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卡丁車場馬達轟鳴,卡丁車和競速摩托咬地過彎,輪胎緊貼地面,發(fā)出“吱吱—”的聲響。賽道旁,音響里高唱著Give me your heart/Give me your hands/Give me your head/Make my dreams come true,偶爾抬頭還會看到動車開過。這里的一切都充滿激情。
羅一舟是場內(nèi)淡定的存在。不久前,他主演的《后浪》剛收官,劇里,任天真就是一位通過極限運動對抗壓抑的青年。時隔兩年再度現(xiàn)身競速場,羅一舟感覺不一樣了,“我無比確信,現(xiàn)在站在這里的人就是羅一舟,而不是任天真了?!彼D(zhuǎn)過頭來,很認真地說,變高的音量里有讓人無法忽視的堅定。
是什么讓一位少年進化出如此清晰的分界?作品為年輕的創(chuàng)作者帶來了什么?讓我們看看羅一舟的這一年。
音樂是執(zhí)念
2023年7月是羅一舟期盼許久的重要的日子,首張個人EP終于和聽眾見面了,這一刻,羅一舟與聽眾都等了太久,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個“慢慢成形”的過程。
EP《 SIDE L:不太一樣》有五首歌曲。主打歌確定得很慎重,羅一舟與團隊糾結(jié)許久,最終定下這首性感又豐富的歌。采訪時,他為我們播放了其中一段,慵懶迷幻的節(jié)奏里,主人公對女孩熱烈表白,溫柔有力量。另一首叫做 Summer 的歌曲則帶有盛夏氛圍。
羅一舟深度參與了EP的收歌、制作(包括作詞、演唱、混音、MV)過程。過去的一年多里,他聽了不知多少demo,“耳朵都聽麻了?!睂Φ谝环菀魳纷髌返某诗I,羅一舟抱有深深的期待,它們集中展示了他的審美與判斷。
羅一舟挑歌先聽旋律,其次聽情感與情緒,因為“藝術(shù)作品一定要靠情感喚醒大家,不具備特質(zhì)的歌曲沒有意義”。于是,方向可以不作限定,但情緒的傳達必須強烈。編舞部分同樣延續(xù)了他的個人習慣:舞蹈不能是簡單的動作串聯(lián)與拼湊,作為舞臺的一個部分,它一定要遵循整體的編排邏輯和思想結(jié)構(gòu),要流暢,要有層次,要遞進,要展現(xiàn)出強烈的風格,要刪繁就簡,要在最“對”的地方給出最直接的一擊。聽起來,這些要求很難在創(chuàng)作初期就達成?!澳且惨欢ú荒芩尚?,”他立刻說,“你想往100分去使勁,能給大家呈現(xiàn)的也許才剛夠80分,所以標準是永遠不能放松的。”
對音樂,羅一舟還有更高的執(zhí)念,于是,歌曲之上有一個專屬于羅一舟的全新音樂空間。首張個人專輯企劃誕生前,他為聽眾構(gòu)建了音樂空間Z-pace,作為一個永遠陪伴聽眾、屬于聽眾的音樂領(lǐng)地,這一次,它用這五首歌曲展現(xiàn)了歌手羅一舟的五面。未來,還將承載他后續(xù)的創(chuàng)作,解鎖羅一舟的不同面。
于他,做歌是現(xiàn)階段最能允許呈現(xiàn)主觀審美、進行更大程度創(chuàng)作的事了。從Z-pace多面的創(chuàng)作主題來看,歌手羅一舟也像是一種扮演,這一切,都與他的創(chuàng)作暗合。
延遲滿足
雖然上線推遲了許久,但第一張EP的制作過程幾乎一氣呵成,確定曲目之后,編曲、演唱、混音、MV拍攝……這些工作一個月就已全部完成,更重要的是,羅一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把握到一種真實的幸福感,讓他更迫切期待作品的發(fā)行。那么,更讓人好奇的是萬眾期待的作品為何現(xiàn)在才上線?
“說實話我自己從不擔心和膽怯,從不懼怕作品跟大家見面,我覺得這個事對我來說順理成章,且我是迫切地希望要這樣做。沒能發(fā)布,坦白來說,還是因為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彼逦鞔_地指出,這張音樂專輯他希望在2022年11月9日就和大家見面,這是原本的期望。過去兩年,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這種體驗。這成為年輕創(chuàng)作者的新課題?!昂穹e薄發(fā)”,漫長的等待之后,“忍耐”的層次也豐富了起來,除了“基本功的積累”,還有相當大量無意義的流逝——就算這些時間也要打起精神度過。6月,羅一舟發(fā)了條微博,附了一張模糊的打印紙,印的正是EP主打歌的歌詞。作品發(fā)布前,他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先告訴大家,他在行動中。
我們采訪的這天,EP的物料已經(jīng)全部制作完畢,傳播就要開始了。羅一舟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音樂觀,大家對他歌的建議他全盤接受,僅僅是在想象這個問題的短暫停頓里,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溢出的幸福?!拔矣X得第一個音樂作品很難為我的歌手道路做一個定性,或者說確定某種單一風格化的輸出。因為對剛剛?cè)腴T的我來說,我不要定性,我要盡可能嘗試,所以在這個階段就是需要沒有包袱的大膽的探索與創(chuàng)作?!迸紶枺矔幸稽c忐忑,但最終,他都能說服自己大膽呈現(xiàn),就像當初去大膽挑選、創(chuàng)作那樣。
“不要向后看,向前看吧”
舞臺之外,羅一舟的目光總是向前。
《后浪》用極限運動來完善對任天真這個角色人格的呈現(xiàn),拍攝也在競速場,本想再與羅一舟不怕劇透地回望一次他影視化表演的開端,但他說:“今天站在這里,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不是天真,而是新的開始了,雖然天真會永遠在我心里、永遠構(gòu)成我,但此刻更是歌手羅一舟的開始,我還蠻開心的,所以我們的問題也不要向后看,向前看吧?!?/p>
羅一舟自己很少體驗極限運動,畢竟“心跳加速的能量,在工作中使用就好”,密集的工作之后,他喜歡平靜的休息,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山里烤個串兒,看看風景。廣闊山河,天然會讓我們更加淡然,天地自然之間,人無限小,也無限大,更能看開眼下的困難,羅一舟自己有過多次通過自然聚集精力的體驗,這種實在的受益,讓他更樂于分享這些片段。
自前段時間從工作人員那邊習得了在超話內(nèi)發(fā)帖而不同步到微博首頁的技能之后,羅一舟就把微博當成了朋友圈,開啟了一種嘮家常式的分享,tag“一舟與你乘舟漫游”里標記了這些舒適的相處。
漫游,這真是一個適合羅一舟的詞語。不過,通常的漫游涵蓋了更多的松散與不可知,相比之下,他的漫游給人的感覺要更精確一點,大部分時間,它方向明確,或者說順勢而為。一些vlog記錄了專注快樂的能力。工作忙碌,分身乏術(shù),但他的工作與生活本就密不可分,兩邊都需要他每分每秒認真過活,享受當下的法寶就是專注,他總能找到樂趣。
一日觀察結(jié)束,我們感覺此刻,羅一舟擁有的答案或許比問題更多。因為創(chuàng)作,就是一個人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并在這種專注的過程中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