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照相
每當(dāng)我閱覽塵封的影集,看到自己和家人那定格的風(fēng)采時,那張早已發(fā)霉變黃的二寸黑白照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張相片,兄弟姐妹傻乎乎的樣子,令人噴笑。
小時候,我家還在黑龍江農(nóng)墾建設(shè)兵團生活,住在一個很偏遠(yuǎn)的連隊,交通一點也不方便,所以很少有朋友光臨。
那年我七歲,一天中午,連隊來了一個照相的,全連立即轟動。正在吃午飯的我,丟下碗筷,抓起一個饅頭就往外跑。只見離家不遠(yuǎn)的球場上已擠滿了人。我興沖沖地沖到跟前,愣往里擠,可好幾次都被別人擠出來了。我一氣,就貓腰硬鉆。那天天氣特別熱,太陽火辣辣的,等我好不容易鉆進去已滿身大汗了。
哇!好高的三角架啊!架上有一個發(fā)動機似的小東西,上面還裝著一個小圓鏡,只見那照相的大師傅睜一只眼閉一只跟緊緊地盯著那小圓鏡,右手“咔嚓”“咔嚓”地按一個小東西,一會兒照一張。我很納悶,這么小的東西怎能裝得下那么多人、那么大的地方呢?
好奇的我急忙跑回家,央求母親帶我們?nèi)フ障啵憬?、妹妹和堂哥也跟著起哄。母親本想等父親回來再說,可一見我們這德行,只好答應(yīng)了。
真棒!我們興奮得跳起來。大家馬上開始梳妝打扮。洗臉的洗臉,梳頭的梳頭,換上補丁最小的衣服,亂成一團。姐姐動作麻利,三下兩下便整裝待發(fā)了。
而我不知如何打扮才好,頭發(fā)長不長短不短的,特別難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綁上兩個小羊角。姐姐一個勁兒說難看,又重新幫我梳,還系上兩條已浸色的紅綢帶呢。我美滋滋地?fù)Q上姐姐前兩天剛送給我的點綴白花點的半新白短袖和那條黃花舊布裙,趕緊套上那雙平時不舍得穿的舊紅涼鞋。
“你們別磨蹭了,快點了、快點了,一會兒我還要上班呢?!蹦赣H不停地催促。見狀,喜滋滋的我們趕緊沖出家門,真怕母親突然反悔。
一到現(xiàn)場,傻跟兒了,連隊球場上照相的人們比之前多了好幾倍。大家雖然心急,但還是按順序排隊。排在最后的我們,只好抻長脖子左顧右盼,眼巴巴地看著前面的人照像,一張、兩張、三張……
總算輪到我們了。照相的大師傅讓我們在三角架前面三米處站好??晌覀兌济闪耍恢趺凑?。他脾氣蠻好的,忙忙活活地幫我們排好位置。
我的心在狂跳,一動也不敢動,清晰地感覺到背上的汗珠一粒粒地往外冒。
“準(zhǔn)備開始照了,大家看著我,聽我口令,別閉眼睛,笑一笑!”“一——二——三!”只聽見“咔嚓”一聲,就拍照完了。天呀,原來照相這么累人啊,以后再也不照了。我嘴里不停地叨咕,可心里還是幸福感滿滿的。
盼星星、盼月亮,兩天后照片終于沖洗出來了,一看,全家都笑彎了腰。照片上一個個像得了甲狀腺亢進似的,愣愣地瞪著大眼睛。特別是我和大妹,更笑死人,大妹兩跟溜圓,挺著個小肚子,緊緊握著兩個小拳頭,像要跟誰決斗。而我呢,更慘,頭發(fā)亂糟糟的,那長裙子提得歪歪扭扭的,人哭喪著臉,像極了電影上的賣花姑娘。
救小雞
每年我們家都會孵養(yǎng)好多雞,每次父母親喂雞時,大大的院子里擠滿了一大片大大小小的雞。
記得初夏的一個午后,趁父母親都去上班,我拿著一根小柳條開始追趕那些毛絨絨走路還不穩(wěn)的小雞,它們跑起來笨笨拙拙、歪歪扭扭的,好可愛。有一只鵝黃色的小家伙特別機靈,它不是鉆進柴堆,就是躲進豆秸堆成的籬笆墻縫兒里,我追得滿頭大汗的,心里有點惱火了。再說萬一它跑丟了,今晚父母回來一定要查問的,到時我一定挨揍。我有點兒怕了,悄悄地窺視著它的行蹤。
等了好一會兒,它從豆秸堆里伸出小腦袋左顧右盼幾下才緩緩鉆出來,我立即用柳條憤憤地掃打過去。只聽它“嘰”地慘叫一聲就仰躺在地,張開著小嘴喘大氣,小眼睛翻白,兩條小細(xì)腿不停地顫抖著。壞了,莫非它……
我慌神兒了,頓時跟前浮現(xiàn)出父母氣憤的神情,以及他們準(zhǔn)備拿起竹掃把抽我的畫面,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急得直想哭。這可怎么辦呀?
