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君良
意大利是歌唱王國,各時期都曾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歌唱家,如被譽為“頭牌女角”(prima donna)的女高音歌唱家雷娜塔· 斯科托(Renata Scotto),全世界遐邇聞名。不幸的是,2023 年8 月16 日,她在故鄉(xiāng)意大利薩沃納逝世,享年89 歲。一代巨星隕落,令人扼腕痛惜。
1934 年2 月24 日,雷娜塔· 斯科托出生于意大利薩沃納,父親朱塞佩(Giuseppe)是一名警察, 母親桑蒂娜(Santina)是一名裁縫。小時候,雷娜塔· 斯科托經(jīng)常站在窗戶旁唱些吉利(B. Gigli)的曲目,受到小鎮(zhèn)民眾的鼓掌歡迎,觀眾還會經(jīng)常扔些糖果給她,童年的經(jīng)歷使得她立志將來要成為明星。12 歲時,她在薩沃納的基亞布雷拉劇院參與由著名男中音蒂托· 戈比(Tito Gobbi)主演的威爾第《弄臣》(這是她第一部歌劇演出),此后她決定要成為一名歌劇演員。十幾歲時,母親送她到米蘭學(xué)習(xí)聲樂和鋼琴。因經(jīng)濟不富裕,斯科托只能住在簡陋的修道院里,好在最重要的是,聲樂老師、意大利女高音瑪法爾達· 法維羅(Mafalda Favero)認為她是可塑之才,并協(xié)助她成為一名歌劇演員。幾年后,她轉(zhuǎn)去師從西班牙女高音梅賽德斯· 洛帕特(Mercedes Llopart)。
18 歲時,雷娜塔· 斯科托在家鄉(xiāng)首次參加職業(yè)性的歌劇演出,飾演薇奧萊塔。她的首秀就初露鋒芒,引人矚目;次日,斯科托又以同樣角色在米蘭新劇院亮相;隨后,她在薩沃納主演巧巧?!@兩個角色都成為她的標志性角色。一年后,她首演于斯卡拉劇院,飾演卡塔拉尼《瓦雷》中的瓦爾特一角。工作人員嫌她太矮了,扮演不了瓦爾特;又嫌她鼻子太小了,要她戴上塑料鼻子……但是,她在舞臺上的表演受到了觀眾的贊賞。
1957 年,雷娜塔· 斯科托的演出有了重大的突破。在愛丁堡音樂節(jié)上,斯卡拉劇院上演了貝利尼的歌劇《夢游女》,瑪麗亞· 卡拉斯飾演了四場阿米娜之后,第五場因病退出,由雷娜塔· 斯科托代替她演出。第五場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如此,便造就了雷娜塔· 斯科托。從此,雷娜塔· 斯科托的音樂足跡遍及歐美,成為國際樂壇最受歡迎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同年,她隨斯卡拉劇院赴倫敦演出,飾演了咪咪、阿蒂娜等角色,備受歡迎, 名聲在外。
1960 年代,雷娜塔· 斯科托成為瑪麗亞· 卡拉斯在1950 年代發(fā)起的美聲(Bel Canto)復(fù)興運動的主要歌唱家之一,她演唱了許多稀有的美聲歌劇作品,如貝利尼的《扎伊拉》(Zaira )、《陌生人》(La Straniera )、《卡普萊蒂與蒙泰基》,多尼采蒂的《羅罕的瑪麗亞》,梅耶貝爾的《惡魔羅勃》等。
雷娜塔· 斯科托1960 年在美國芝加哥抒情歌劇院飾演咪咪后,1965 年又以巧巧桑一角首次演唱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之后,她便成為大都會歌劇院最受歡迎的女高音之一。1965 年至1987 年期間,她在大都會歌劇院共飾演了26 個角色,演出了300 多場——這是個傲人的紀錄。
