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苦瓜嫁接苗為試材,共設(shè)6個不同N、K肥施用量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fù),隨機區(qū)組排列,以此來研究不同N、K肥施用量處理對嫁接苦瓜不同生育期的生長量、葉片色素含量、根系特性變化及產(chǎn)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相比,適量施肥可擴大根系直徑和根表面積,提高苦瓜株高、莖粗和葉片色素含量。在6個不同N、K肥施用處理中,N 260 kg/hm2、K2O 430 kg/hm2處理對嫁接苦瓜生長的促進作用更加顯著。
關(guān)鍵詞:氮、鉀肥施用量; 嫁接苦瓜; 生長發(fā)育; 產(chǎn)量
中圖分類號:S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24)03-0021-04
氮素被稱為“生命元素”,是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必需元素,也是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主要的限制因子。有研究表明,施氮處理的干物質(zhì)積累量及物質(zhì)運轉(zhuǎn)效率相比不施氮處理明顯增高,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增幅隨施氮量的增加而提升[1]。李文晶等[2]研究表明,施用適量氮肥可以減緩植物葉片的衰老速率,有利于促進地下部生長,提高甜菜塊根產(chǎn)量。
鉀元素被稱為“品質(zhì)元素”,在植株正常的生理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調(diào)節(jié)水分代謝,還能增強細胞對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提高植物對低溫、干旱等條件的耐受性。鉀在植物體內(nèi)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易被轉(zhuǎn)運。研究證實,植物根系對鉀的攝取途徑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鉀離子在根系表面快速移動;另一種是鉀離子通過擴散作用從土層移動到根系表面,這種擴散作用是鉀離子轉(zhuǎn)移到根表面的重要途徑。適量施用鉀肥不僅可以增強根系特性,還可以促進干物質(zhì)積累[3-4]。當施鉀量不足時,作物生長會受到抑制,導(dǎo)致根系發(fā)育放緩,植株抗逆性減弱,莖稈細弱常見倒伏狀[5]。
隨著苦瓜種植規(guī)模的逐年擴大,肥料過量施用導(dǎo)致的土壤硝酸鹽淋溶、作物產(chǎn)量減少及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日趨嚴重[6],成為苦瓜種植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針對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探求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生理特性的影響,以確定合理的氮鉀配比,同時為提高嫁接苦瓜的產(chǎn)量提供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接穗:海研2號,由海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砧木品種:白籽南瓜(海砧2號)。
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供試土壤為壤土,pH 值6~7,有機質(zhì)含量12.69 g/kg,堿解氮(N)87.0 mg/kg,速效磷(P2O5)117.1 mg/kg,速效鉀(K2O)114.1 mg/kg。
1.2 試驗設(shè)計
共設(shè)6個處理。T1(對照):N 0 kg/hm2、K2O 0 kg/hm2;T2:N 260 kg/hm2、K2O 430 kg/hm2;T3:N 416 kg/hm2、K2O 768 kg/hm2;T4:N 416 kg/hm2、K2O 192 kg/hm2;T5:N 104 kg/hm2、K2O 768 kg/hm2;T6:N 104 kg/hm2、K2O 192 kg/hm2。每個處理3次重復(fù),隨機區(qū)組排列。試驗所用的氮肥、鉀肥、磷肥分別為尿素(N 46.4%)、硫酸鉀(K2O 51%)、過磷酸鈣(含P2O5 12%),其中15%的氮肥、鉀肥在移栽前順畦條施作基肥,苗期追施5%,開花期追施15%,初瓜期追施20%,盛果期追施40%,拉秧期追施5%。
