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林雨。
以前是山東廣播電視臺的廣播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林雨一刻鐘》20年,因此自詡為“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節(jié)目主持人”。
我這個主持人不怎么入流,我的節(jié)目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寫出來的。因此20年就有很多文字堆積。整理了一些,出版了《林雨語林(左右卷)》,我就收官啦。
但閑散了沒幾天,突然收到《新航空》和中國山東網(wǎng)的召喚,說要把《林雨一刻鐘》在網(wǎng)站和雜志上同步開設(shè)專欄,有聲的節(jié)目變成了融合文字與聲音的世界,這使我受寵若驚又惴惴不安:高興的是竟然變成了“不是最老也是更老”的專欄寫手,不安的是怕寫不好有辱使命。
好了,閑言碎語不要講。《林雨一刻鐘》希望得到大家的會心一笑、會意一瞥。
祝各位旅途愉快!
歡迎乘坐山東航空, 歡迎閱讀《新航空》。
2013年6月《林雨一刻鐘》專欄,在山東電臺收官。
同年10月這個專欄高升到機上刊物《新航空》,首期寫的是《坐飛機》。
然后,每個月一期期寫下來,不知不覺間居然十年過去,120期《新航空》,120期有文字有聲音的《林雨一刻鐘》。
2013—2023,快速閃回十年,我們經(jīng)歷了這么多,成熟了這么多,我可以倚老賣老說:哦,我老了這么多,頭發(fā)悄悄變成了奶奶灰。
如果十年前您乘坐山東航空去度蜜月,或許現(xiàn)在孩子也有七八歲,可以帶著四處游歷了。又或許十年前您帶著少不更事的兒童出行,今年則去送孩子讀大學了……
十年鋪排開來,很多場景可以如此列舉,不是想象,而是我們親歷的十年歲月中,成長成熟衰老消逝,自然與人都在年輪中變化著。這十年做了什么?
這是個日常隨口的問題。不悉數(shù)成就,僅僅說個流水,似乎都會要費點神想想才能說點主要的。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我們都習慣自詡活在當下,還是忙忙碌碌的活在當下,工作的日進度月計劃年增長,家里的還貸擇校養(yǎng)老,種種事務(wù)充滿著每一天,對于過去日子的梳理不太費心留意。
我也是。
回家成為退休大媽。雖然日子和上班完全不同,內(nèi)心的節(jié)奏卻一點沒有變,總是狗攆一樣的趕著做事,每天無非買菜做飯打掃購物這些小事,還動輒寫個清單貼在記事板上,唯恐哪里空擋和缺失。更加資深的退休老伴哂笑我:不是急行軍就是緊急集合。
就這樣,每天每月每年的日子,十年過去了。
十年,我們一同經(jīng)歷了很困窘的三年。這三年教會了我們很多,更深地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渺小,認識到相互間的善意相對有多重要,還學會了在無可奈何中怎樣更好保護自己和家人。
同時,三年中也顯示了每個個體生命的頑強堅守,使得生活與生命一直在繼續(xù)和延續(xù)。新生命誕生,新學年入學,新崗位履職,新家庭組成……非常態(tài)中顯示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淡定從容,最該是得到贊賞的。
前推七年,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感所難所困惑。但自我突破從未停止,再難的時段,也還是會通過不同的方式重建自己的信心,然后找到路徑和出口。社會因此進步,我們的生活也因此改變。
非常開心的是,因為《新航空》我沒有錯過歲月。十年,所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和周邊人的際遇,在《林雨一刻鐘》專欄都有時時的表述。如果打個題目列出來,洋洋灑灑120期,也還挺唬人的,或者可以結(jié)集出版,說百萬字寫作筆耕不輟云云。
笑談而已,這不是我想做和會做的。
因為這個欄目的存在,使我在十年中持續(xù)保留了細致觀察和記錄生活的習慣,保留著按時完成作業(yè)交稿的習慣,并且迅速把這件小事流程化:每月15號交稿,月底前錄制音頻,每月1號在“林雨語林”公號同步《新航空》文字、音頻更新。
這使我越發(fā)確信:我這個緊急集合+急行軍的習慣還要繼續(xù)發(fā)揚光大。也因此非常感謝《新航空》一直保留著《林雨一刻鐘》欄目。在網(wǎng)絡(luò)時代,機上讀物《新航空》一枝獨秀般一直以優(yōu)質(zhì)的內(nèi)文和印刷質(zhì)量名列同類雜志前茅,能在如此好的平臺每個月嘮嘮叨叨寫30 0 0字、說一刻鐘話,真乃幸事!
