駕。宣宗皇帝嗣位,遂奏準(zhǔn)行之。

    (明)楊士奇:《三朝圣諭錄中》,(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卷四六,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4頁。按:楊士奇在此把明仁宗在位時與其議定會試按“南六北四”分卷錄取一事系于“洪熙元年五月”,而《明仁宗實錄》則系于“洪熙元年四月庚戌”;盡管有此不同,但兩者所述基本史實還是相同的,因而其基本史實也是可靠的。

    以上引文所載仁宗在位時與楊士奇對話出現(xiàn)的“科舉須兼取南、北士”“北人”“南人”“自古國家兼用南、北士”“北方”“南、北”等表述,也都是立足全國科舉取士狀況而言的,而非指各直、省的科舉取士情況。故在此種語言環(huán)境下,楊士奇在回答仁宗“將如何試之”時說:“試卷例緘其姓名,請今后于外書南、北二字,如一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則南、北人才皆入用矣!”說的自然是全國性會試的取士辦法。這個提議隨即得到仁宗的肯定:“汝言良是!”這同樣證明了會試“南六北四”分卷按比例錄取制在仁宗時就已確定下來。仁宗讓楊士奇“往與蹇義、夏原吉及禮部計議”且“以聞”的,僅僅是“各處額數(shù)”,即各直、省的鄉(xiāng)試解額。楊士奇的記載,除了君臣二人確立會試“南六北四”分卷按比例錄取制的對話過程外,比《明仁宗實錄》多出的,就是在他奉旨和有關(guān)官員議定了“各處額數(shù)”后,未及上奏,仁宗就駕崩了,“宣宗皇帝嗣位,遂奏準(zhǔn)行之”。這里的“奏準(zhǔn)行之”,是指楊士奇與蹇義、夏原吉及禮部計議的各直、省鄉(xiāng)試解額,而不是會試按“南六北四”分卷錄取之制,因該制在仁宗時就已經(jīng)確定,故宣宗即位后,不需要再行“奏準(zhǔn)”。

    然而,自成化末年開始,人們對“南六北四”分卷制始定于何時就已經(jīng)有了不同或模糊的記載,并且還往往把其確立與其變?yōu)椤澳媳敝芯怼狈旁谝黄鹩涊d。如《成化二十三年會試錄序》記載:“宣德丁未(二年,1427),大學(xué)士楊士奇乃議會試取士卷分南、北,南十六、北十四;既而,以百乘除,又各退五為中數(shù)?!?/p>

    (明)尹直:《成化二十三年會試錄·序》,寧波出版社2007年版,第3頁。正德《明會典》載:“洪熙元年奏準(zhǔn),會試取士,臨期請旨,不過百名,南卷取十之六,北卷取十之四;后復(fù)以百名為率,南、北各退五名為中卷?!?/p>

    正德《明會典》卷七七《禮部三十六·學(xué)校二·科舉·會試·事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 1986年,第617冊第745頁。萬歷《明會典》卷七七《禮部三十五·科舉·會試》(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450頁)所載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與正德《明會典》相同。由上引《明仁宗實錄》和楊士奇的《三朝圣諭錄中》所載可知,《成化二十三年會試錄序》載“南六北四”分卷制是楊士奇于“宣德丁未”議定的,顯然是錯誤的。正德《明會典》載“南六北四”分卷制是“奏準(zhǔn)”于“洪熙元年”,則是一個含混模糊的說法,因由上所論可知,該制是“洪熙元年”仁宗在位時與楊士奇議定的,而非同年宣宗即位后奏準(zhǔn)的;宣宗即位后奏準(zhǔn)的只是“各處(鄉(xiāng)試取士)額數(shù)”。 對此,《明宣宗實錄》也有以下明確記載:

    洪熙元年九月乙卯,行在禮部奏定科舉取士之額。先是,仁宗皇帝以為近年科舉太濫,命禮部、翰林院定議額數(shù);至是,議奏:“凡鄉(xiāng)試取士,南京國子監(jiān)及南直隸共八十人,北京國子監(jiān)及北直隸共五十人,江西布政司五十人,浙江、福建各四十五人,湖廣、廣東各四十人,河南、四川各三十五人,陜西、山西、山東各三十人,廣西二十人,云南、交阯各十人; 貴州所屬有愿試者,于湖廣就試。禮部會試所取不過百人?!鄙显唬骸澳鲜咳∈?,北士十之四。大抵國家設(shè)科取士為致治之本,其冒貢非才,蓋是有司之過;人既茍得,遂啟亻幸心。今解額已定,果行之以公,不才者不得濫進,自然人知務(wù)學(xué)。其令各處,凡考試官及諸執(zhí)事,先須擇賢,庶免冒濫?!?/p>

