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斌
一
楊鵬程的自行車騎得像風(fēng)一樣快,他一邊騎,一邊還做著各種驚險動作:單脫手、雙脫手、扭麻花、海豚跳、單輪滑行……
不好!有個圓溜溜的小石子,咕嚕咕嚕直往面前滾。楊鵬程的車龍頭左一擺,右一擺,小石子也像惡作劇一樣,右一晃,左一晃,鐵了心要向他的輪胎下面滾來……
丁零哐啷啪……車子的所有零件像電影里的慢動作一樣,分解、拋散、遠去……楊鵬程趴在了地上,覺得耳朵很疼……右耳朵很疼……摔得不輕……一定是出血了……
“起來起來!”等到被拎起來,楊鵬程才恍然明白剛才的一切都發(fā)生在夢里。他先是慶幸心愛的自行車免遭劫難,然后捂著剛被胖丫頭揪過的耳朵齜牙咧嘴,小聲地嘟囔:“才睡了一分鐘!才睡了一分鐘就叫我起來!”
“一分鐘?”胖丫頭拍拍手,一陣白色面粉立刻騰起來,“四點啦!快!我還有五百斤面粉要軋,你幫我先送八十斤面條到敏敏小吃店!東方面館還要一百斤!”
這個彪悍的胖丫頭,是楊鵬程的媽媽。據(jù)說她從小就高大結(jié)實,故而有了這個諢名,幾乎所有認識她的人,不管年齡大小,全部搞不清她的本名,統(tǒng)統(tǒng)都叫她胖丫頭。楊鵬程不一樣,當然要叫她媽媽,可是在這種無故被揪耳朵的時刻,被從溫暖的被窩里拉出來的時刻,他一定會在心里氣呼呼地改口叫她胖丫頭。
“胖丫頭!催命鬼!”楊鵬程抬眼看了下窗外,黑黢黢的。他打了個大大的呵欠,花了幾秒鐘哀嘆幾聲,開始往身上套衣服。
胖丫頭才沒空管他的腹誹呢,掉過頭就又去機器前忙活了。
二
睡眼惺忪的楊鵬程蹬著家里的小三輪,在深秋的凌晨連打了十來個噴嚏。
天還嚴嚴實實地黑著,零星的路燈暗淡得像沒睡醒似的,沒有風(fēng)卻很涼,每一片樹葉都低垂著,像閉著的眼睛。老街的石板路泛著輕微的光,小三輪像是一艘夜航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駛過。每一家每一戶都咬著牙關(guān)閉著門,門里的狗聽到些許動靜,卻只是敷衍著低吠一兩聲,繼續(xù)去做它的夢。
楊鵬程還在回味著剛才夢里騎車的快意,可吱吱呀呀的小三輪卻怎么都使不上勁。除了自己,還有哪個初中生要受這種罪呢?隔三岔五地被胖丫頭從被窩里揪出來,天不亮就去搬面粉,看機器,或者像今天這樣,一家一家去送貨。所以,他很盼望自家的生面店快點歇業(yè)。前幾天,爸爸忽然在家庭會議上提出轉(zhuǎn)讓生面店,他第一個站起來表示贊成,根本沒注意旁邊爺爺和媽媽繃得難看的臉。
“楊氏生面店”可以說是爺爺?shù)拿?,就像“柳家風(fēng)箏”,是楊鵬程的好朋友柳建明的爺爺?shù)拿印?/p>
楊鵬程希望爺爺也是個做風(fēng)箏的,這樣他就可以帶著各種造型奇特、工藝復(fù)雜的手工風(fēng)箏到處顯擺了。他可太喜歡柳爺爺做的風(fēng)箏了,又輕巧又漂亮,還有各種各樣奇特的造型,他總琢磨著哪天能去學(xué)著做一做??墒沁@楊氏生面店,除了滿身滿手的面粉,他找不到任何長處可以拿出來招搖,太沒勁了。
遠遠地,他看到敏敏小吃店門口的燈已經(jīng)亮了。敏敏阿姨正舀了一大瓢水往蒸鍋里倒,爐子里的火映得半間屋子都紅紅的,暖暖的。另一個灶頭上,一大摞蒸籠已熱氣氤氳,新鮮包子的肉菜香味,把楊鵬程的鼻子直拉過去。
敏敏阿姨看到楊鵬程,立刻調(diào)侃上了:“喲,今天少爺親自送貨?!?/p>
楊鵬程倒也大方:“本少爺今天體察民情!”
敏敏阿姨哈哈笑了:“楊少爺幫我把面條搬進屋子?”
