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教室分成了多個成長區(qū),孩子們?nèi)宄扇旱馗髅Ω鞯氖虑椤_@邊的小姐姐在教小妹妹穿珠子,那邊的弟弟妹妹們期待地看著小哥哥分蘋果,還有的孩子沉浸在閱讀、拼積木的世界里……這是鹽田實驗幼兒園一個普通教室的常見景象。在這里,匯集了20多個3到6歲的孩子,他們沒有嚴格固定的上課時間,可以自由組隊、自行選擇喜歡的活動項目,在游戲中、實踐中、交流中提高自理能力、溝通能力。
自2000年以來,鹽田實驗幼兒園以蒙特梭利教育思想為核心,堅持以兒童為主,尊重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以多元智慧教學、主題教學等模式進行課程改革和建設,讓孩子適時、適性成長。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園所形成“陪孩子走自己的路”的辦園宗旨,為孩子打造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讓他們主動接觸、研究,獨立生長。為此,園所通過混齡教學模式,增加孩子學習和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們在大帶小的過程中,學會分享、學會自理,增強責任感,涵養(yǎng)情操;提供多元有趣的教具,讓孩子們在搭積木、拼拼圖、擺放長短棒的過程中,增強對色彩、形狀等的認知。
在孩子走自己的路的過程中,園所既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足夠的自我發(fā)展空間,又強調(diào)教師的引導、輔助作用,要求教師在不干擾孩子的情況下,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與孩子建立和諧而積極的互動關系,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人際互動,學習到秩序感、專注力、觀察力、邏輯能力、推理能力等優(yōu)秀品質(zhì)。
學校有一個海洋書屋,教師們將書籍進行分類,并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簽,之后的借還流程則由孩子們自行負責。孩子們自覺在借閱簿寫上所借書本的名稱,歸還時自覺登記還書時間,然后按照書簽顏色自行放回書架。此外,學校不設置固定的課程時間,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活動項目,教師負責觀察孩子們的“工作”狀態(tài),適時給出建議。
同時,園所融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形成了“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天充滿生活的氣息。孩子們自己打飯、收拾碗筷、整理衣服,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種植花草、蔬菜,從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中提高自理能力,增強對世界的感知。
鹽田實驗幼兒園把家長也發(fā)展成了幼兒園的一分子。園所提出了“三一”工程,即讓孩子們在家學會做一項家務、掌握一項體育技能、閱讀一本書,家長們則陪伴著孩子們完成任務,并向園所反饋。同時,園所為家長們提供充分的入園機會,讓家長們進課堂、下廚房,參與孩子們的游戲,為孩子們做青團、包粽子,做好陪伴者。
園所還加強家園社聯(lián)動,整合當?shù)匚幕Y源,為孩子們營造全方位的成長環(huán)境。園所定期帶孩子們參觀鹽田區(qū)檔案館,開展歷史“尋根”主題活動;走訪深圳地鐵八號線,從交通發(fā)展看城市生活,使孩子真正“走向社會,走進生活”。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們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和生命感知非常重要,”園長張瑞華說,“學會愛生命,形成獨立能力,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孩子們才能更自如地面對未來?!?/p>
園所天臺開辟了一片田,給每個班級分了自留地,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播種、除草、施肥、澆水,在陪伴植物發(fā)芽、生葉、開花、結果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律動,觸摸生命的脈絡。園內(nèi)養(yǎng)了一只鸚鵡,孩子們經(jīng)常與它對話、悉心喂食,教師們還經(jīng)常帶孩子們觀察園內(nèi)的其他鳥類,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讓孩子們能夠在愛自己的同時,愛自然、愛其他生命。
“今年是幼兒園建園30周年,我們想送一份特別的禮物給幼兒園。這份禮物是為幼兒園畫一幅關于睡蓮的畫,需要用一面墻。請問園長阿姨是否同意呢?”這是鹽田實驗幼兒園海豚班和珍珠班的孩子們給張瑞華寫的一封信。
張瑞華介紹,這封信完全是孩子們獨立設計、完成的,還別出心裁地畫了一枝睡蓮代替了“睡蓮”二字,這正是孩子們獨立成長的見證?!拔覀兿嘈?,孩子們會在生活中學會獨立,學會感受愛、付出愛,健康成長,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睆埲鹑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