    《明宣宗實錄》卷九,洪熙元年九月乙卯條,“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244-245 頁。按,其中“北士十之四”原為“北士之十四”,依據(jù)上句“南士取十之六”的表述,當(dāng)作“北士十之四”,徑改。

    由上引文可知,“行在禮部奏定科舉取士之額”,并未提及會試錄取按“南六北四”之制,因該制已在仁宗時被確定。宣宗在允準(zhǔn)行在禮部所奏各處鄉(xiāng)試取士額數(shù)時,只是對該制予以重申而已。

    至于“南北卷”何時變?yōu)椤澳媳敝芯怼??《成化二十三年會試錄序》、正德《明會典》則都采用了模糊化的表述方式,前者用“既而”,后者用“后復(fù)”,皆是不確定的時間表述。說明其已不清楚“南北卷”變?yōu)椤澳媳敝芯怼钡木唧w時間,但兩部文獻對此還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嚴(yán)謹(jǐn),即說不清楚就退而求其次予以模糊化,而不強為臆斷其具體時間。但在距離洪熙元年仁宗與楊士奇議定會試按“南六北四”分卷取士的一百二十多年后,俞憲在其《皇明進士登科考》中,對“南北卷”的確立及其變?yōu)椤澳媳敝芯怼钡慕?jīng)過,則做了如下記載:

    洪熙元年乙丑五月,上諭大學(xué)士楊士奇曰:“頃者科舉取士往往失人,奈何?”士奇對曰:“科舉須兼取南、北士,長材大器多出北方,第樸拙少文,難與南人并校也?!鄙显唬骸昂朐?,何以別之?”對曰:“請令舉子試卷緘其姓名,外書南、北二字,約以百人為準(zhǔn),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則南、北人材皆入用矣!”上曰:“善! ”遂令士奇與尚書蹇義、夏原吉及禮部計議各處額數(shù)以聞。士奇等復(fù)議,以為四川、廣西、云貴及廬、陽等府舉子,恐不能概以南卷并校,乃以南卷十六、北卷十四退五為中數(shù)以待之。按,是年宣宗即位,始議南、北、中分卷之制,遂為定例。

    (明)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一《令典》,屈萬里主編:《明代史籍匯刊》,臺灣學(xué)生書局1969年版,第7頁。

    引文中自“洪熙元年乙丑五月”至“計議各處額數(shù)以聞”一段內(nèi)容,應(yīng)是依據(jù)楊士奇《三朝圣諭錄》的記載,但楊氏記載中卻絕無俞憲在“計議各處額數(shù)以聞”之后所說“士奇等復(fù)議……遂為定例”的內(nèi)容,遍查《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和正德、萬歷兩部《明會典》以及楊士奇《東里文集》《三朝圣諭錄》等相關(guān)文獻,也都未發(fā)現(xiàn)俞憲所說內(nèi)容,且俞憲也沒對其所說內(nèi)容提供任何來源證據(jù),故其所云“士奇等復(fù)議”以“四川、廣西、云貴及廬、陽等府”為“中卷”,以及“是年宣宗即位,始議南、北、中分卷之制,遂為定例”的說法,因來源不明,不能憑信。此后,張朝瑞《皇明貢舉考》雖沿襲俞憲之說,

    參見(明)張朝瑞:《皇明貢舉考》卷一《南北取士》,《續(xù)修四庫全書》本,史部第828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頁。但也未提供任何證據(jù),故也不足憑信。今人不察,而據(jù)以立論,實為不妥。

    二、“南六北四”分卷制的實行

    在接下來的宣德二年會試中,“南六北四”分卷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呢?時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認(rèn)為“南六北四”分卷制未及實行就被“南五五、北三五、中十”的分卷制取代了,故該年會試實行的是“南北中卷”制,而非“南北卷”制。汪維真、牛震宇的《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一文認(rèn)為“分區(qū)配額制雖經(jīng)歷了由南北卷到南北中卷的轉(zhuǎn)變,但在執(zhí)行層面自初始起實行的即是南北中卷制;南北卷調(diào)整為南北中卷是在宣德二年會試之前完成的,并于該年付諸實施”(《史學(xué)月刊》2016 年第 10 期)。此論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用后出120多年的《皇明進士登科考》和《皇明貢舉考》這兩本無史料來源的記載否定既是會試“南六北四”分卷制的設(shè)計者,又是《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作者楊士奇的記載,且據(jù)以立論。但楊士奇在其所撰《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中對此卻有以下完全相反的記載:

    宣德二年三月朔,廷試進士,得馬愉等百有一人。國朝……自設(shè)科兼取南、北士,而前十有五科,南士往往數(shù)倍于北?;噬纤媒y(tǒng)之初,詔禮部科舉歲取百人,南士什六,北士什四,著為令。蓋簡用人材,南、北并進,公天下之道也。

    (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卷一《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0-11頁。