“沒問題,本少爺有的就是力氣!”楊鵬程拎起裝好面條的袋子就往屋里去,放在一張八仙桌上。幾張桌子已收拾得干干凈凈,一切準備就緒,只是這個點兒還沒有食客上門,安安靜靜。
楊鵬程來回幾趟放好面條,騎上小三輪就走。敏敏阿姨在后邊喊:“別急呀,包子還有兩分鐘!”
楊鵬程揮揮手:“不啦,本少爺回家喝魚翅粥!”
三
楊鵬程接著又送了兩家面條,回到家也才五點半。
他看看在軋面機前專注忙碌的胖丫頭,到嘴邊的抱怨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他知道,媽媽的身體里住著個從不出錯的鬧鐘。十幾年來,每天早上三點,媽媽的每一個器官就會準時蘇醒。
有些畫面太熟悉了,像電影一樣在他眼前播放:
胖丫頭麻利地穿衣起床,打開木板鋪門,仔仔細細清掃屋前屋后,接下來是稱量面粉,再慢慢倒入機器上面的方斗里,按比例加幾勺水、一點鹽,有時候還有雞蛋,或者別的東西,最后合上電閘,原本安靜的店鋪就忽然間熱鬧起來。軋面機轟隆轟隆地歡唱著,白色面團在長長的不銹鋼槽里來來回回奔忙。接下來是個輕省活兒,胖丫頭拿個裝了面粉的小布包,不時地往傳送帶里的面餅上撲點粉,像給小姑娘化妝,均勻又細致,面餅因了這一層霜,果然越加嬌嫩起來。新開袋的面粉有一種特殊的清香,伴著凌晨街面清爽又冷冽的微風(fēng),再夾雜著軋面機散發(fā)的一點點機油味,楊鵬程知道,這是胖丫頭最喜歡聞的味道。
面粉一遍一遍軋成軟而薄的面餅后,就只有最后一道工序——摘面了。其實機器有個切面絲刀,是可以自動切割的,但胖丫頭總是覺得長度不夠恰當,干脆就把這一部分設(shè)定關(guān)了,手工摘面。
她在機器前方放一個大而圓的扁籃,等著辮子一樣的面條順滑地梳出來。她左手向右一把抓住面條,右手在上方再向左一抓,兩手往兩個方向輕輕使勁,面條就按自己想要的長度摘下來了。一把,一把,又一把,無數(shù)無數(shù)把,她的動作輕緩又柔韌,簡直像在舞蹈。這動作實在是太熟練了,她做起來真是駕輕就熟,楊鵬程有回還拿尺子量了量,發(fā)現(xiàn)每一把面條的長度差距,最多也不過幾毫米。
四
放學(xué)回來,楊鵬程看到爺爺坐在面店角落里,悶頭抽煙。
胖丫頭正在曬面。每天軋好的面,如果有余下來,就得立刻曬起來。當天新軋的面條只有團起來曬,色澤才好,味道才香。如果是隔天晚上做的,放到第二天,口味就完全不同了。如果當天沒有陽光,就得啟用幾個大功率風(fēng)扇,一直一直吹。連日陰雨的話,還要動用到烘干機。
楊鵬程放下書包,也幫媽媽曬起來。腳邊的狗子過來湊熱鬧,他就把零碎的面屑扔進它的嘴里,連狗子都特別喜歡自家的面,一直在腳邊繞來繞去。
媽媽的臉色不太好看,她對楊鵬程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楊鵬程立刻猜出來了,肯定是爸爸又來過了,又和爺爺爭執(zhí)過了。
最近這樣的事發(fā)生過好幾次了。爸爸對這個生面店的意見由來已久,他覺得這老古董早就該丟棄了,一家子起早貪黑的,又吃力又賺不到多少錢,現(xiàn)在爺爺?shù)纳眢w也不行了,只能打打下手,全靠胖丫頭一個人撐著。來不及的時候,胖丫頭也想扯爸爸起來幫個忙,他可是煩透了,理也不想理的,他現(xiàn)在甚至連店門都不愿意進了。
爸爸總是開個車子風(fēng)風(fēng)火火來來往往,好像在做什么了不起的大生意。每每喝得醉醺醺地回來,就在爺爺和媽媽面前指點江山:“聽聽!就這吵死人的機器!快點,當廢鐵賣了算了!一斤水面才賣幾塊錢,一袋干面,要端進端出曬多少個日頭,才不過二十塊!什么時候才能發(fā)家致富?每天半夜三更就要起來摸鬼,這是人過的日腳?”
