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輪復習中,適當地掌握一些二級結論,有助于我們尋找解題方向,進行猜想,并節(jié)省計算時間。在解析幾何的二輪復習中,我重點關注二級結論的應用背景,關注如何巧妙地將復雜的運算量進行化簡。然而,二級結論不僅難記,而且難理解,我以極點極線的一條性質為例,談談自己是如何消化這條二級結論的。
極點極線是高等幾何中的內容,它體系龐雜,常常作為高考壓軸題的命題背景。我的方法是利用GGB作圖軟件實操,尋找規(guī)律,記住結論,并用常規(guī)方法書寫,力求拿滿解答題步驟分。
以茂名一模的21題為例,闡述如何利用二級結論和GGB軟件探路,并爭取滿分格式。
【茂名一模21題】已知橢圓的左焦點F為(" " " " "),過橢圓左頂點和上項點的直線的斜率為" " .
(1)求橢圓E的方程;(" " " " " " " )
(2)若 N(t,6)為平面上一點,C,D分別為橢圓的上、下頂點,直線 NC,ND與橢圓的另一個交點分別為P,Q .試判斷點F到直線 PQ 的距離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求出最大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第二問實際上考察的是定點到動直線距離的最大值,我的猜想是這條直線應該過定點。如果直線 PQ 過定點,問題就轉化為求兩個定點間的距離。我利用GGB軟件拖動點 N 的位置,發(fā)現(xiàn)直線 PQ 始終過定點 M,通過軟件標注點 M 的坐標為(0, )。
順藤摸瓜,我想解讀這題背后的命題邏輯。我發(fā)現(xiàn)題目的條件與趙欣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極點極線理論完全一致:
如圖點 M(x0,y0)是橢圓" " " " " " " " " " " " " " " " " 外一點,過 M 作兩條直線分別與橢圓交于 A、B 和 C、D 兩點.點 N 是 AD 與 BC 的交點,則點 N 在定直線" " " " " " " " " " " " 上.
(對橢圓 E 的方程作如下變換:平方換成對應積:x2 → x0 x,y2 → y0 y 得到直線" " " " " " " " " " " ").
根據極點極線理論,得:點 N 在定直線:" " " " " " " " "上,可得該直線方程恒過定點(0, ).
那么,問題就由定點到動直線的距離轉化為兩定點間的距離。根據極點極線這個高觀點理論,已經探明了方向,接下來研究如何書寫格式,爭取利用高觀點低運算求滿分格式。
預備知識:硬解定理(適用于圓錐曲線與直線交于兩點,直線寫成一般式方程)
書寫步驟:由(1)知,點 C(0,3),D(0,-3),而 N(t , 6),
當 t ≠ 0 時,直線 CN 的斜率 kCN =" ",方程為3x-ty+3t = 0,直線 DN 的斜率 kCN =" ",方程為9x-ty-3t = 0,
則直線 PQ 過定點(0, ),而 t = 0 時,y軸也過點(0, ),因此對任意實數t,直線 PQ 經過定點 M(0, ) ,則當 FM⊥PQ(M為垂足)時,F(xiàn) 到直線 PQ 的距離取得最大值"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點 F 到直線 PQ 的距離存在最大值,最大值為" " " " .
二輪復習要前后聯(lián)系,深度思考。不要一味追求題目數量多,而要把典型題型想透做透。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并嘗試著解讀經典題型的命題邏輯,做題技巧又是什么,以不變應萬變!
(指導老師:趙"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