    在此,楊士奇明確記載宣宗即位之初又重申了“禮部科舉歲取百人,南士什六、北士什四”的“南六北四”分卷制,因明仁宗在洪熙元年就已經(jīng)確定會試“取士以十分論,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故宣宗此詔實為重申。對此,在上文論述中已經(jīng)說明。并以“詔禮部”的形式“著為令”。因楊士奇在《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中只是記載了“禮部科舉”會試“南六北四”的分卷制,而未提及其他分卷制,這等于在邏輯和事實上都肯定了宣德二年會試實行的就是“南六北四”分卷制。

    汪維真的《從南北卷到南北中卷——明洪熙、宣德間會試分區(qū)配額政策之演變》一文認(rèn)為“楊氏這段文字旨在突出宣宗嗣統(tǒng)之初詔行南北卷對于簡選人才的意義,至于該年會試所行具體政策并未著墨”(《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17 年第 1期)。此論忽略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即楊士奇寫的此篇《進士題名記》恰是《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而非其他科次的《進士題名記》。這就決定了其中所述會試“南、北卷”必然和宣德二年會試有著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另外,因“南、北、中卷”是對“南、北卷”的發(fā)展,對均衡選拔各地人才更有積極意義,此文既然認(rèn)為“楊氏這段文字旨在突出宣宗嗣統(tǒng)之初詔行南北卷對于簡選人才的意義”,若此科會試果真實行了“南、北、中卷”,那么,在該《進士題名記》中寫入“南、北、中卷”的內(nèi)容,豈不更能突出“對于簡選人才的意義”嗎?該《進士題名記》之所以只寫了“南、北卷”而未寫“南、北、中卷”,就只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即此時會試還沒有實行“南、北、中卷”,而只有“南、北卷”。另外,永樂二年(1404)進士且先后擔(dān)任過宣德八年(1433)會試副主考和正統(tǒng)元年(1436)、四年(1439)會試正主考的王直,在其所撰《少師泰和楊公傳》中也肯定會試“南六北四”分卷制于“宣宗即位,遂行之”;(明)王直:《抑菴文集》卷一一《少師泰和楊公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41冊第246頁?!睹髡y(tǒng)宗》也明確記載“丁未宣德二年二月,會試天下舉人……是科,始分南、北卷取士”;(明)涂山:《新刻明政統(tǒng)宗》卷九,丁未宣德二年三月條,《四庫禁毀書叢刊》本,史部第2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330頁。吳伯與撰《國朝內(nèi)閣名臣事略》亦載會試“南六北四”分卷制,“宣宗即位,遂行之”。

    (明)吳伯與:《國朝內(nèi)閣名臣事略》卷一《楊文貞傳錄》,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15冊,書目文獻岀版社1987年版,第13頁??梢?,會試“南六北四”分卷制在宣德二年丁未科會試中確實得到了貫徹執(zhí)行。

    會試錄取實行“南六北四”制,既被“著為令”并得以實施,那“南、北卷”各自所屬區(qū)域又是如何劃分的呢?史籍中對此并無明確記載。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首先明確一點,這就是不應(yīng)把“南、北卷”各自所屬區(qū)域僅僅理解為對自然地理的劃分,或“南北自然分界”,這樣就背離了明廷制定會試分卷區(qū)按比例錄取制度的目的——以此彌補科舉落后地區(qū)舉人在會試競爭中的劣勢,保證其占到適當(dāng)?shù)闹惺奖壤J聦嵣?,后來增加的“中卷”,其涵蓋地區(qū)也主要不在中部,而主要在西南地區(qū)。故“南、北卷分區(qū)”本質(zhì)上應(yīng)是對當(dāng)時科舉發(fā)達(dá)區(qū)和欠發(fā)達(dá)區(qū)的劃分;由此,也就很自然地把科舉發(fā)達(dá)的南直隸長江以南地區(qū)和江西、浙江、福建、湖廣、廣東作為“南卷區(qū)”,

    筆者據(jù)現(xiàn)存《洪武四年進士登科錄》(寧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頁)、《(建文二年)殿試登科錄》(屈萬里輯:《明代登科錄匯編》第1冊,臺灣學(xué)生書局1969年版,第11-68頁)、《永樂九年進士登科錄》(上海圖書館藏明刊本,第1-23頁)、《永樂十年進士登科錄》(屈萬里輯:《明代登科錄匯編》第1冊,第209-263頁)、《洪武四年會試錄》(寧波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9頁)、《建文二年會試錄》(屈萬里輯:《明代登科錄匯編》第1冊,第135-147頁)、《永樂十三年會試錄》(上海圖書館藏明刊本,第15-22頁)、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張朝瑞《皇明貢舉考》、盛子鄴《類姓登科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子部第226冊,齊魯書社1995年版)、李周望等《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華文書局1969年版)以及相關(guān)地方志等文獻,對洪武四年(1371)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間江西、浙江、福建、湖廣、廣東和南直隸長江以南等科舉發(fā)達(dá)地區(qū)考取的進士進行統(tǒng)計,得出此間上述地區(qū)考取進士共2158名,占同期明朝考取進士總數(shù)(2871名)7517%的結(jié)論,說明上述地區(qū)確實是當(dāng)時科舉的發(fā)達(dá)地區(qū)。把科舉欠發(fā)達(dá)的南直隸長江以北地區(qū)以及北直、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廣西作為“北卷區(qū)”。