爺爺有回實在忍不住,抄起面輥子把爸爸打出去:“你個忘本的小赤佬!這爿生面店,是我老爹,你爺爺,十三歲開始做學(xué)徒,一點點辛辛苦苦開起來的,這老街上的老招牌,我不能讓它敗在我的手上!你以為買臺機器就能做出好面?以為誰都能做出這等好面?這街前街后,誰不知道我們楊家的面好?誰不是非楊家出品的生面不吃?哪個小吃店面館不是來我家進面條?你以為做個生意全靠投機取巧?夾個皮包滿處轉(zhuǎn)就能發(fā)大財?做你個大頭夢!”
爸爸罵罵咧咧地開著車跑了,爺爺回過頭唉聲嘆氣,對胖丫頭說:“小赤佬也有說對的地方,這生活真的太苦了。我老了,做不動了,生了個渾身懶筋的兒子,可就苦了丫頭你了?!?/p>
五
胖丫頭倒也并不以為苦。
她有著很多老年人喜歡的敦厚長相,圓臉圓眼,濃眉小嘴,高大結(jié)實,風(fēng)風(fēng)火火。楊鵬程曾在被揪耳朵的時刻哀嘆,媽媽的力氣也實在太大了!能不能溫柔點呀?當初爸爸是什么眼神嘛,居然愿意娶這個母老虎!
這個“母老虎”會揮手拍一下自己的大腿,褲子上立刻兩個大白手印:“要不是你爸家里有這爿面店,當初我還不樂意嫁過來呢!”
是啊,想起做姑娘時,跟著父母兄弟在十來畝水田里刨食的艱辛日子,她嫁到了街上,擁有了自己的店,再也不用風(fēng)里來雨里去,除了偶爾搬一搬百來斤的面粉袋外,再沒有什么太重的體力活,她實在是太知足了。
胖丫頭是個實在的丫頭,干活從不惜力。她剛嫁進來的時候,軋面的工序里還常常需要手搖,她總是會把搖把甩得飛快——快有快的好處,慣性大就更省力嘛。
爸爸看中她的,恐怕就是她的敦厚,還有這一身花不完的力氣。他被這生面店羈押太久,特別想找個人來替換自己。當然,胖丫頭年輕的時候也是可愛的,他們也有過很甜蜜的時光。
八年前,爺爺就把整個店都交給她來掌管,自己退居二線了。她做得多好啊,從不偷工減料,也從不克扣斤兩,每一份原材料都品質(zhì)上佳,每一道工序都嚴格執(zhí)行,再加上她性格直爽好相處,如今的“楊氏生面店”生意是越來越好了。
胖丫頭不覺得苦,但這生面店的營生大概確實還是苦的。不然的話,店里也嘗試著招工人幫忙,那些打工的小伙子為啥一個也留不住呢?空有一身的精壯肌肉,明明給人感覺會是干活的好手,可是呢?早上總也喊不起來,在耳邊敲鑼都起不來,工資給得再高也沒用,每一個干不了半個月就走人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每天凌晨起床大約是天下最困難的事了。
六
然而爸爸鐵了心,過幾天居然領(lǐng)了兩個人回家,直接商討轉(zhuǎn)店的事了。
這回爸爸態(tài)度非常好。他對爺爺說:“你年紀大了,到了該享福的時候了,真的應(yīng)該歇歇了?!庇謱寢屨f:“你嫁到我家,還沒有睡過一個通夜覺,我對不起你。我要你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像別人家的女人一樣,可以去逛街搓麻將?!?/p>
來轉(zhuǎn)店的是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樣子也很真誠。說是絕不改店名,仍然會叫“楊氏生面店”,會認認真真做生意,不將牌子砸掉。他們說是因為兒子媳婦好吃懶做,想弄個店來牢牢他們,只要肯苦,不管怎樣也能掙口飯吃。
“弄個店牢牢他們?”爺爺“嗤”地冷笑了一下,轉(zhuǎn)身問爸爸,“你被牢住了嗎?”
爸爸趕緊制止爺爺:“哎呀,我有別的事做!”
