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師逐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文章以“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策略為主題,探究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施方法,通過相關理論分析,提出教學策略的具體步驟與策略?!?+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問題與挑戰(zhàn)并存,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研究與改進“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新思路,為未來教育實踐提供有益啟示。
[關鍵詞] 語文教學;“1+X”單元;閱讀教學;整合;綜合素養(yǎng)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往往將各個知識點孤立教學,難以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1+X”單元整合閱讀方法,并與閱讀教學整合,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概念與特點
(一)“1+X”單元教學概念
“1+X”單元教學模式是一種融合了核心知識單元“1”和擴展知識單元“X”的教學設計,旨在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和全面發(fā)展。在該教學模式下,核心知識單元是教學的主體,涵蓋了教材規(guī)定的必修知識內(nèi)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擴展知識單元則是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長或需求而設置的拓展內(nèi)容,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1+X”單元教學特點
“1+X”單元教學模式具有以下顯著特點:一是該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程的刻板框架,使得教學內(nèi)容更加靈活多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合理設置擴展知識單元,增強教學的個性和針對性。二是該教學模式注重知識深度和廣度的結合。核心知識單元強調(diào)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擴展知識單元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知識的豐富性和綜合性。三是通過“1+X”單元的有機結合,可以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體認知和綜合運用能力。
二、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其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起點。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各類文本,包括文學作品、科普讀物、新聞報道等,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廣度。同時,閱讀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語言表達技巧的基本途徑,為后續(xù)的聽、說、讀、寫等語文技能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其二,閱讀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體驗。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鳴,提高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的能力。閱讀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通過閱讀優(yōu)秀作品,學生可以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道德準則。
其三,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分析和評價文本內(nèi)容,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同時,通過閱讀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表達。
三、實施整合策略的教學方法與步驟
(一)確定“1+X”單元主題及教學目標
確定“1+X”單元主題及教學目標是整合策略實施的第一步,也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核心。
其一,在確定主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愛好、實際情況以及教材內(nèi)容,選取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具有知識拓展價值的主題。主題可以是與核心知識單元相關的延伸拓展內(nèi)容,也可以是與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的話題。
其二,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應該明確“1+X”單元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讓學生在學習核心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通過閱讀擴展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因此,教學目標既要包括對核心知識的掌握要求,也要涵蓋對擴展知識的閱讀要求。目標應該明確、具體、有可操作性,能夠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過程。
其三,在確定“1+X”單元主題及教學目標時,教師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特點,確保主題和目標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意見和反饋進行調(diào)整和完善,使整合策略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推進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選擇適當?shù)拈喿x材料和教學資源
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豐富多樣、貼近學生生活和興趣的閱讀材料和教學資源。
首先,核心知識單元的閱讀材料應該與教材內(nèi)容緊密相關,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核心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選擇與教材文本相呼應的繪本、圖書、文章等,使學生在閱讀中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擴展知識單元的閱讀材料可以廣泛而深入,涵蓋多個領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與主題相關的名人傳記、地理文化書籍、歷史故事、科學知識讀本等,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除了書籍和文章,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來豐富閱讀教學。
最后,在選擇閱讀材料和教學資源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來進行調(diào)整和篩選。同時,教師應關注材料的可靠性和適宜性,確保選用的材料符合教學目標,不含不良信息,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三)設計多樣化的閱讀任務與活動
設計多樣的閱讀任務與活動是“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全面發(fā)展。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針對核心知識單元的閱讀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材料,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如要求學生閱讀相關文本,并完成對應的閱讀理解題,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對于擴展知識單元,教師可以設計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例如,組織學生進行文獻檢索和閱讀,了解更多領域的知識;進行小組閱讀和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設計閱讀報告或讀書筆記,讓學生能夠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總結。
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創(chuàng)意閱讀活動,如寫作、繪畫、模擬演繹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將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再創(chuàng)作和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表達能力。在設計閱讀任務與活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特點,確保任務的難易程度與學生水平相適應,避免給學生帶來過大的壓力。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教學設計,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四)轉變教師角色