    之所以把南直隸長江以北地區(qū)劃入科舉欠發(fā)達(dá)的“北卷區(qū)”,是因洪武四年至永樂二十二年間南直隸共考取進士341名,其中江北地區(qū)僅考取99名,占同期南直隸考取進士總數(shù)的29%;少于同期河南、山西考取進士的數(shù)量,與山東相仿。上述“南、北卷”各自所屬區(qū)域的劃分是否符合實際并得以實施呢?對此,我們只能通過宣德二年會試中式者的籍地分布進行驗證。

    最早記載宣德二年會試中式者籍地分布的是《宣德二年會試錄》,但可惜該《宣德二年會試錄》和同科《進士登科錄》皆已不存,故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以《皇明進士登科考》《皇明貢舉考》和《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所載的該科進士籍地分布為替代。

    《皇明進士登科考》(卷四《宣德二年丁未科》,第2-4頁)、《皇明貢舉考》(卷三《宣德二年丁未科》,第238-240頁)、《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第177-182頁),此三種文獻所載該科各甲進士數(shù)及各甲進士姓名相同,但《皇明進士登科考》《皇明貢舉考》對進士的籍地記載較為簡單,只記載了進士所屬的直省和縣,而《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則記載了每名進士所屬的直省、府、縣,故此依據(jù)《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所載進士籍地,其有誤者,則依據(jù)《皇明進士登科考》《皇明貢舉考》等文獻予以訂正。該科殿試共錄取進士101名,其中除宣德二年考中會試的100名外,還包含該年之前中會試而未參加當(dāng)年殿試者1名;(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卷一《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第10-11頁。根據(jù)上述“南、北卷”各自所含區(qū)域和《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等文獻所載該科進士籍地,筆者對該科進士各自所屬“南、北卷”予以區(qū)分,則得出該科“南、北卷”進士的以下名單:

    《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原載“廣東潮州府長樂縣”(第182頁),誤。因《皇明進士登科考》(卷四《宣德二年丁未科》,第4頁)、《皇明貢舉考》(卷三《宣德二年丁未科》,第240頁)、《類姓登科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子部第226冊,第400頁)俱載作“浙江湖州府長興縣”,據(jù)改。不過,因這里是誤浙江為廣東,兩省同屬南卷,故此誤對南卷區(qū)進士的統(tǒng)計人數(shù)并無影響。

    《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原載為“福建福州府閩縣”(第181頁)。因《皇明進士登科考》(卷四《宣德二年丁未科》,第3頁)、《皇明貢舉考》(卷三《宣德二年丁未科》,第239頁)、《類姓登科考》(第458頁)都載楊茂為“四川宜賓縣”人,雍正《四川通志》卷三四《選舉·進士·明》也載宣德丁未科進士楊茂為“宜賓縣人”(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61冊第64頁);而萬歷《福州府志》卷一七《進士》(《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第166頁)和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六《選舉四·明進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9冊第135頁)中的“宣德二年丁未馬愉榜”進士名單都沒有楊茂,據(jù)改。

    由上表所示可知,“南卷區(qū)”錄取進士分直、省統(tǒng)計,南直隸江南地區(qū)4名,江西31名,浙江11名,福建11名,湖廣2名,廣東1名,共60名;《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一文表2“《宣德二年進士題名碑》中101名進士的卷區(qū)分布”統(tǒng)計該科南直隸(蘇州府2名、松江府1名、徽州府1名,皆在長江以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廣、廣東進士人數(shù)皆與本文相同。 “北卷區(qū)”錄取進士分直省統(tǒng)計,南直隸江北地區(qū)5名,北直隸8名,河南13名,山東6名,山西3名,陜西1名,四川4名,廣西1名,共41名,《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一文表2“《宣德二年進士題名碑》中101名進士的卷區(qū)分布”統(tǒng)計該科“南直三府州”(皆在南直隸長江以北西部,南直隸長江以北東部該科無進士)、北直隸、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四川、廣西進士人數(shù)皆與本文相同。其中應(yīng)包含屬于前科未廷試1名。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說明,會試“南六北四”分卷錄取制在宣德二年會試中確實得到了切實執(zhí)行;同時,也證明了上述“南、北卷”各自所屬區(qū)域的劃分應(yīng)是符合實際的,否則就不可能得出如此相符的結(jié)果。

