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里,有一幅名為《馬市》的大型畫作,作者是19世紀(jì)法國著名女畫家羅莎·博納爾。她是第一個標(biāo)榜藝術(shù)不應(yīng)區(qū)分性別的女畫家,也是法國“榮譽軍團勛章”設(shè)立以來首位獲得“大軍官勛位”的女性。
羅莎天性熱愛自由,她穿褲子、剪短發(fā)、抽煙、在城堡里養(yǎng)獅子、在森林里游獵。在19世紀(jì)的男權(quán)社會,她的衣著打扮、行為舉止被不齒和唾棄,但她孤身挑戰(zhàn)世俗,并用一幅幅偉大的畫作證明了自己。
羅莎功成名就的時候,安娜還只是一個小女孩。從小殘疾的她將羅莎當(dāng)作自己的偶像和精神支柱,并在多年后投奔羅莎,成了她的摯友和守護者。名人和“素人”的友誼仿佛一段傳奇,而更加傳奇的是,羅莎去世后,安娜竟活成了另一個羅莎……
叛逆少女,天才畫家
1822年3月16日,羅莎·博納爾出生在法國波爾多。她的父親雷蒙·博納爾是一名畫家,擅長風(fēng)景畫和人物肖像。母親克里斯蒂·多羅西·蘇菲是一位鋼琴教師。書香環(huán)繞的家庭氛圍滋養(yǎng)了羅莎,她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在父親的引導(dǎo)下開始學(xué)畫畫,并很快表現(xiàn)出過人的繪畫天賦。
與此同時,羅莎的性格卻有些怪異。她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總是閃著狡黠的光,經(jīng)常花樣頻出,捉弄兄弟姐妹,惹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叫。上學(xué)后,她更是無心學(xué)習(xí),經(jīng)常跟同學(xué)打架。而且,她在閱讀和寫作上表現(xiàn)出了嚴重的障礙,不能自主閱讀,寫作更是一塌糊涂。好在母親性格溫柔,總是手把手教導(dǎo)女兒,鼓勵女兒每閱讀完一篇文章,就在旁邊畫一個小動物,然后拿去給父親點評。而羅莎每次都能從父親那里得到夸贊。這樣的鼓舞讓羅莎非常受用,依靠這種方式,她順利渡過了閱讀和寫作的難關(guān),也越來越擅長畫小動物。
12歲的時候,因為經(jīng)常曠課,還對同學(xué)表現(xiàn)出暴力行為,羅莎被學(xué)校勸退了。校長說:“我無法再面對頻繁投訴的其他家長,拜托你們領(lǐng)回家自己教育吧!”這讓身為教師的蘇菲顏面盡失。看著愁眉苦臉的母親,羅莎卻毫不在意地說:“何必一定要去學(xué)校那種沒有自由的地方!”女兒這句話,讓蘇菲更加灰心,畢竟,在當(dāng)時的法國,好人家的女孩子一定要遵循傳統(tǒng),接受教育,出落得謙卑有禮,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嫁到更好的家庭,實現(xiàn)階層的飛躍。
從小,母親蘇菲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但現(xiàn)在,羅莎讓她失望了。自從女兒被勸退后,蘇菲放在羅莎身上的心思便少了很多,倒是父親雷蒙從沒有想過放棄,他決心開發(fā)女兒身上的潛質(zhì),讓女兒在繪畫上蹚出一條路來。于是,雷蒙花費大量的時間教羅莎藝術(shù)和繪畫,但很快,他發(fā)現(xiàn)女兒似乎對自己擅長的肖像和風(fēng)景畫并不熱衷,反而對臨摹各種動物表現(xiàn)出了無與倫比的熱愛。
每到周末,羅莎都會央求父親,帶自己到巴黎周邊的牧場觀察各種動物。當(dāng)看到女兒筆下惟妙惟肖的動物時,雷蒙驚喜不已,夸贊道:“我的女兒,你果然天賦異稟!瞧,你畫的這匹馬簡直就像真的在草地上奔跑!”羅莎得意地笑道:“當(dāng)然,我還可以畫得更好!”
