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考場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幸福像一條魚,非?;サ讲蝗菀?,滑走卻非常容易。有時候,你明明抓在手里,又覺得這條魚太小,想抓條大的,結果,連小的也跑了。有時候,你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抓到最大的那條,很多小魚游過你的身邊時,你連看都不看一眼??赡悴恢?,魚的價值,與體積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魚體積雖然小,但是它們可能比黃金還貴。更多的時候,抓魚也要有時間概念,時間會沉淀很多金子,也會淘汰很多沙子。一個人最大的悲劇,莫過于守著一顆金子,卻始終覺得那是一顆沙子。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題,意在讓同學們思考理想目標的遠近大小、等待時間的長短、追尋方法的理智盲目與獲得幸福的辯證關系,具有哲理意味。
同學們可以由個人、社會層面延伸到國家層面。要扎扎實實擺正心態(tài),做好充分的準備,埋頭做實事,奠定牢固的基礎,不投機取巧,不敷衍潦草,搞好學習,干好工作,進而才能治理好國家。只有擁有正確的得失觀、成敗觀,才能擁有正確的幸福觀;只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才能在現(xiàn)實中明得失、知成敗。否則,便只能親手讓幸福像魚兒一樣從手邊滑走。同學們可以從學習、工作、做事、治國中任意選擇一個方面來闡釋其中的關系,也可以運用層進式結構,從個人到國家層面論證如何擺正心態(tài),進而達到幸福的境界。
參考立意:幸福不分大小,在于體驗;幸福是用來感受的,而不是用來比較和炫耀的;幸福是一個感知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幸福在自己心中,不在別人眼中等。
佳作一
一韶幸福光,起舞星河間
李伊琳
人生在世,難免會被暗流裹挾,迷失自我,心中只想著詩和遠方不可辜負,卻忘了珍惜光陰,遺失了當下的美好。日復一日,眼下的幸福也會四散飄零。與其沉浸在對未來的迷惘中,不如享受當下的一隅幸福。
珍惜當下,守住幸福,是對生命的敬重與珍視,也是對當下幸福的清醒感知,更是豐沛生命里的知足常樂。若把幸福比作一條魚,那么明明手里已經抓住了一尾小魚,結果卻為了遠處的大魚而放跑了當下的小魚,最終一無所獲;若把幸福比作一粒不會發(fā)光的金子,明明當下已經擁有,卻看不見、辨不清,總覺得自己還能得到更好的,最終一無所有。如果不懂珍惜當下?lián)碛?,那么即使雙手捧著金子,也無法滿足,最終只會遺失在求而不得的失落中。
顧城說:“我愿作一枚白晝的月亮,不求炫目的榮華,不淆世俗的濁浪?!闭\哉斯言,榮華固然耀眼,值得我們奔赴,可卻不如做一枚高潔的月亮來得幸福,甚至不如一棵草守住泥土來得實際和可靠。季羨林專注學術知識,珍惜分秒,三辭桂冠,衣袂飄然,潛心完成《吉檀迦利》的翻譯,在學問中為自己尋得幸福;楊絳先生在丈夫和女兒離世后,選擇獨自搬回清華園,伏案完成了《我們仨》,留存了與家人的幸福回憶;馬旭78歲考上研究生,繼續(xù)深造,追求學識,獲得別樣幸?!@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守住幸福的途徑卻不多。但只要肯奔赴,那些幸福總會來臨。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人好高騖遠,忽略當下夜空的繁星,極目遠眺頭頂?shù)奶?,結果錯過了繁星,也錯過了太陽。再度伸手,已然來不及。林徽因曾言:“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闭驗樯钪腥藗儗⑿腋1茸髅髟?,高高掛起,才會忽略燈火可親、才會在燭火的剪影里逐漸熄滅平淡幸福的微光……
以歡喜心度歲月,以溫柔心尋幸福,用心中充滿的歡喜與溫柔,認真對待生活的每一個瞬間,才會切實體會到驕陽的熾熱、風過林梢的輕柔。幸福是繁星,點綴在人世間。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
點評
作文開頭引出珍惜幸福的話題,層層深入,以散文化的筆法使作文充滿了韻味與美感。全文富有意蘊,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形散神不散,多種表達方式交融,議論有哲理,抒情有情味。用名言與名人事例佐證論點,深化主題。全文浸潤著煙火氣,卻又剝離出了明月般的清高風采,言有盡而意無窮。
佳作二
拾幸福落花,染人生芬芳
劉凡祎
加繆曾說:“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獻給現(xiàn)在?!闭\哉斯言,有多少人只顧前行,而錯過了身旁的日升月落。我們如同天上的流云,被風暴裹挾著向前奔走,但不妨低下頭來看看地上的野花與溪流,不妨去發(fā)現(xiàn)周身的點點辰光。
發(fā)現(xiàn)并守住身邊的細小幸福,是一種積極樂觀、熱愛世界的生活態(tài)度,是讓自己在歡樂中前行,給自己以動力的智慧行為。幸福是一尾魚,難抓易逝,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得不到它的青睞,唯有主動去追尋,才會有所獲益。川端康成在凌晨四點看海棠花未眠,蘇軾醉臥橋邊看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也許幸福就是身側一次無言的花開,一顆折射萬千幻象的微涼露珠。只是更多時候,我們熟視無睹。
要發(fā)現(xiàn)并守住身側的溫暖,這是因為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給我們帶來難以言喻的幸福感,是因為在人生路上我們會被憂愁與痛苦纏身,需要一點小確幸和煙火氣撫平心中的傷痛。楊絳先生九旬高齡,獨居清華園,寫出《我們仨》,以書的形式永遠定格住了一家三口的幸福時光;汪曾祺在牛棚改造時,常癡心于一花一草,面對可愛的人間草木,他發(fā)現(xiàn)了平常歲月中細小的幸福,并以此忍過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語言學家孫宏開投身他所熱愛的事業(yè),整理獨龍族語言,將之編成書冊。他們都抓住了眼前之物,體會到平凡的幸福。
發(fā)現(xiàn)并守住手中的幸福,需要我們以一顆充滿熱愛與陽光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過時光的沉淀,有一些曾視若珍寶之物也化作了泥沙遠逝,但更多的是化作三千明燈在暗夜閃爍,化作一塊塊鏡子沉淀于人生長河。漫長的人生中,我們沉醉于“紅泥小火爐”“風雪夜歸人”的愜意,品味書中無法言喻的幸福;欣賞“十里陂塘鴨春鬧,一川桑柘晚煙平”的自然美景,感受親近自然的幸福。但也有人視煙火氣為無物,一味去追求更大的魚,一路追逐,結果一路失去。其實,人間煙火才是幸福的標配?。?/p>
屠格涅夫寫道:“人生的最美,就是一邊走一邊撿拾地上的落花,那么他的人生將美麗而芬芳?!焙我粤钊松稓q月沉香?唯有撿拾幸福落花,才可在變化無常的世界中放聲歌唱,一路芬芳。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
點評
本文思路清晰,中心明確,緊扣論點——抓住身邊的幸福來進行論證。遣詞造句溫馨文雅,多處引用古詩詞,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魅力,便于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幸福其實就藏在身邊的小事中。作者對幸福的深刻解讀與對材料的透徹剖析,傳達出幸福的真諦。論述精準而細膩,謀篇布局條理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