    接下來,我們再依據(jù)“南北卷區(qū)”的以上劃分和現(xiàn)存《宣德五年會試錄》所載的該科中式者的籍地情況,驗證一下宣德五年(1430)會試是否實施了“南六北四”錄取之制。

    由上表所示可知,宣德五年會試錄取的100名中式舉人,正好符合“南六北四”的錄取比例,即“南卷區(qū)”60名、“北卷區(qū)”40名的分卷比例,說明該制在該科會試中也得到了切實執(zhí)行,同時也再次證明了上述“南、北卷”各自所屬區(qū)域的劃分是符合實際的。

    宣德八年會試錄取中式舉人也是100名,且有《會試錄》傳世。我們?nèi)园础澳?、北卷區(qū)”的以上劃分和該科《會試錄》所載的該科中式者的籍地情況,對該科會試是否執(zhí)行了“南六北四”的錄取比例進行驗證,得到的統(tǒng)計結(jié)果是“南卷區(qū)”58名、“北卷區(qū)”42名,雖不完全符合“南六北四”的錄取比例,但也接近這一錄取比例。

    三、正統(tǒng)元年始行“南、北、中卷”制

    明代會試分南、北、中卷按比例錄取始行于正統(tǒng)元年,但各卷占比并不是人們所熟知的“南五十五、北三十五、中十”之制,而是“南六、北三、中一”之制。對此,擔(dān)任該科會試副主考的陳循留下了以下簡潔而明確的記載:

    正統(tǒng)元年之春,余忝預(yù)考禮部會試。是時,有司奏定以四方分為南、北、中三等取士,榜所取止于百人,南十之六,北十之三,中十之一。

    (明)陳循:《芳洲文集》卷三《送蕭教諭赴長洲序》,《續(xù)修四庫全書》本,集部第1327冊,第465頁。

    由此可知,會試分南、北、中卷錄取,是在“正統(tǒng)元年之春”由“有司奏定”的,也即此前只有“南北卷”,而沒有“南北中卷”。會試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取士始于正統(tǒng)元年,規(guī)定各卷區(qū)的錄取比例分別是“南十之六,北十之三,中十之一”。但對各卷區(qū)域的劃分,陳循并未說明,其他明史文獻也沒有相關(guān)記載。但我們可以嘗試參照萬歷《明會典》所載會試南、北、中卷各自的卷區(qū),即“南卷區(qū)”包含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5省以及南直隸的應(yīng)天府、松江府、蘇州府、常州府、鎮(zhèn)江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徽州府、揚州府、淮安府、廣德州等12個府州,“北卷區(qū)”包含山東、山西、河南、陜西4省以及北直隸的順天府、保定府、真定府、河間府、順德府、大名府、永平府、廣平府、隆慶州、保安州和大寧、萬全二都司與遼東都司;“中卷區(qū)”包括四川、廣西、云南、貴州4省以及南直隸在長江以北的西部廬州府、鳳陽府、安慶府、徐州、滁州、和州;

    萬歷《明會典》卷七七《禮部三十五·貢舉·科舉·會試》,第450頁。再結(jié)合《正統(tǒng)元年會試錄》所載該科各中式舉人的籍地,就可判斷上述各卷區(qū)的錄取比例是否符合陳循所載的錄取比例,同時也可證明該科各卷區(qū)的地域劃分是否就是萬歷《明會典》所載會試南、北、中卷的區(qū)域規(guī)定。以下就是按照上述思路和依據(jù)形成的正統(tǒng)元年會試中式100名南、北、中卷錄取名單。

    《正統(tǒng)元年會試錄》原載為“史替”(寧波出版社2007年版,第5頁),據(jù)該科《登科錄》(上海圖書館藏明正統(tǒng)刻本,第21頁)、《皇明進士登科考》(卷五《正統(tǒng)元年丙辰科》,第3頁)、《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第199頁)改。

    由上表所示可知,正統(tǒng)元年會試中式者在南、北、中各卷區(qū)的名數(shù)及其占比,完全符合“南六、北三、中一”的規(guī)定,同時也證明了該科會試南、北、中各卷區(qū)的區(qū)域劃分完全符合萬歷《明會典》所載會試南、北、中卷的區(qū)域規(guī)定,進而證明正統(tǒng)元年是明代會試劃定南、北、中卷各按比例錄取的開始之年,也是南直隸的鳳陽、廬州、安慶三府及徐、滁、和三州,與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四省開始組成“中卷區(qū)”之年,并占有總數(shù)10%的錄取比例。