爺爺說:“也好,就依你,轉(zhuǎn)店?!?/p>
爸爸和來人喜出望外。
爺爺說:“那么,我和胖丫頭從此沒事做了,天天只要吃飽睡,睡醒吃啦?你準備一月給多少家用,我們好享福?。 ?/p>
爸爸開始支支吾吾:“這個……我們慢慢商量,家里不是還有存款嘛。”
見爺爺又要操起面輥子,胖丫頭趕緊拉住了他。向來火爆性子的胖丫頭,這會兒倒是心平氣和:“這樣吧,讓你家兒子媳婦來我家店里先做一個月,熬得過呢就轉(zhuǎn),我也正好可以歇一歇,就當放個假?!?/p>
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雙方講定,以一月為期,只要那家兒子媳婦能做下來,就轉(zhuǎn)給他們。
楊鵬程正好放學(xué)回來,聽到了他們的商討結(jié)果,他心里“咦”了一下,再看看爺爺和媽媽的臉色,是篤定的,還有著一點不屑,楊鵬程想了想,也覺得爸爸肯定是白忙乎一場。
七
“楊氏生面店”這個招牌,在楊鵬程的心里是沒啥分量的。尤其在被從夢中喊醒的時刻,他立場堅定地站在了爸爸一邊。
他不大理解爺爺。就算這是太爺爺傳下來的,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也不是什么多高級多難學(xué)的手藝,又沒有什么藝術(shù)價值,沒什么傳承的必要。再說了,幾十年幾百年前的好多東西,那么緩慢的制作過程,太過費時費力,不也都被時代拋棄了嗎?你看電視上,很多祖上傳下的手工藝,還是什么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呢,比做個生面高級得多,做的人不也越來越少了嗎?
柳爺爺?shù)娘L(fēng)箏,做得那么漂亮,他也在愁沒人跟他學(xué)呢。柳建明的爸媽對做風(fēng)箏完全沒興趣,柳建明也根本不在乎。是啊,現(xiàn)在要放風(fēng)箏,去店里買一個現(xiàn)成的,支架是塑料的,色彩是鮮艷的,花樣也是繁多的,還隨時隨地就能飛上天去。誰還愿意去竹園里找根細竹子,用小刀一點點劈成篾條,再到火上去烤成自己想要的弧度,然后扎起來,糊上紙,一筆一筆描畫呢?
楊鵬程對這個風(fēng)箏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還是很感興趣的,所以他老是去柳建明家玩。有一回,他纏著柳爺爺說要學(xué)做風(fēng)箏,把老爺子高興得胡子都一翹一翹的。可是才拿起竹刀他就覺得好沉,笨手笨腳劈竹篾的時候,手指還被劃了好幾道口子,他氣呼呼地扔下工具,從此只在一邊托腮觀看,再也不想繼續(xù)學(xué)了,這樣一來,就算他把馬屁拍得山響,柳爺爺也不想搭理他了。
爺爺說到這個招牌的時候,楊鵬程心里是拒絕的。難道將來我也要接著經(jīng)營這么一個小店面?難道我也要整天生活在面粉堆里,機器的轟隆聲里?不,我才不要!我的人生有無數(shù)的可能,我有無數(shù)的向往,可不想被這江南小鎮(zhèn)老街上不起眼的小店框住。
所以,他是理解爸爸的。雖然爸爸總有些虛空,有些飄浮,但他愿意和爸爸一起想象與展望,他們的人生必須與這個小店劃清界限。
他知道爺爺和媽媽很辛苦,所以嘀咕歸嘀咕,每次還都是乖乖起床,乖乖做好媽媽分配給他的事。爸爸說要轉(zhuǎn)店,他非常贊同,因為他太喜歡早晨的被窩了??墒菋寢屨f,爸爸整天在外面跑來跑去,其實也掙不來幾個錢,一家的生計都靠著這個店,他也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他知道媽媽是腳踏實地的,是像大山一樣的存在。
八
第二天下午,那對小夫妻果然來了。
兩個穿著很時髦的小年輕,一走進店里就東看西看。他們的目光是審慎的、挑剔的,但也是高瞻遠矚的。還沒開始學(xué)軋面,已經(jīng)在低聲商量該怎樣重新裝修店面了——老式排門太不透亮了,當然要換成大落地玻璃門的。燈光有點暗,得換幾個大燈泡,賣的是入口的東西,不亮堂怎么行?兩臺大機器該如何擺放?曬面的架子實在有點占地方,是不是可以摞起來?要不干脆買臺更大一點的烘干機……
爺爺聽不下去了,面色凝重地回后邊房里去了,只留下胖丫頭來教他們。胖丫頭決定今天做聾子,只當沒聽到他們在說啥。想著還是得放放手,豁出去這兩天生意拆拆爛污,看他倆能堅持到什么時候。
隨隨便便學(xué)了兩下,小兩口覺得太簡單,又開始嘀咕:明明機器換個刀口就可以自動摘面,為什么要手工摘?他們對看了一下,眼神里都是在感嘆胖丫頭的榆木腦袋。
老顧客絡(luò)繹不絕,一進門就咋咋呼呼:“喲,胖丫頭,終于找著幫手啦?”