突然,我腦海中快速閃過一個念頭,父親有一次也打“死”過一只小雞,可他卻救活了它。我馬上閉跟回憶當(dāng)時的情形,記得父親馬上把小雞拿到灶坑前,用一個喂豬的大盆倒扣罩住小雞,迅速用柴灰嚴(yán)嚴(yán)實實地撒滿盆邊,然后手拿著一條柴棍一直敲盆底,好像還閉上眼睛喃喃自語,也不知嘀咕什么。等一會兒,爸爸揭開盆,奇跡發(fā)生,小雞活了,“嘰嘰嘰”地叫個不停,找雞媽媽去了。
我立刻模仿著父親的辦法,把奄奄一息的小雞拿到灶前,用一個洗臉盆倒扣著罩住它用柴灰撒滿盆的周圍,學(xué)著父親用一條棍在盆底敲打,嘴里念念有詞:“小雞你一定別死,不然爸爸會揍我的。”當(dāng)我提心吊膽地揭開盆時,小雞活了。它抬起小腦袋靜靜地看了我一下,然后“嘰嘰嘰”地跑出去找雞媽媽了。
今晚有電影
如今,每當(dāng)家人和朋友約我去看電影,我的心情就格外激動,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在東北的生活。每當(dāng)聽說“今晚有電影”時,心中總會漾起那份歡欣、喜悅……
我記得小時候連隊與連隊之間相隔幾十里路,交通不方便,加上又沒有電視,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十分單調(diào)、枯燥。每晚吃過飯后,除了串門、聊聊天、打打撲克,再也沒有什么可玩的了,看電影就成為唯一的期盼。
那時,每一部電影都要輪流到各個連隊放映一次。如果能放上一場電影,人們甭提有多高興了,特別是小孩兒,那歡喜勁兒跟過年差不多。每次聽到“今晚有電影”,心里就熱乎乎的,一種暖暖的感覺在體內(nèi)跳躍、穿行。接著我怎么也待不住了,就像門窗無法阻隔陽光的流瀉似的,挨家挨戶發(fā)“傳真”,逢人就說:“今晚有電影,你知道嗎?是某某某電影,聽說可好看了!”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半個小時,消息就飛遍連隊的每一個角落。
飛來這個消息時我們正在上課,課堂立即嘰嘰喳喳地騷動起來,同學(xué)們驚喜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飛出窗外,飄來飄去,急切切地尋覓“聲源”。老師的訓(xùn)斥聲大,卻無法堵住我們的嘴、剪斷我們顧盼的目光。
下課的鈴聲一響,我們趕緊跑出教室,興致勃勃地向其他班級的同學(xué)“傳達”消息。不一會兒,就見三五成群的同學(xué)繪聲繪色地談?wù)撨@個公開的秘密。有的人因爭當(dāng)“功臣”而吵得面紅耳赤,有的甚至打起來。
最令人著急的就是占位子了。放學(xué)的鈴聲一響,我們興奮地沖出教室,以百米沖刺的速度直奔連隊的“大禮堂”。
我們的“大禮堂”,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雄偉、壯觀、整潔,而是一個高高的破舊的大房子,約一百二十平方米?!芭乓巍比怯幂^厚的長木板釘在兩端的木墩上做成的,窗戶是用幾片薄木條釘住而已。但可別小看我們的“大禮堂”,它是連隊開大會小會的唯一場所,是我們唯一的“電影院”。
當(dāng)我們氣喘吁吁地跑到大禮堂時,卻見“鐵將軍”把門,我們好失望!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們,我們會以最快的速度選擇窗戶作為突破口。但要特別小心,如果被連隊的干部,特別是連長、指導(dǎo)員看見,可不得了,他們肯定狠狠訓(xùn)我們一頓,甚至牽連父母親。
為了少惹麻煩,我們盡量選擇不顯眼的目標(biāo)。幾個要好的伙伴分工明確,有站崗的,有放哨的,有爬窗起木條的。在執(zhí)行任務(wù)的時候,我們的心怦怦直跳?!伴T戶”被打開后,大家迅速向上爬,動作敏捷。一進去,大家馬上占領(lǐng)自己認(rèn)為最佳的位置,“這是我的”“那是我的”等宣告聲在空氣中流動。
沒有兄弟姐妹同來的,就馬上搬幾塊磚頭壓在另一端的分界線上,有的干脆躺在木板上。到該吃飯的時候,多數(shù)人肚子餓得直叫,但也不肯離開“崗位”,等待家里人送飯來。有兄弟姐妹同來的,其中一個必然當(dāng)送飯員——火速跑回家抓兩個饅頭就來了。有時根本不覺得餓,仿佛電影就是面包、饅頭。
占好了位置,如果超過了預(yù)訂放映的時間還沒見去接影片的小紅車(就是中型拖拉機)的影兒,伙伴們的心里就發(fā)毛。聽力變得極度敏銳,稍微昕到一絲機動車的聲音,有的人立即沖出去觀望,有的人干脆趴下,耳貼地面。消息是真是假不用問也知道。如果是假的,外面好久沒有動靜,特別是跑出去探消息的人回來時就像霜打的茄子,全蔫了。
準(zhǔn)備放映的時候,連隊大鐘就“當(dāng)當(dāng)當(dāng)”地報信,隨之歡喜的大人們陸陸續(xù)續(xù)而來。這下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巴巴地望著禮堂門口,盼著家里人的到來。如果眼看就要放映了還不見他們的影兒,我們的心慌亂極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zhuǎn),目光四處飄尋……捕獲到親人的身影時,那顆一直懸著的心才復(fù)位。我們迅速跳上木椅,興奮地直歡叫:“爸、媽,我在這兒呢?!鼻翌l頻招手,唯恐他們看不見。那樣子好神氣呀!偶爾昕到父母身邊的叔叔阿姨夸獎我懂事、會疼父母時,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向他們投去感激的目光。之后,就虔誠地望著屏幕,企盼放映的那一刻……
[作者簡介]邱桂麗,女,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散文海外版》《廣西文學(xué)》《湛江日報》等報刊。出版散文集《落雪無聲》。
責(zé)任編輯 梁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