基礎(chǔ)施肥:每個小區(qū)16.8 m2,施腐熟有機肥5.88 kg,過磷酸鈣(含P2O5 12%)0.18 kg。
T2是通過調(diào)研海南本地苦瓜種植大戶近5 a的苦瓜平均產(chǎn)量、肥料施用量、施肥習(xí)慣并參考廣東省苦瓜缺氮試驗而得出的施肥量;參考康利允等[7]的試驗,T3、T4、T5、T6的施氮量和施鉀量分別在T2的基礎(chǔ)上增減60%。
嫁接苗采用插接法進行嫁接,成活后挑選長勢一致的幼苗按照不同小區(qū)(面積16.8 m2,株行距0.7 m×1.5 m,刨溝畦寬150 cm,刨溝畦高30 cm,溝寬50 cm)采用Z字形種植。試驗田的每一邊去除1行,以消除邊際效應(yīng)。在2019年1月3日定植于海南省農(nóng)科院永發(fā)基地的連棟拱形大棚內(nèi),其他管理按常規(guī)進行。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分別在定植后20 d(幼苗期)、開始采收后15 d(初瓜期)、開始采收后16~30 d(盛果期)、開始采收后31~50 d(拉秧期)進行取樣,各小區(qū)隨機取5棵植株。
1.3.1 植株生長量測定
分別用卷尺、游標卡尺測定嫁接苦瓜的株高(植株根莖部到頂部之間的長度)、莖粗。
1.3.2 葉片色素含量測定
分別于嫁接苦瓜幼苗期、初瓜期、盛果期、拉秧期,取生長點以下第3~4片真葉,并參照李合生等[8]的方法來測定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
1.3.3 植株生長量測定
采用加拿大Regent 公司的WinRHIZO專業(yè)根系分析系統(tǒng),分析各處理嫁接苦瓜的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根平均直徑、根尖數(shù)。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利用Excel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統(tǒng)計,利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采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lt;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對嫁接苦瓜生長的影響
2.1.1 對嫁接苦瓜株高和莖粗的影響
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株高的影響如圖1所示。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苗莖粗的影響如圖2所示。
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各處理嫁接苦瓜的株高和莖粗隨著生育期的延長呈逐漸上升趨勢。幼苗期各處理的株高差異不顯著;隨著生育期的延長,各處理的株高出現(xiàn)了差異。拉秧期株高達到生育期最大值,其中T2處理的株高較其他處理平均增加27.9%。
幼苗期各處理的莖粗差異不顯著,莖粗直徑范圍為2.91~3.06 mm;T2處理的莖粗最大,為3.06 mm。盛果期,T2處理的莖粗比T1處理高36.8%;T2處理的莖粗較其他處理平均增加23.6%,說明在生育期適量的氮鉀配比對嫁接苦瓜生長具有促進作用,這為豐產(chǎn)奠定了基礎(chǔ)。
2.1.2 對嫁接苦瓜葉片色素含量的影響
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葉片色素含量的影響見表1。
由表1可知,隨著苦瓜果實膨大,各處理嫁接苦瓜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均表現(xiàn)為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葉片色素含量在前期快速增加至盛果期達到最大值,之后緩慢下降。同等施鉀條件下,增施氮肥可提高各生育期的葉片色素含量。T2處理的葉綠素含量大于其他處理,原因可能是過低或過高的氮、鉀肥施用量抑制了葉綠素的合成。
2.2 對嫁接苦瓜根系特性的影響
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根系特性的影響見表2。
由表2可知,氮鉀配比處理的根系特性值均高于T1處理。T2處理的嫁接苦瓜苗總根長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lt;0.05)。與T1相比,T2處理的總根長顯著增加37.6%,總根表面積增加55.1%。T5處理的總根長和總根表面積較T3處理分別增加9.9%和23.3%。原因可能是在植株生長中缺乏氮素時,植株根系會通過伸長根系來攝取養(yǎng)分,以維持生長。當?shù)厥┯眠^量時,植株無須擴大根系表面積以汲取養(yǎng)分,從而抑制了側(cè)根和細根的生長。在同等施鉀條件下,增施氮肥的根系平均直徑和總根體積顯著增加,T3處理效果最為明顯,說明嫁接苦瓜的根系平均直徑與施氮量呈正相關(guān)。