    會試分卷錄取從“南六、北四”制變?yōu)椤澳狭?、北三、中一”制,科舉發(fā)達(dá)的“南卷區(qū)”仍占有十分之六的錄取名額,相比于“南六北四”制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科舉欠發(fā)達(dá)的“北卷區(qū)”:其取士占比從十分之四降為十分之三,而分出十分之一的名額給新劃出的“中卷區(qū)”。這實際上是當(dāng)時的決策者既想改變新劃出的中卷區(qū)以往中式者偏少的局面,宣德二年、宣德五年和宣德八年三科會試錄取中式舉人各為100名。其中,宣德二年會試出自正統(tǒng)元年新劃出的“中卷區(qū)”中式者為10名,其中很有可能包含了屬于前科“未廷試”者1名;宣德五年和宣德八年會試出自該區(qū)的中式者分別為9名和8名,占比皆不到10%。但又不肯適當(dāng)降低“南卷區(qū)”取士額占比的結(jié)果,未能很好地體現(xiàn)通過會試分卷區(qū)按比例錄取以全面照顧科舉欠發(fā)達(dá)地區(qū)士子在會試中達(dá)到適當(dāng)占比的宗旨,故這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規(guī)定。

    四、正統(tǒng)四年始行“南五五、北三五、中十”分卷制

    正統(tǒng)四年,南、北、中卷各自的錄取比例又發(fā)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不過,這一變化在現(xiàn)存的史料中尚未發(fā)現(xiàn)有比較明確的記載,但我們可以根據(jù)該科《會試錄》所載的該科會試各中式者的籍地信息,并結(jié)合正統(tǒng)元年確定的南、北、中卷區(qū)進行分區(qū)歸類和統(tǒng)計,就可以得出該科會試南、北、中卷區(qū)的取士額數(shù)和占比數(shù)據(jù)。下表所示信息就呈現(xiàn)了該科南、北、中卷各卷區(qū)取士名數(shù)和占比結(jié)果。

    由表4所列正統(tǒng)四年會試南、北、中卷取士名單,可知該科會試所取100名中式舉人,是按照南卷區(qū)55名、北卷區(qū)35名、中卷區(qū)10名的額數(shù)和比例錄取的,也就是說,該科會試是明代首次按“南五五、北三五、中十”比例進行錄取的一科會試,這既是明代會試實行南、北、中卷各按比例錄取以來的第一次占比變動,同時也是會試分卷錄取比例的一個進步,因其把取士數(shù)占比偏高的南卷區(qū)由60%降為55%,把取士數(shù)占比偏低的北卷區(qū)由30%提高到35%,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通過會試分卷按比例錄取實現(xiàn)取才地域相對平衡的目的。另外還需指出,因?qū)W術(shù)界迄今尚未發(fā)現(xiàn)《正統(tǒng)四年會試錄》所載該科中式者的籍地錯誤,而《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一文統(tǒng)計該科會試取士南卷區(qū)為56名、北卷區(qū)為34名,不詳其何據(jù)?

    五、“南、北、中卷”制在實施中的反復(fù)及其占比的波動

    正統(tǒng)四年會試首次實行了南、北、中卷各按“五五、三五、十”比例錄取的制度,但該制并非一出現(xiàn)就確立并穩(wěn)定下來,而是經(jīng)歷了諸多科次的分卷占比波動甚至短暫的罷行、改制,“罷行”指“景泰二年(1451)會試罷行分卷錄取制”?!案闹啤狈謩e指成化二十三年(1487)會試改行“南數(shù)取五十三名,北數(shù)取三十三名,中數(shù)取一十四名”之制(《明憲宗實錄》卷二八四,成化二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條,“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4811頁)和正德三年(1508)三月,給事中趙鐸承劉瑾指使奏準(zhǔn)“自今中卷內(nèi)四川解額亦添與十名并入南卷,其余并入北卷,南北均取一百五十”(《明武宗實錄》卷三六,正德三年三月壬戌條,“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868頁)之制,但據(jù)《明武宗實錄》卷六六“正德五年八月丁酉”條,因下次會試是在正德六年(1511),而正德五年(1510)八月丁酉劉瑾伏誅,故后者即被改正,恢復(fù)舊制(第1440、1443頁),即在執(zhí)行層面,后者并未執(zhí)行。對以上“罷行”和“改制”的具體考述,參見郭培貴:《中國科舉制度通史·明代卷·南、北、中卷的反復(fù)與確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83-386頁。下表所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就反映了其在實施層面的具體波動狀況。

    由上表統(tǒng)計和上文注釋可知,會試南、北、中卷各按“五五、三五、十”的比例錄取,僅執(zhí)行了正統(tǒng)四年會試一科;正統(tǒng)七年、十年、十三年三科會試就又大致恢復(fù)到南、北、中卷各按“六、三、一”比例錄??;景泰二年會試罷行分卷錄取制,景泰五年會試又復(fù)行“南六、北三、中一”的分卷錄取制;但天順元年、四年、七年三科會試,南卷取士占比受到明顯壓抑,分別為5033%、52%和536%,比此前下降了64~967個百分點;自成化二年會試起,執(zhí)行的雖是“南五五、北三五、中十”的錄取比例,但成化二十三年會試分卷占比又發(fā)生明顯變動,其他絕大部分科次的南、北、中卷占比也都保持了014~25個百分點的波動;自嘉靖二十九年會試以后,“南五五、北三五、中十”的錄取比例才獲得嚴(yán)格、穩(wěn)定執(zhí)行。

