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白胖子,裹著綠毯子,腰里扎根細繩子?!毙∨笥褌?,你們知道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嗎?對啦,就是粽子。
端午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奶奶買回一些棕葉,準(zhǔn)備包粽子,我自告奮勇地要幫奶奶包。
粽葉呈翠綠色,長長的,特別鮮特別嫩,泡在熱水里,一股清香彌漫了整個廚房。我不禁想起了課文中的一段話:“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蔽覀儼阳杖~洗干凈后,拿出準(zhǔn)備好的糯米、紅棗和紅豆,小小的乳白色的糯米,圓圓的粽紅色的紅豆和紅棗,混在一起很好看。
開始包粽子啦。我先握住粽葉的一頭,把它卷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倒糯米,再輕輕地撒一把紅豆,或是放一顆紅棗,接下來我像疊小星星那樣,用剩下的粽葉一層一層地把“漏斗”口包住。最后一步就是綁粽子了,奶奶把繩子的一端用牙咬住,長長的繩子在奶奶手里翻轉(zhuǎn)、跳躍,不一會兒就綁好了,但到我這里繩子卻變成了“攔路虎”,一直綁不緊?!霸趺催@么難啊?”我試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琢磨,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也包出了一個很美觀的粽子。
弟弟見我成功地包好一個粽子,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于是我又變成了他的“小老師”。我手把手地教他,最后我們合力包出了一個大粽子。弟弟說:“姐姐真是太厲害了!”我很開心地告訴他:“三人行必有我?guī)??!?/p>
粽子出鍋了,香香甜甜的粽子真好吃!
發(fā)稿/沙群
老師豎起大拇指:這篇作文非常生動,語言流暢,用詞準(zhǔn)確,句式多變,使用了許多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并通過對話和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親近感。同時還巧妙地融入了課文中的知識和生活哲理,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使得作文不僅有生活氣息,還富含教育意義。
小作者在勞動實踐中領(lǐng)略到傳統(tǒng)手藝的魅力,在重溫端午民俗中感受到濃濃的家國情懷,在粽葉飄香中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指導(dǎo)老師/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