1970 年代,雷娜塔· 斯科托在世界各地巡演出, 其中包括舊金山、芝加哥、倫敦、里塞奧、巴塞羅那、威尼斯、布宜諾斯艾利斯、馬德里、熱那亞、佛羅倫薩、博洛尼亞、的里雅斯特、巴勒莫、羅馬、柏林、巴黎、邁阿密、東京、匹茲堡和大阪等。此時期, 雷娜塔· 斯科托的演唱加重了聲音的力度,有重抒情女高音(Spinto Soprano)的架勢。她在大都會歌劇院加入了威爾第的劇目,如《唐卡洛斯》中的伊麗莎白、《路易莎· 米勒》中的路易莎· 米勒、《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游吟詩人》中的萊奧諾拉、《奧賽羅》中的苔絲德蒙娜[ 男高音喬恩·維克(Jon Vickers)飾演奧賽羅] 以及《安魂曲》等。
后期,雷娜塔· 斯科托冒險地進入戲劇性女高音領(lǐng)域,不惜聲帶的損耗,用聲陰晦、生硬、顫抖, 聲音嚴重惡化。如焦爾達諾《費朵拉》中費朵拉(巴塞羅那,1988 年),理查· 施特勞斯《玫瑰騎士》中元帥夫人(查爾斯頓斯波萊托音樂節(jié),1995 年), 瓦格納《帕西法爾》中的孔德麗(1995 年),普朗克《人的聲音》中的艾麗(佛羅倫薩,1993 年;阿姆斯特丹,1996 年;都靈,1999 年),理查· 施特勞斯《埃萊克特拉》中的克呂泰墨斯特拉(巴爾的摩,2000 年;塞維利亞,2002 年)等。音樂會演出包括柏遼茲《夏夜》,勛伯格《期待》,馬勒、理查· 施特勞斯的藝術(shù)歌曲等。
平心而論,從聲音角度而言,雷娜塔· 斯科托沒法與苔芭爾迪(R. Tebaldi) 和薩瑟蘭(J. Sutherland)相提并論——音色,不及苔芭爾迪那么靚麗;音域,不及薩瑟蘭那么寬廣。她經(jīng)常與觀眾爭執(zhí),特別是卡拉斯的粉絲們,總是各持己見, 甚至誓不兩立??ɡ沟姆劢z諷刺她、嘲笑她、抵制她,稱她為“雷娜塔尖叫聲”。1970 年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她首唱新角色埃琳娜(威爾第《西西里晚禱》),她一出臺,一群卡拉斯粉絲們就開始起哄,大喊大叫“Brava Callas! Brava Callas!”,場面混亂,演出中斷,劇場也被迫報警,警察捉拿了肇事者。類似事件也發(fā)生在大都會歌劇院,此后更引發(fā)了這兩位天后的長期不和。
1992 年6 月2 日,雷娜塔· 斯科托到中國香港舉辦獨唱音樂會,我慕名觀賞。58 歲的雷娜塔· 斯科托,聲音狀態(tài)不及鼎盛時期錄制的CD 中那么靚麗,用聲比較寬、厚、大,有重抒情女高音的特色。所唱的克呂泰墨斯特拉詠嘆調(diào)“哀我命途多舛”(亨德爾《愷撒大帝》第三幕)、維德利亞詠嘆調(diào)“婚姻之神不會再降臨”(莫扎特《狄托的仁慈》第二幕), 在戲劇性高潮處發(fā)聲加強了激昂、有力的處理,有一定的威力,但聲音有點澀、有點硬。威爾第的一組歌曲(《詩人禱語》《獻給您的愛兒》《布里吉迪》《生命如苦?!贰吨靼?!請發(fā)慈悲》《椋烏》)和理查· 施特勞斯的《清晨》《搖籃曲》《奉獻》、瓦格納/李斯特《愛之死》等,她唱來較為熱情、內(nèi)在,十分強調(diào)色調(diào)的對比,偶爾混有較濃厚的胸聲。她的魅力在于她對音樂的敏感性,音樂一起,立即進入狀態(tài), 浸入音樂之中。