    關(guān)于嘉靖二十九年至萬歷二十九年(1601)各科會試南北中卷錄取人數(shù)及其占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參見汪維真、牛震宇:《明代會試分區(qū)配額制考察》,《史學(xué)月刊》,2016 年第 10 期,表12《宣德至萬歷間會試相關(guān)科次南北中卷區(qū)錄取人數(shù)與比例》。

    造成上述“罷行”“改制”和占比波動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各地區(qū)激烈爭奪會試錄取名額,以景泰二年和成化二十三年兩科會試最為典型,前者造成了會試分卷制的短暫罷行,后者則實行了“南、北各減二名以益于中”《明史》卷七○《選舉志》,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698頁。的分卷制。二是統(tǒng)治者對適宜的各卷占比也在進行不斷的摸索,遂引起諸種會試分卷占比制的彼此交替以及在執(zhí)行層面諸多科次的會試分卷占比低于或高于規(guī)定占比。當(dāng)然,上述兩個因素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往往混在一起發(fā)揮作用,只是不同的會試科次各自發(fā)揮作用的程度不同而已。另外,對個別會試中式者,如對現(xiàn)籍地不屬于北卷區(qū)但本人卻在京師進學(xué)的翰林院秀才、太醫(yī)院醫(yī)生和京衛(wèi)武學(xué)生等考生,究竟是歸屬北卷區(qū),還是歸屬其現(xiàn)籍地所在的卷區(qū)?又如,對以“舉人教官”身份中會試者,是依據(jù)其任職地還是現(xiàn)籍地確認(rèn)其分卷屬地,"如正德十二年會試第196名中式者楊永祜,該科《會試錄》載其身份為“直隸山陽縣學(xué)訓(xùn)導(dǎo)”,據(jù)同科《登科錄》,可知其現(xiàn)籍地為“山西遼州”,應(yīng)屬北卷區(qū),本表據(jù)《會試錄》統(tǒng)計其為南卷區(qū)考生;第308名中式者楊鏊,該科《會試錄》載其身份為“湖廣東安縣學(xué)教諭”,據(jù)同科《登科錄》,可知其現(xiàn)籍地為“廣西灌陽縣”,應(yīng)屬中卷區(qū),本表據(jù)《會試錄》統(tǒng)計其為南卷區(qū)考生??赡茉谝欢螘r間內(nèi)也未明確固定下來,這些因素也會造成各卷區(qū)錄取人數(shù)及其占比統(tǒng)計的輕微波動。

    結(jié) 語

    明代會試分卷制無論在制度發(fā)展還是在具體實施上,都經(jīng)歷了“南北卷”和“南北中卷”兩大階段,而絕非“南北卷”只有制度設(shè)計而未得到實施就進入“南北中卷”階段。在后一階段,又至少經(jīng)歷了“南六十、北三十、中十”和“南五五、北三五、中十”以及“南五三、北三三、中十四”三種分卷占比的變化。弘治以后,“南五五、北三五、中十”的分卷占比制雖大致穩(wěn)定下來,但在執(zhí)行層面仍屢有波動,嘉靖二十九年(1550)以后才得到持續(xù)嚴(yán)格的執(zhí)行。明代會試分卷制歷經(jīng)漫長波折后方得穩(wěn)定和切實執(zhí)行,既反映了該制實施的艱難,又反映了明廷在以考試成績?yōu)槿∈繘Q定因素基礎(chǔ)上對科舉欠發(fā)達(dá)地區(qū)士子予以適度照顧的長期摸索和堅持,對實現(xiàn)會試各卷區(qū)取士的相對平衡、提升邊遠(yuǎn)落后地區(qū)對朝廷的凝聚力和促進這些地區(qū)文化教育的發(fā)展、鞏固大一統(tǒng),都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故其對推動明代科舉走向完備和鼎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明代會試分卷制確立、變遷與實施的考實,也說明對相關(guān)史料的考訂、溯源和辨誤在史學(xué)求真中的極端重要性。

    責(zé)任編輯:孫久龍

    An Examin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Implementation and"Transition of the Regional Admission Quota System for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in the Ming Dynasty

