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王維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點評“躺平”可能不是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但休閑絕對是人應有的權利和樂趣。讀唐詩讀到王維,常常能從他描寫日常生活的閑適小詩里,感受到他心靈的細膩、平和,從而自己也慢慢寧靜下來,放松下來,觸摸到日常細節(jié)里的美好與詩意。
王維有兩首小詩很有意趣。一首為《書事》:“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另一首為《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痹凇稌隆防?,王維寫的是小雨初停后微陰的白晝,他慵懶地待在家里,坐在院子中,看雨后濕潤的蒼苔,青翠欲滴,仿佛要爬上人的衣衫。在《山中》,王維寫的是一次山行所感。秋冬季節(jié)的輞川,荊溪中的水已變淺,露出白白的溪石;天氣越來越寒冷,紅葉也漸漸落盡,變得稀少。行走在山路上的詩人,看到山中還有很多經(jīng)冬不凋的常綠喬木,如松樹、柏樹等,它們?nèi)砸黄嗍[,色彩明麗,以至于山路上本來沒有下雨,衣服卻仿佛被空明的翠色潤濕了。
奇妙的是,這兩首詩都跟衣服有關,都跟綠色有關,又都跟濕潤的感覺有關。由此能感覺到,詩人在這兩首小詩中,不僅調(diào)動了視覺,而且調(diào)動了觸覺,甚至運用了通感,讓視覺與觸覺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驗。
無獨有偶,想起唐代張旭的一首《山中留客》:“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v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贝嗽娨嘤挟惽ぶ睿礉櫼路氖窃旗F,卻也是“色彩”,是“山光”,是“春暉”,故而,從皮膚的觸覺,從衣服的細微變化,我們感受到詩人體察物態(tài)的細膩與柔和,感受到來自心靈的敏銳與詩意。
有些詩,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品的。要靜下心,緩慢、悠長地去玩味,去想象,去感受。當你把感受的粒度放大到和詩人一樣的程度時,你會發(fā)現(xiàn),新鮮飽滿的詩意會充滿你的內(nèi)心。(文/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