在父親的鼓勵下,羅莎的天賦被徹底激發(fā),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她的畫作已然頗具大家風(fēng)范。這讓雷蒙非常自豪,經(jīng)常把女兒的畫作展示給朋友們,并預(yù)言,女兒未來的成就一定會超過自己。父親的信任和鼓勵,讓羅莎更加自信。她勤加練習(xí),立志在繪畫領(lǐng)域闖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1836年,14歲的羅莎開始臨摹盧浮宮中的繪畫,她的作品得到了當(dāng)時很多有名畫師的肯定。但即便如此,少女還是遭到了非議,家族里有守舊的長輩跑到雷蒙的畫室,質(zhì)問他:“你作為一個父親,難道不該管教私自拋頭露面的女兒嗎?”雷蒙一時無法應(yīng)對,但羅莎卻大聲辯駁:“盧浮宮有哪個條文規(guī)定女性不可以進入?”看到羅莎雙手叉腰的潑辣樣子,長輩氣得胡須抖動,拐杖把地面敲得咚咚直響。漸漸地,羅莎桀驁不馴的性格藏不住了,人們紛紛議論:“雷蒙家的女兒簡直就是一匹烈馬!”
可羅莎才不管這些非議,她甚至公開宣稱:“既然說我是烈馬,那我就野給你們看!”她不顧母親反對,剪短了頭發(fā),并終身沒有再蓄起長發(fā)。
非議也遮擋不住天才少女的光芒,18歲時,羅莎開始在畫壇嶄露頭角,在父親的協(xié)助下展出了畫作《山羊和綿羊》和《兩只兔子》。1849年,羅莎以油布畫《納韋爾人的耕作》一戰(zhàn)成名,這幅畫真實地再現(xiàn)了農(nóng)民在土地上耕作的情景:天空萬里無云,陽光普照,一群牛拉著犁在耕田,翻起的肥沃泥土仿佛發(fā)出清新的芳香。這幅畫一經(jīng)面世,立刻引起巨大反響,當(dāng)時的著名畫家洛克·歐蒙德評論道:畫家的寫實造型技巧很高,不同對象的質(zhì)感和空間感也很強。該畫作很快被盧浮宮收藏展覽。
名人“素人”,命運交匯
年少成名,羅莎·博納爾越戰(zhàn)越勇。1855年,羅莎完成了后來被陳列在盧浮宮的著名畫作《馬市》,這幅史詩般的作品高2.5米,寬5米,描繪的是馬夫們趕著馬匹來到市場進行買賣。羅莎筆下的駿馬既有肥壯結(jié)實的身軀,又活靈活現(xiàn)、毛色不同、神態(tài)各異,如同真馬一般,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這幅畫轟動巴黎,羅莎也因此受到法蘭西第二帝國拿破侖三世的妻子歐仁妮的親自接見。自此,羅莎和歐仁妮成了好朋友,羅莎經(jīng)常被邀請到皇宮去為皇后畫像。
在法國浪漫主義畫派典型代表人物歐仁·德拉克洛瓦的引薦下,《馬市》遠傳英國,羅莎更是名聲大噪。相對于年少時候的桀驁,已經(jīng)34歲的羅莎多了一份從容,而不變的是她骨子里的不安分。因為畫作《馬市》帶來的巨大轟動,不懷好意的人開始攻擊羅莎作為一個女人,竟敢拋頭露面,獨自跑去馬場。羅莎不屑地回應(yīng):“馬場又不是你家開的!”更多的人則紛紛指責(zé)羅莎“有傷風(fēng)化”,因為在當(dāng)時的歐洲,女人的裝束基本都是長裙,可羅莎公然穿起了長褲,腳蹬馬丁靴,還常常當(dāng)眾大大咧咧地點燃香煙。這樣的行為無疑具有爆炸效應(yīng),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女人瘋了。
剪短發(fā)、穿褲裝、愛抽煙,時代忌諱的雷,羅莎通通踩了個遍。面對指責(zé),羅莎只有淡淡的一句:“男人能做的事,憑什么規(guī)定女人不能做?”特立獨行的羅莎,在被男人們指責(zé)的同時,卻成為萬千少女的偶像。1868年,一款以羅莎本人為藍本設(shè)計的玩具娃娃開始在市面上流行,女孩們幾乎人手一個,其中也包括彼時年僅12歲的安娜·克倫普克。
1856年,安娜出生于美國紐約。她的童年十分不幸,三歲時,她不小心摔斷了股骨頭,留下終身殘疾,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常常被小伙伴們嘲笑。五歲時,安娜又被診斷骨髓炎,并隨著病情的加重感染化膿性膝關(guān)節(jié)炎。從此,行走對于她更加困難了。面對外人的嘲笑,幼小的安娜甚至不能找母親尋求一聲安慰,因為母親的心思都在哥哥們身上,對身體殘疾的她毫無憐惜之心。
因為極度的自卑,安娜拒絕與人交往,以逃避異樣的目光。漸漸地,她活成了暗夜里獨行的螻蟻,只有羅莎的畫可以幫助她排解寂寞和痛苦。在安娜心里,羅莎仿佛黑暗生活里的一抹光,她渴望自己像羅莎一樣強大,不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為此,安娜也開始學(xué)習(xí)畫畫,她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為心中的偶像羅莎畫一幅肖像畫。
在安娜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羅莎的名氣越來越大。1870年,她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時最有錢的女畫家,并買下了楓丹白露的一座城堡。住進城堡后,羅莎再次做出了驚掉眾人眼球的舉動:她在城堡里養(yǎng)了一頭獅子。獅子不僅成了羅莎畫畫的素材,更成為她生活中的伴侶,她曾在自己的一幅畫背后寫下:相對于善變的人類,獅子更具有安全感。你瞧,它毛發(fā)乍立的樣子多么可愛!