2.3 對嫁接苦瓜產(chǎn)量的影響
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嫁接苦瓜產(chǎn)量的影響見表3。
由表3可知,T1處理的嫁接苦瓜產(chǎn)量顯著低于其他處理(Plt;0.05)。各處理的單瓜質(zhì)量和產(chǎn)量值均不同,以T2處理最高。與T1、T3、T4、T5、T6處理相比,T2 處理的單瓜質(zhì)量分別顯著提高51.3%、22.9%、31.1%、37.2%、47.5%(Plt;0.05),產(chǎn)量分別顯著提高78.7%、20.0%、29.3%、46.9%、57.2%(Plt;0.05)。同等施鉀條件下,苦瓜產(chǎn)量隨供氮水平的提高而顯著增加(Plt;0.05);同等施氮條件下,增施鉀肥對苦瓜產(chǎn)量無明顯影響,說明與鉀肥相比,氮肥的用量對嫁接苦瓜的產(chǎn)量影響較大,T2處理可以提高嫁接苦瓜的產(chǎn)量。
3 結(jié)論與討論
合理的氮鉀配比是作物正常生長的前提。有研究表明,氮、鉀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能夠顯著促進水稻的生長發(fā)育,水稻植株生物量在10 mmol/L NH4+和5 mmol/L K+ 的配合處理較10 mmol/L NH4+ 和0.1 mmol/L K+ 的配合處理高2.2 倍[9]。番茄在N0.20 g/kg 和K2O 0.22 g/kg 配合施用時的株高和莖粗較N 0.80 g/kg和K2O 0.88 g/kg配合施用時分別降低了9.84%、17.05%;N 2.00 g/kg和K2O 2.20 g/kg配合施用使果實膨大期的葉片SPAD值明顯下降[10]。氮鉀肥的合理配施可以顯著提高油菜的生長量[11]。
研究結(jié)果表明,N 260 kg/hm2與K2O 430 kg/hm2配合施用能夠促進嫁接苦瓜的生長,有利于提高嫁接苦瓜的產(chǎn)量。
參考文獻
[1] 周培祿,任紅,齊華,等.氮肥用量對兩種不同類型玉米雜交種物質(zhì)生產(chǎn)及氮素利用的影響[J].作物學(xué)報,2017,43(2):263-276.
[2] 李文晶,張福順.甜菜氮肥的合理施用[J].中國糖料,2020,42(1):50-56.
[3] 張舒涵,張俊蓮,王文,等.氯化鉀對干旱脅迫下馬鈴薯根系生理及形態(tài)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8(5):77-84.
[4] 劉俊萍,喻蘇琴,游璐,等.油茶細根時空分布動態(tài)對施鉀水平的響應(yīng)[J].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2019,32(1):31-38.
[5] 盛晉華,劉克禮,高聚林,等.旱作馬鈴薯鉀素的吸收、積累和分配規(guī)律[J].中國馬鈴薯,2003(6):331-335.
[6] RAUN W R, JOHNSON G V, WESTERMAN R L. Fertilizer nitrogen recovery in long-term continuous winter wheat[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9, 63(3): 139-149.
[7] 康利允,常高正,高寧寧,等.不同氮、鉀肥施用量對甜瓜養(yǎng)分吸收、分配及產(chǎn)量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8,51(9):1758-1770.
[8] 李合生,孫群,趙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BALKOS K D, BRITTO D T, KRONZUCKER H J. Optimization of ammonium acquisition and metabolism by potassium in rice (Oryza sativa L. cv. IR-72)[J]. Plant Cell amp; Environment, 2010, 33(1): 23-34.
[10] 王秀娟,袁興福,婁春榮,等.不同氮鉀用量對番茄生長和葉片超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4(3):44-48.
[11] BRENNAN R F, BOLLAND M. Comparing the nitrogen and potassium requirements of canola and wheat for yield and grain quality[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09, 32(12): 2008-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