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萬里黃河天上來,一路咆哮著、奔騰著,帶著一種強(qiáng)悍,一種霸氣,沖蕩一切,也裹挾一切,流過塞上,沖過壺口,走過龍門,帶著渾黃,帶著重濁,走向遠(yuǎn)方。
此時的黃河,多的是血?dú)?,是怒氣,是殺伐之氣。而走到齊魯濱州,黃河已經(jīng)走過它的艱難和跌宕,迎來了一馬平川的坦途。過去的一切脾氣、一切煩躁,都已拋給了沿路的山崖、沿途的峽谷。
在濱州,山遠(yuǎn)去了,高崖遁形了,天地寬闊了,過去的堵截、阻攔,都被千里激流一掃而空,無影無蹤了。
英雄凱歌,歲月靜好。
此時的黃河,如果是人,應(yīng)該是心情大好,滿臉陽光。于是,她露出細(xì)膩和溫馨的一面。甚至,帶著一種脈脈的情意,無限的善良,在這里靜靜地流淌著,水波蕩漾、清靜無聲。
如果黃河是母親,那么濱州就是她最美的女兒。
走進(jìn)延川一帶,可以看到黃河的堅強(qiáng),甚至潑辣。
而走進(jìn)濱州,則可一窺黃河的慈祥、美麗與平和。
二
我從來沒有想到,黃河會是這樣。我曾去過塞上,黃河九折,自天際而來,讓人慨嘆。我曾去過壺口,心都險些跳到嗓子眼兒,萬里黃河,化為一線,鉆透天地,一躍而下,像鋼刀、鐵鉆,將人的胸膛撕裂,將人的心臟拋到九霄,再筆直地墜落。而此后在龍門,在孟津,黃河更是將倔強(qiáng)和桀驁不馴的脾性揮灑得淋漓盡致,令人震顫。
世界河流,少見此河。
天下之水皆溫柔,多情。唯有黃河暴躁,奔騰跳躍,一瀉千里。
可是,到了濱州,黃河完全變了。讓人不由得暗自發(fā)問:眼前流淌的還是黃河嗎?是古詩里“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嗎?是古人筆下“黃河萬里觸山動”的黃河嗎?是船工號子里滿是悲愴的黃河嗎?這一刻,在夕陽下,在遍地的麥浪間,在晚霞的掩映中,黃河流淌在濱州這座古城中,帶著一種恬靜,一種溫柔,一種清明,平靜地流淌著。白云映襯其中,如一朵朵潔白的棉花;晚霞映照其中,如一朵朵碩大的雞冠花。一只只船在水面霞光和天空的霞光中行走著,一直走向落日天邊,走向炊煙升起的地方。
這里的黃河兩岸是良田沃野。有女孩在田間走過,臉上帶著晚霞的紅暈,歌聲隨著她的步伐飛揚(yáng)著:“出州城,過南關(guān),關(guān)南一片葦子灣。葦子灣,小不點(diǎn),往南就是楊瓷罐……”
黃河,千年萬年的黃河,你流過雪山,流過高原,帶著大地的血漿,帶著無窮的強(qiáng)悍和掃空一切的氣勢,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傳說中,流淌在千萬人的夢魂中。我一直以為,你就是那樣的脾性,剛烈,強(qiáng)勁,缺乏水應(yīng)具有的溫柔、細(xì)膩、多情。
然而,我錯了。在濱州,我第一次看到了母親河的真面目,平靜、優(yōu)雅。
三
記得一個詩人曾經(jīng)告訴我,當(dāng)一個女人忘記裝扮自己,忘記對著鏡子梳妝畫眉的時候,說明家事勞累已讓她忘記一切,甚至忘記自己是一個女性。這既體現(xiàn)出女性的偉大,也顯示出女性的無奈、女性的悲哀。
這樣的女性,我沒有見過。自古好水如女子,這樣的水,我見過。
這,就是我們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她一路從高山流下,雖然和長江發(fā)源于同一個高原,但選取的路線卻截然不同。長江一路杏花春雨奔江南,一路小橋流水人家,一路粉墻黛瓦烏篷船,總是帶著一種如詩如畫的優(yōu)美氣質(zhì)。而黃河則選擇了另一條路,一條蜿蜒曲折,有跌宕起伏,有高山深谷的路,她注定會走得很苦、很累、很艱難。
我去壺口時,還沒走近,腳心就麻酥酥的,被河水拍打地皮的巨響震動著。半空中,昏黃的水霧在迷蒙、在擴(kuò)散,帶著一股泥腥味;遠(yuǎn)處,震天的響聲傳來,好像天地都要被撕開一般。然后,壺口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一股飛蕩跳躍的水出現(xiàn)了,奮勇向前,朝著天地一壺沖蕩而去,化為水沫,漫空揮灑。那一刻,不知是黃河的水沫還是淚水迷蒙了我的雙眼。
一個民族,不就是這樣走來的嗎?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不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嗎?