在返場中,她熱情地唱了三首曲子,勞萊塔詠嘆調(diào)“我親愛的爸爸”(普契尼《賈尼· 斯基基》) 的速度雖慢了些,語感卻很好;托斯卡詠嘆調(diào)“為藝術(shù),為愛情”(普契尼《托斯卡》第二幕),聲音控制一流,唱功不遜當年。
2002 年,雷娜塔· 斯科托從舞臺退休后,熱心于歌劇導(dǎo)演和聲樂教學(xué)工作,她導(dǎo)演的歌劇作品包括:普契尼《蝴蝶夫人》(大都會歌劇院、維羅納競技場、佛羅里達大歌劇院、棕櫚灘歌劇院), 貝利尼《海盜》(貝利尼亞諾音樂節(jié)、卡塔尼亞, 1993 年),《夢游女》(卡塔尼亞,1994 年),威爾第《茶花女》(大都會歌劇院,1995 年),貝利尼《諾爾瑪》(芬蘭國家歌劇院),契萊亞《阿德里安娜·萊科芙露爾》(圣迭戈,2002 年),多尼采蒂《拉美摩爾的露契亞》(塞薩洛尼基音樂廳,2004 年), 普契尼《波希米亞人》(芝加哥抒情歌劇院,2007 年;棕櫚灘歌劇院,2009 年),普契尼《圖蘭朵》(雅典,2009 年),貝利尼《夢游女》(邁阿密和密歇根歌劇院,2008 年),威爾第《假面舞會》(芝加哥抒情歌劇院,2010 年)。
雷娜塔· 斯科托培養(yǎng)了大批聲樂人才,活躍于當代樂壇,有口皆碑,人人稱贊。
雷娜塔· 斯科托所獲榮譽有:2007 年大都會歌劇院歌劇新聞獎、2009 年坦帕歌劇院安東·科波拉藝術(shù)卓越獎、2009 年茱莉亞音樂學(xué)院榮譽博士學(xué)位、兩項艾美獎[ 蓬基耶利《歌女焦空達》(電視轉(zhuǎn)播);威爾第《茶花女》(執(zhí)導(dǎo))]、佛朗哥·阿爾比亞蒂·德拉意大利評論家獎、法蘭克福匯報獎(表彰她在《玫瑰騎士》中的演繹)。
1960 年,雷娜塔· 斯科托與小提琴家洛倫佐· 安塞爾米(Lorenzo Anselmi)結(jié)婚, 育有一女一男,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樂壇模范夫妻,傳為佳話。
她與奧克塔維奧· 羅卡(Octavio Roca)合作撰寫的《斯科托:不僅僅是一個女神》(1984 年),榮獲1990 年海明威獎。
附錄:雷娜塔·斯科托CD / DVD 一覽
CD
☆貝利尼《諾爾瑪》:與特洛楊諾斯,指揮:萊文,1979 年,CBS
☆凱魯比尼《美狄亞》:與卡拉斯,指揮:塞拉芬,1957 年,里科迪/水星
☆契萊亞《阿德里安娜·萊科芙露爾》:與奧勃拉茲佐娃,指揮:萊文,1977 年,CBS
☆多尼采蒂《安娜·博萊娜》:與馬西,指揮:魯?shù)聽枺?975 年,歌劇倉庫
☆多尼采蒂《拉美摩爾的露契亞》:與迪·斯苔法諾,指揮:桑佐尼奧,1959 年,DG
☆焦爾達諾《安德烈·謝尼?!罚号c多明戈,指揮:萊文,1976 年,RCA 紅印章
☆萊翁卡瓦洛《丑角》:與卡雷拉斯,指揮:穆蒂,1978 年,EMI
☆馬斯卡尼《鄉(xiāng)村騎士》:與多明戈,指揮:萊文,1978 年 RCA 紅印章
☆梅耶貝爾《先知》:與霍恩,指揮:劉易斯,1976 年,CBS
☆佩爾戈萊茜《女仆作夫人》:與布魯坎蒂尼,指揮:法薩諾,1960 年,里科迪/水星
☆普契尼《波希米亞人》:與戈比,指揮:沃托,1961 年,DG
☆普契尼《波希米亞人》:與克勞斯,指揮:萊文,1979 年,EMI
☆普契尼《埃德加》:與貝爾貢齊,指揮:奎勒,1977 年,CBS
☆普契尼《蝴蝶夫人》:以貝爾貢齊,指揮:巴比羅利,1966 年,EMI