在“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中,轉變教師的角色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方面。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教師的角色轉變是由“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而不是僅僅傳授知識。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這種轉變,教師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和差異化。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都不同,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決策和教學設計。在“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參與主題和教學目標的確定,參與閱讀材料和活動的選擇,甚至參與教學評估的設計。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fā),學習動力得到增強,學習態(tài)度變得積極主動。
四、效果評估與實證研究
(一)設定評估指標與方法
在“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中,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是必要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提供依據(jù)。為此,我們需要設定合適的評估指標和方法。
其一,評估指標應涵蓋多個方面,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知識掌握程度、閱讀理解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等。學習成績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可以通過考試成績、作業(yè)成績等來反映學生對核心知識的掌握情況。知識掌握程度包括學生對核心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可以通過測驗、問答等形式來評估。閱讀理解能力可以通過閱讀測試、閱讀理解題等來測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表現(xiàn)。此外,還可以通過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了解學生對整合閱讀教學的認知和反饋。
其二,評估方法應當多樣化,并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梢圆捎枚吭u估和定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定量評估可以利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客觀數(shù)據(jù)。同時,可以利用問卷調(diào)查等方法,收集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從而得出定性的評估結果。此外,還可以采用觀察法,觀察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學習態(tài)度,從而獲得更全面的評估信息。
其三,評估過程應持續(xù)進行,并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定期進行評估,如每學期末或每個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結束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根據(jù)評估結果,教師可以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出相應的優(yōu)化和改進,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實施整合策略的案例分析與比較研究
為了對“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實證研究,我們可以選取不同學?;蚪處煹陌咐M行分析和比較研究。
首先,選擇幾所學?;驇孜唤處熯M行案例研究,確保這些學?;蚪處熢趯嵤┱喜呗苑矫嬗幸欢ǖ慕?jīng)驗和特色。然后,觀察這些學校或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設計“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包括主題的確定、核心知識與擴展知識的組織和安排、閱讀材料和活動的選擇等。
其次,比較不同學?;蚪處煂嵤┱喜呗缘男Ч?。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成績、閱讀理解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哪些學校或教師的整合策略對學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哪些學?;蚪處煹恼喜呗赃€需要進一步改進。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了解學生對整合策略的感受和意見,從而找出不同整合策略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比較研究中,還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差異和個體差異。因此,我們可以分析不同學生群體在不同整合策略下的學習表現(xiàn),找出適合學生的整合策略。
最后,根據(jù)比較研究的結果,總結“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的有效經(jīng)驗和可借鑒的教學策略,為其他學?;蚪處熖峁┯幸娴膯⑹竞蛥⒖?。同時,也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完善整合策略。通過這樣的實證研究,能夠更好地了解整合策略的效果和影響,促使教學不斷優(yōu)化和發(fā)展。
(三)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與學習成績的變化
在閱讀活動中,學生能夠接觸更多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材料涵蓋核心知識單元和擴展知識單元的內(nèi)容。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學生在閱讀中能夠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參與閱讀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樣積極的學習體驗會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隨著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學業(yè)成績也會產(chǎn)生積極變化。通過綜合閱讀的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科知識的運用能力得到增強,學生在課堂考試和學業(yè)評估中的表現(xiàn)更加出色。同時,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培養(yǎng),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這些積極的變化都會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和學習成績的變化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學習成績的提高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學生個體差異、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資源等。因此,在實施整合策略時,還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確保整合策略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單元整合閱讀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在實施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時也可能面臨一些挑戰(zhàn)和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進“1+X”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策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基金項目]2023年度江西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城鎮(zhèn)化背景下新建學?!?Q文化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YLTKT2023-0018)。
[作者簡介]陳忠英(1968—? ? ),女,江西新余人,新余市渝水第七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