十年的記數(shù)生命,日子就和飛一樣。應(yīng)對著退休老太太的身份,十年中我榮幸地晉升為姥姥,說明女兒已婚已育,沒有選擇當下的不婚不育。我也就不用像很多嘮叨媽媽一樣催婚催育招人煩了。因此也會經(jīng)常慨嘆,十年間太多的變化令我們猝不及防。十年前誰會推算出現(xiàn)在的婚育觀會出現(xiàn)如此的變化呢?
同樣,我們也沒有預(yù)想到懶人生活成為年輕人的主流生活方式,還帶動了快遞、預(yù)制菜等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沒有預(yù)想到老年人的養(yǎng)老有更多樣態(tài)的選擇等等。我們身處其中, 有些變化感知不很明顯,但十年回眸時,發(fā)現(xiàn):世界在變,我們也在變。
十年前,我和很多人一樣,喜歡住大房子??臻g感和視覺效果好,家具和電器都可以更多更大,還可能招待更多的親朋好友。但十年后的現(xiàn)在,我選擇住在一百多平米的老舊房子里,經(jīng)常精簡家里的器物和用品,包括書籍。而喜歡這里只是因為這個房子離醫(yī)院、公園和購物中心都很近。也因為鄰居們都熟識,彼此間常有來往。大概由于我長的比較像不會做飯,于是左鄰右舍經(jīng)常會在飯點給我送她們做的包子餃子韭菜餅,被投喂的感覺很親切。
之前,逢到周末,總見到鄰居們拉著購物車買很多食材,大呼小叫說“今天倆孩子都來家”!現(xiàn)在即使節(jié)假日,孩子們也不來父母家吃飯了,怕累著父母,都是開著車把父母接出去吃飯或者帶他們旅行。
變得越來越?。ɡ希┑睦嫌雅紶栆娒?,沒人再談人生和理想,沒人再夸當年勇,最多的話題是各自身體的狀態(tài)和養(yǎng)生心得。因此也就在不多的社交中選擇年紀小于我的人,以期獲取更加積極多樣的信息,填充逐漸狹小的心靈空間。
十年間,每個年齡層面的我們都在突變和漸變中,找回自己找到平衡的自我。年齡和收入?yún)^(qū)分的社會層級更加鮮明,“你的世界我不懂”成為常態(tài),快時尚中差不多所有人都有被時尚拋棄和落下的感覺, 育兒焦慮成為中年父母的通病……很多新的變化,需要我們用時間來調(diào)整適應(yīng)。
服侍父母晚年時常常想:多子女家庭尚且如此困窘,將來一個孩子該會多做難啊?,F(xiàn)在老了,一點沒有麻煩孩子的意思。好多老年人早早考察了老年公寓,還有清空房子直接搬去養(yǎng)老社區(qū)的,在老去之前,很多老年人把后面的事情梳理得門兒清,不給孩子添負擔。
不得不說,我們一直不愿涉及和缺課的生命觀教育,在這十年間好多人自學成才了。直面人生,直面人生困境,誰說不是一種勇敢的生命態(tài)度呢?為什么不呢?雖然這十年中,和大家一樣,我家里也有不少走勢悲觀的變化。但身處其中,也只能面對和應(yīng)對。誰家鍋底沒有灰?沒有人的日子風平浪靜,能波瀾不驚,就是水來土掩的能力比較強,或者鈍感力,不會大驚小怪,要不就是深藏不露——我們中國人獨有的特質(zhì)。
經(jīng)常說,工作就是解決問題,生活當然也要解決問題,問題不會跳過某些人,基本是合理分攤給你我他的,我們這些具體的你我他只好想方設(shè)法應(yīng)對,并且盡可能應(yīng)對到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這就是解決問題的及格線吧。
《林雨一刻鐘》欄目十年前高升到機上讀物《新航空》,提升了高度的同時也擴展了空間,使我通過這本期刊找到和相識不少朋友。謝謝各位放下手機閱讀一本雜志,也感謝關(guān)注“林雨語林”公號。
十月,最長的假期之后,日子即將進入一年的尾聲而自然收緊。
每一年的秋天都是獨立核算的,當然也會疊加累計和比較,知道自己是否達成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目標:總體是否比上一年有量和質(zhì)的提升,口袋里的錢是多是少,足跡所至是否更深遠,心靈的開合自由是否更闊達……
現(xiàn)在的春種秋收,個人所寄予希望的事情因年齡身份地域種種不同而目標不同,但最基本的祈盼是亙古不變的:大家都希望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春華秋實好夢成真。
感謝乘坐山東航空,感謝閱讀《新航空》雜志。
祝您旅途愉快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