    GUO Peigui

    (School of Histor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bstract:To ensure the applicants from remote and backward areas have a certain rate of passing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Emperor Renzong and Yang Shiqi(楊士奇)established the regional admission quota system for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in the first year of Hongxi(洪熙), which stipulates that the southern part would take 60% of the quota and the northern part 40%. After succeeding to the throne, Emperor Xuanzong reconfirmed the system and carried it out effectively in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in the second and fifth years of Xuande(宣德). The policy was also basically implemented in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in the eighth year of Xuande. In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of the first year of Zhengtong(正統(tǒng)), the quota wa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e southern, northern, and middle parts in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the admission is based on 60%, 30%, and 10% respectively. In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 year of Zhengtong(正統(tǒng)), the quota was reestablished as 55%, 35%, and 10% respectively. Since then, the regional admission quota system has experienced fluctuations in the quota for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even a brief abolition and reformation. Since the examination in the 29th year of Jiajing(嘉靖), the admission ratio of 55%(southern part), 35%(northern part), and 10%(middle part)has been implemented stably and strictly. The careful research on the above historical facts shows the imperial court’s longterm exploration and insistence on giving due consideration to examinees from regions with poor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n the premise that test scores are the determining factor for admission. It also shows the extreme importance of rigorous examination of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racing to the source to identify errors in seeking historical truth.

    Key words: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in the Ming Dynasty;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southern, northern and middle parts; admission ratio of each district;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作者簡介:郭培貴,安徽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明代政治史和中國科舉史。

    ① 科舉會試實行“配額取士”雖然始于元代,但林麗月的《科舉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qū)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一文卻認(rèn)為“嚴(yán)格說來”,元朝會試的配額制“是階級配額或種族配額”,因為其是把“每科進士錄取名額平均分配給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不同的階級”(邢義田、林麗月主編:《社會變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20頁)。李立峰的《科舉配額制演化的歷史考察——兼論“憑才取人”與“逐路取人”之爭》一文亦持相同的看法(《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學(xué)報》2008 年第 1 期)。蕭啟慶的《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也認(rèn)為元代會試乃為單純的“族群配額”制(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80頁)。不同于元代,明代會試則是以各地科舉發(fā)達(dá)程度為依據(jù)確定分卷區(qū)域及其錄取比例,是真正的“區(qū)域配額制”,故為中國科舉史上的重大創(chuàng)新。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香蕉激情|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老汉色∧v一级毛片| 成人欧美大片|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少妇 在线观看|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国产成人欧美|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夜夜爽天天搞|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98|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身体一侧抽搐|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亚洲熟女毛片儿|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亚洲av熟女|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欧美绝顶高潮抽搐喷水|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夜夜躁狠狠躁天天躁| 亚洲熟女毛片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禁无遮挡网站|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网| 自线自在国产av|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av有码第一页| 在线av久久热|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午夜a级毛片|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三级毛片av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www.自偷自拍.com|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露出奶头的视频|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国产高清videossex| 色综合婷婷激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av教育|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香蕉久久夜色|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青草久久国产|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在线视频色国产色|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av教育|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欧美绝顶高潮抽搐喷水|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videossex|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svipshipincom国产片|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av有码第一页|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长腿黑丝高跟|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久久狼人影院|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色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青草久久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美国av|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长腿黑丝高跟|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久久亚洲真实|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又黄又爽又免费观看的视频| 国产av不卡久久|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老司机精品| av欧美777| 久久香蕉激情|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97碰自拍视频| 久久亚洲真实|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av中文字幕|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午夜激情av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黄色视频不卡|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欧美在线黄色|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不卡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97碰自拍视频|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少妇 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美国av|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色在线成人网|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久久性|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91av网站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 欧美成人性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自线自在国产av| 国产色视频综合|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亚洲九九香蕉| 91在线观看av|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日本 av在线|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青草久久国产|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欧美乱妇无乱码|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国产熟女xx|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热在线av|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www.www免费av| 精品福利观看| 日本 欧美在线|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午夜免费鲁丝|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国产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91老司机精品| 长腿黑丝高跟|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日本熟妇午夜|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999在线|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草成人影院|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ponron亚洲| 亚洲av熟女|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videosex国产| 国产熟女xx| 天天添夜夜摸|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成人欧美大片|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身体一侧抽搐|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午夜福利18|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人人澡人人妻人| 长腿黑丝高跟|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日本a在线网址|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俺也久久电影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曰老女人黄片|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bbb黄色大片|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avbb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禁无遮挡网站|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三级毛片av免费|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窝窝影院91人妻|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 香蕉国产在线看|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1024香蕉在线观看| 看免费av毛片|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黄片免|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嫩草影视91久久|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午夜免费鲁丝|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久久草成人影院|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久久亚洲真实| xxxwww97欧美|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国产在线观看jvid|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制服诱惑二区|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熟女电影av网|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国产av不卡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丁香六月欧美|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香蕉av资源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天堂√8在线中文|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嫩草影院精品99|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毛片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bbb黄色大片|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产1卡2卡|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xxx96com|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午夜影院日韩av|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亚洲自拍偷在线| 亚洲avbb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在线黄色|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88av欧美|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香蕉丝袜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亚洲avbb在线观看| 深夜精品福利|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av有码第一页|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白浆流出|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青草综合色|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