☆普契尼《蝴蝶夫人》:與多明戈,指揮:馬澤爾,1978 年,CBS
☆普契尼《修女安杰莉卡》:與科特魯芭斯,指揮:馬澤爾, 1976 年,CBS
☆普契尼《外套》:與戈比,指揮:馬澤爾,1977 年
☆普契尼《托斯卡》:與多明戈,指揮:馬澤爾,1980 年,EMI
☆普契尼《圖蘭朵》:與尼爾森,指揮:布利納里- 普拉德利,1965 年,EMI
☆普契尼《維莉》:與多明戈,指揮:馬澤爾,1979 年,CBS
☆雷菲切《切契莉亞》:與坎波里,1976 年,現(xiàn)場實況,VAI
☆雷斯皮基《晚霞》:與富爾通,1982 年,VOX
☆威爾第“詠嘆調(diào)集”:指揮:加瓦譯尼,1975 年,CBS
☆威爾第“詠嘆調(diào)集”:與富爾道,1983 年,匈牙利羅頓
☆威爾第“歌曲全集”:與華盛頓,1989 年,現(xiàn)場實況,新時代
☆威爾第《納布科》:與盧切蒂,指揮:穆蒂,1977-1978 年,EMI
☆威爾第《奧賽羅》:與多明戈,指揮:萊文,1978 年,RCA 紅印章
☆威爾第《安魂曲》:與芭爾查,指揮:穆蒂,1978 年,EMI
☆威爾第《弄臣》:與克勞斯,指揮:加瓦澤尼,1960 年,DG
☆威爾第《弄臣》:與貝爾貢齊,指揮:庫貝利克,1964 年,DG
☆威爾第《茶花女》:與雷蒙,指揮:沃托,1962 年,DG
☆威爾第《茶花女》:與克勞斯,指揮:穆蒂,1980 年,EMI
☆沃爾夫- 費拉里《蘇珊娜的秘密》:與布魯森,指揮:普里查德,1980 年,CBS
☆圣誕節(jié)音樂會:與格拉迪,指揮:安塞爾米,1981 年,RCA / VAI
☆“法國詠嘆調(diào)集”:與羅斯克蘭,1987 年,匈牙利羅頓
☆“法國歌曲集”:與羅斯克蘭,1988 年,匈牙利羅頓
☆“二重唱”:與弗蕾妮,1978 年,DECCA
☆“意大利歌劇詠嘆調(diào)”:指揮:加瓦澤尼,1974 年,CBS
☆“巴黎音樂會現(xiàn)場實況”:與戴維森,1983 年,Etcetera
☆“浪漫歌劇二重唱”:與多明戈,指揮:阿德勒,1978 年,CBS
☆“小夜曲”:鋼琴:阿特金斯,1977 年,CBS
DVD
馬斯內(nèi)《維特》:與克勞斯,1987 年,現(xiàn)場實況
☆普契尼《波希米亞人》:與帕瓦羅蒂,指揮:萊文,1977 年,現(xiàn)場實況
☆普契尼《波希米亞人》(飾演穆塞塔):與斯特拉塔斯,指揮:萊文,1982 年, 現(xiàn)場實況
☆普契尼《曼儂·萊斯科》:與多明戈,指揮:萊文,1980 年,現(xiàn)場實況
☆普契尼“三聯(lián)劇”(《外套》《修女安杰麗卡》《賈尼·斯基基》):與諾頓,指揮:萊文, 1981 年,現(xiàn)場實況
☆威爾第《唐卡洛斯》:與特洛亞諾斯,指揮:萊文,1980 年 現(xiàn)場實況
☆威爾第《路易莎·米勒》:與多明戈,指揮:萊文,1979 年,現(xiàn)場實況
☆威爾第《奧賽羅》:與維克斯,指揮:萊文,1978 年,現(xiàn)場實況
☆贊多納伊《里米尼的弗蘭切斯卡》:與多明戈,指揮:萊文,1984 年,現(xiàn)場實況
☆“布達佩斯音樂會現(xiàn)場實況”:與盧卡奇,1991 年,現(xiàn)場實況
☆“東京獨唱會”:鋼琴:富爾頓,1984 年,現(xiàn)場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