除了獅子,牛、馬、羊,以及其他所有的動物,都是羅莎的“摯友”。對她來說,動物是值得信任的,比男人可愛多了。她認為婚姻是埋葬事業(yè)的墳?zāi)梗瑸榇?,她始終拒絕結(jié)交異性,并宣稱:“很多女人結(jié)婚后就像綿羊被獻祭一樣失去了自我,我可不想過那樣的生活!”
特立獨行的羅莎,讓安娜既羨慕又仰慕。1895年9月1日,她鼓起勇氣給羅莎寫了第一封信。在信里,她無比虔誠地寫道:或許,你是我活下去的唯一祈盼,我想要如你一樣的自由,而不是像螻蟻一般茍且偷生,如果可以,請讓我認識你!
信寄出的那一刻,安娜內(nèi)心忐忑不已,她擔(dān)心偶像無暇或者不屑理會自己??闪畎材纫馔夂托老驳氖?,羅莎不僅給她回了信,還熱情地邀請她:“來吧,到我身邊來,我可憐的女孩兒,我愿意成為你的大樹,為你遮風(fēng)擋雨?!?/p>
彼時39歲的安娜,竟被73歲的羅莎稱為“女孩兒”。而在安娜既往的生命里,她聽得最多的就是“那個瘸子”??吹交匦?,安娜哭得無法自制。羅莎的每個字都讓她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愛,她幾乎立刻做出決定,去投奔羅莎。
彼此守護,我成了你
簡單地收拾行裝,并給父母留下字條后,安娜堅定地踏出了家門,她甚至都沒有回頭最后看一眼生活了39年的家。走在前往碼頭的路上,安娜一改往日的畏畏縮縮。雖然她走路依舊一瘸一拐,但因為羅莎的支持,她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自信、坦蕩。
為了迎接安娜不遠萬里的奔赴,羅莎提前準(zhǔn)備了女孩子才喜歡的粉紅色房間。見面后,羅莎熱烈地擁抱了安娜,對她說:“從今天起,跟過去所有的不幸割裂重生吧!”
