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會了一個新詞,叫“做飯糊弄學”。這個詞流行于短視頻平臺,大量做飯短視頻遵循著相似的套路,開局一口鍋,一切剩飯剩菜和冰箱庫存都丟進去,調料不會超過三種,主打的就是一個生命體征維持餐。
以往精致到極致的美食視頻,現(xiàn)在卻被“糊弄式”炒菜搶占了C位。各種“如何讓人下班10分鐘吃上熱乎飯”的帖子收獲了很高流量。我立刻相見恨晚——好像找到組織了啊,我最擅長的,不就是“糊弄式”做飯嗎?
現(xiàn)成的湯包買回來,用開水一沖就是一碗美味的湯。再買個鹵菜,隨手拍個黃瓜,就是有葷有素有湯的一餐飯,完美!一家人都吃得開開心心。
你可能發(fā)現(xiàn)問題了,我不是一個人過。事實上,我還有個上小學的孩子,這樣給孩子做飯,是不是太沒有營養(yǎng)了?如果是單身青年“糊弄式”做飯,還可以理解,你一個當媽媽的這么做,也太不負責任了吧?
實際上,我也經(jīng)常反省自己,我這媽媽是不是當?shù)锰昂绷??人們都說,最好吃的菜是媽媽做的菜。這一點對我來說倒是成立的,因為我的媽媽做飯很好吃;可是對我的孩子來說,就一言難盡了,因為她媽媽精通“做飯糊弄學”……但也不得不承認,就算我認認真真地做飯,也未必能做得更好吃啊。
其實,不光是做飯,在帶娃的其他方面我也挺“糊弄”的。比如,從來沒給孩子買過營養(yǎng)補充劑,從來沒關注過兒童服飾品牌,從來沒有逼她上過什么興趣班……在精細化育兒盛行的今天,我這樣的媽媽可以說極其“糊弄”了。
倒不是對孩子不上心,我也想做個“全能媽媽”,也羨慕且尊敬那些講起“育兒經(jīng)”來頭頭是道的人。在我的熟人當中,就有不少把工作和帶娃都做得很出色的女性,只可惜我不是其中一個。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屬實只能做到目前這個程度了。就像那些精研“做飯糊弄學”的年輕人,他們一定也是在自己能力范圍以內,努力做了一頓相對健康的飯菜——雖然這個標準跟大家想象的有很大差距。
我這樣的“糊弄式”媽媽,雖然不夠優(yōu)秀,總算也是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吧。不過,別的事都能糊弄,唯有真心愛孩子,我是從來不會糊弄的。因此,雖然有時看到那些無所不能的媽媽也會感到慚愧,但大多數(shù)時候,我的心里是平靜的——這倒不是給自己找借口,而是希望用更坦然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也許,不應該強求每一個媽媽都是那么聰明能干,重要的是能不能讓孩子生活得開心、快樂。如此看來,當媽,也可以難得糊涂。
(謝陽旭薦自《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