黃河,是一個民族的化身,也是一種文明的象征。
只要是水,都想走得平坦,走得順暢,走得自然,走得一帆風(fēng)順??墒?,黃河卻不行,因為,天地不答應(yīng),峽谷不同意,高崖要阻擋。無奈中,她爆發(fā)出自身的內(nèi)勁,顯示出水的韌性和奔騰不息的精神。
在濱州,黃河將水溫順、文靜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她如一位母親,帶著微笑,帶著慈愛,在這里緩緩地流淌著,將一個民族溫柔細(xì)膩、和善悠然的另一面袒露在這兒。濱州,則依偎著她,如一個女兒依偎著母親一樣,帶著美,帶著幸福,靜靜地躺在黃河邊。
大河之水,其勢湯湯。
濱州如花,靜臥水旁。
四
來時,是五月,是麥黃的時候,麥黃鳥一聲聲叫著:“麥黃快割,麥黃快割……”叫聲在無邊的齊魯曠野回蕩,在五月的風(fēng)中回蕩。
我走在五月的風(fēng)中,走在一片黃色里。
不到濱州,不在五月麥黃時走一趟濱州,是難以領(lǐng)會這片黃土地的豪放和沖蕩人心的氣勢的。無邊的大地,到了這兒,不再如晉陜一帶的黃土起伏、高原聳立、山谷如割、深溝如切了。這里平坦得如一張巨大的宣紙,在天地間平鋪開來,向著四方延展。然后,不知誰用巨手提起彩筆,用黃色的油彩,就那樣隨意地涂抹著,隨意地點(diǎn)染著。于是,整個大地一片金黃,那是一種如陽光般的黃色,一種如凡·高筆下向日葵那樣的黃色,如燃燒的火焰般擴(kuò)散著,將整個濱州的邊邊角角,犄角旮旯都給染上了顏色。
黃河在濱州靜靜地流淌著。到了這里,河道不再逼仄,而是寬敞、平坦了,兩岸的翠色也格外濃了,不經(jīng)意間將一片綠色潑灑進(jìn)黃河里。黃河就這樣,帶著綠色,帶著金黃,帶著麥香,帶著歌聲笑聲,一路流淌向渤海,流向汪洋。
“日翻龍窟動,風(fēng)掃雁沙平?!薄按蠛悠揭罢F秋,羸馬羸僮古渡頭。”這些,都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記憶,成為竹青漢簡里的悲吟,成為黃河遠(yuǎn)去的故事,也成為一個民族回望來路時的記憶。
黃河走濱州,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走成真正的母性河流。
五
如果說濱州是黃河最美的女兒,是黃河走向渤海,走向平靜,走向廣闊,走向無邊無際前留給天地最美的饋贈。那么,黃河樓應(yīng)該是濱州眉頭一顆玲瓏的美人痣。
在濱州,有這樣一座樓。這座樓的出現(xiàn),讓人多了一處了解濱州的地方,了解黃河的地方,了解一個地方歷史的地方。它就那樣矗立在黃河邊,也矗立在時間的河邊,矗立在歷史的河邊,傳承著濱州這片土地的美麗、古雅和莊重。
這座樓就是坐落在濱州黃河風(fēng)情帶之一的蒲湖風(fēng)景區(qū)內(nèi)的黃河樓。
蒲湖風(fēng)景區(qū)內(nèi)荷葉田田,荷花朵朵,柳色飄翠,樹葉沁碧。黃河樓如詩如詞,帶著一種古韻和典雅,矗立在天地間,矗立在青瓷世界里。樓高80米左右,外9層,斗拱飛檐、雕花鏤紋,古色古香。據(jù)說,九重飛檐,寓意黃河走過99道彎,流經(jīng)9?。ㄊ校谏綎|流過9市。樓內(nèi)展館,以“黃河明珠,智者智城”為主題,講述著濱州這座美麗的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的過往歲月。游覽其中,既像是在瀏覽一條河是如何從古代、從億萬年之外,一路流過秦漢,流過唐宋,流到今日盛世的;又像是在見證一片鹽堿地的濱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日,走向花光翠色潤染的青綠山水的。
濱州,用一座樓來銘記歷史,面對盛世歲月。
拾級而上,登樓觀景,時近傍晚,晚霞漫天,華燈初上,此時的天空藍(lán)得醉人,把湖水也染上一片琉璃藍(lán)。兩岸燈光倒影水中,給湖水戴上了一條五光十色的項鏈。
極目遠(yuǎn)眺,黃河的景色一覽無余。遠(yuǎn)處,暮色蒼茫中,霞光尚未褪盡,浸染著天的一角和水的一角。最后一抹紅色晚霞落在水面上,水面帶著這抹紅色,輕輕搖蕩著。那一刻,黃河如一個大家閨秀,微微帶著點(diǎn)羞澀。
這才是母親河的本來面目,是我們大黃河的本色。
我們的大黃河,在一年年保護(hù)治理中,在綠色掩映中,在華光照耀下,在盛世歡歌中,正恢復(fù)著一條河應(yīng)有的潔凈,應(yīng)有的平靜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