從此,73歲的知名女畫家和39歲的殘疾“素人”成了一對真正的忘年交。對于安娜來說,這段友情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而對于羅莎來說,則是再次對世俗吹響了戰(zhàn)斗號角——她用行動告訴天下人,哪怕是身患殘疾的女性,也理應(yīng)得到和男人同樣的待遇,而不應(yīng)該活在偏見里。
安頓下來后,安娜向羅莎展示了自己珍藏了27年的“羅莎娃娃”,羅莎則帶著安娜走進了自己建在城堡里的動物園,并鼓勵安娜騎上一匹小馬奔跑。隨后,羅莎拿出畫板,記錄下了安娜生命里最美好的一幕,馬背上的她笑得自由而熱烈,仿佛徹底忘記了前半生的痛苦……
為了讓安娜盡快習(xí)慣新的生活,羅莎無論出席大小聚會,都會把安娜帶在身邊,并向眾人介紹她是自己“生命里最親密的朋友”。安娜感動之余,也盡力回報著羅莎的友誼,在生活中處處照顧她。安娜已經(jīng)不再年輕,而羅莎更是日漸蒼老,但兩人常常一起看畫展、旅行,余生再也沒有分開過。
有一次,為了消除安娜身患殘疾帶來的自卑,羅莎故意假裝雙眼失明,走在美國紐約大街最繁華的地方。當(dāng)聽見身后有人嘲諷“那里有一對瞎子和瘸子”,羅莎猛地轉(zhuǎn)身,大聲回擊:“瘸子比你行得端,瞎子也比你更能看清世界的污濁和險惡的人心!”當(dāng)聽到“瘸子”兩個字時,安娜習(xí)慣性地想躲起來,但再聽到羅莎的回擊,她心頭一震,仿佛一股勇氣注入了自己的身體……
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安娜的身上就發(fā)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她成了羅莎對外活動的經(jīng)紀(jì)人,除了貼身照顧羅莎,還負責(zé)安排她的日常以及畫作展出。站在人前的她,眼神里再也沒有了當(dāng)初的畏縮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有一次,羅莎看著她井井有條地安排工作,忍不住笑道:“你越來越像我了。”
1898年,兩人搬到了英國拜城堡。年邁的羅莎漸漸減少了外出,更多時間都用來指導(dǎo)安娜作畫——她知道,安娜心里也有一個畫家夢。5月的一天,羅莎安靜地坐在藤椅里,對安娜說:“來,為我畫一幅肖像畫。”這句話猶如在安娜心底投下一枚炸彈:這不是自己12歲的理想嗎?自己曾在信中對羅莎提到,沒想到她一直記得。安娜頓時激動得語無倫次,羅莎卻無比淡定地說:“把你最好的水平發(fā)揮出來,畢竟,我的日子可能不多了。”安娜一下子淚崩了,她跪坐在羅莎膝前,哽咽道:“當(dāng)然,這一定會是我最好的作品?!?/p>
畫這幅畫的時候,安娜42歲,羅莎76歲,距離她們初見已經(jīng)過去了三年。這幅畫像后來成為羅莎·博納爾最具代表性的肖像之一。畫像上的羅莎雖已年過古稀,白發(fā)蒼蒼,不復(fù)年輕時的意氣風(fēng)發(fā),可歲月沉淀之下,此時的她臉上多了一份溫柔寧靜。她胸前佩戴著代表她事業(yè)高度的榮譽軍團勛章,沐浴晨光,面帶微笑,望向畫框之外的安娜,似有一股無言的信賴與倚重在空氣中流動。
1899年5月25日,在安娜的陪伴下,羅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彌留之際,羅莎拿出早已寫好的遺囑,因為一生未婚無子,她決定在自己死后,將所有財產(chǎn)都贈予陪伴自己四年的安娜,并指定安娜為自己書寫傳記。羅莎留給安娜的最后一句話是:“我會成為你的守護天使,永遠,即使在天堂!”
羅莎去世后,安娜沒有離開兩人共同居住的拜城堡,而是選擇繼續(xù)留在這里,開辦了羅莎·博納爾藝術(shù)學(xué)校,專為女性提供藝術(shù)教育。她還創(chuàng)立了羅莎·博納爾博物館,專門展示羅莎生前的畫作。與此同時,她也在潛心練習(xí)作畫。
68歲時,她獲得了法國榮譽軍團的“騎士”勛章,并在12年后,從“騎士”升級為“軍官”。戴上勛章,安娜想起了羅莎的那句話——“你越來越像我了”。她不禁含淚自言自語:“羅莎,我的偶像,我終于變成了你?!?/p>
羅莎和安娜,她們曾經(jīng)一個是大名鼎鼎的畫家,一個是受盡白眼的殘疾女孩,命運讓她們走到一起,成為知己。羅莎把對生活的熱愛傳遞給了安娜,而安娜守護著羅莎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倆靈魂上的惺惺相惜、精神上的最強共鳴,超越了世間最純粹、最堅固的感情。
在安娜暮年的時候,曾經(jīng)有人問她:“你和羅莎有34歲的年齡差,為何能成為知己?”安娜說:“在我3歲的時候,我以為我被命運拋棄了。是羅莎敢于睥睨全世界的果敢,給了我熱愛生活的勇氣。我想活成羅莎的樣子……”安娜瞇起眼睛,仿佛看見羅莎笑著對她說:“我的女孩兒,你做到了!”
編輯/朱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