胖丫頭不置可否,嗯嗯啊啊地打混過去,完全不是她平時的大嗓門了。
終于到得傍晚,胖丫頭解開圍裙,拍拍打打,對小夫妻說:“今天的面都賣完了,剩下的該曬的也曬好了,回家早點睡覺吧,明早三點就得起呢?!?/p>
那兩人驚叫:“三點?為啥這么早?”
胖丫頭說:“生面必須當日做,才能新鮮好吃。好多小吃店早餐店五點就開始做生意了,都等著我們送面呢,這街前街后的人可都是非我家的面不吃的?!?/p>
她把第二天該做的事都交待好,說:“交給你們啦!十多年了,讓我也睡回懶覺吧。”
胖丫頭走出店堂,在大街上轉(zhuǎn)悠。平日里都是晚上七點就睡下的,她的睡眠相當好,從來就是倒下就打呼,所以軋面時才能一直保持很好的精神頭??擅魈旒热荒芡砥鹆?,今晚豈不是應(yīng)該晚點睡?那么,晚睡的這段時間,該做什么呢?
實在太費思量。
她也曉得有街坊的家里是有牌局和麻將的,有時候午間不忙,她也會去坐下摸兩把。晚上不知道有沒有,要不也去湊個熱鬧吧。
她晃晃悠悠地摸去了那家,敲門的時候打了好幾個大大的呵欠。
九
楊鵬程接到街坊電話時,已經(jīng)晚上十點。
電話那頭一堆人嘻嘻哈哈:“鵬鵬啊,快來把你娘領(lǐng)回去吧,這呼嚕聲吵死人啦!”
楊鵬程撂下電話就跑。其實那家并不遠,隔一個弄堂就到了。
推開門,一屋子的人,麻將聲稀里嘩啦,說笑聲一浪一浪。
鄰居阿姨也在座,看到楊鵬程,順手一指沙發(fā):“喏!”
好嘛,胖丫頭睡姿相當迷人,像哪個世界名畫里的豐腴美人,一手托腮,側(cè)臥香榻,只可惜這呼聲陣陣,頗為煞風(fēng)景。
楊鵬程覺得非常尷尬,立刻上去拍打:“媽!醒醒!醒醒!”
旁邊的女人哈哈大笑:“看來得用針扎,我們都叫了半天了?!?/p>
另一個女人說:“剛進來時還宣布要玩到半夜的,一把牌還沒打完,腦袋就像雞啄米了。”
另一個男人說:“我就沒在晚上見過她,怎么忽然就改了性了?”
楊鵬程見實在喊不醒,只好下狠手掐了一把。胖丫頭忽然就跳了起來,看看四周都是人,一時間有點蒙,不曉得自己身在何處。
楊鵬程趕緊拉上她,一起跌跌撞撞回了家。一到家,見了床,胖丫頭撲倒又睡了。
一閉眼一睜眼,外面還是黑的。
胖丫頭不用看表,早上三點就是她的自然醒時間。她覺得自己也真是勞碌命,難得有個懶覺睡,居然床上好像有什么硌著腰,怎么都不能安生。
只好起來。既然起來了,那就去外面走走。既然走了,腳當然認得路,完全不需要大腦的指揮,自然而然地就到了生面店。生面店的門當然是關(guān)得實篤篤的,那么手當然就要去開門。開了門,面粉的味道這么香,機器那么安靜,實在討人歡喜,那就得讓它歡騰起來。
待到八點鐘,小夫妻倆來到店里,胖丫頭已經(jīng)軋好五百斤面條,騎上三輪車送了好多家回來,坐在門口端了碗吃早飯了。
十
小夫妻倆堅持了三天。
最早的一天,是早上五點到的生面店,趕上了最后一輪送貨。男的搶過胖丫頭的三輪車龍頭,說:“我送吧,我送吧?!?/p>
跨上去,踩了兩下,整個車子眼看就要倒下,幾袋生面都滑到了一側(cè),幸虧胖丫頭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男人郁悶地擦著汗,踢了三輪車一腳:“我自行車騎得可好了,這多了個輪子怎么就不行了?龍頭怎么扶都扶不??!”
楊鵬程這天也起得早,在旁邊看得直笑:“三輪車根本就不用學(xué),上去就能走。但如果你先會了騎自行車,再要騎三輪車就難啦,我都練了好久呢。”
第四天,一整天沒看到小夫妻的影子。
第五天,那對老夫妻打來了電話,說算啦,小年輕做了三天,說全身骨頭都要散架了,根本吃不來這碗飯,抱歉抱歉。爸爸很生氣,爺爺卻是一副意料之中的得意,眉頭不再緊鎖,身體也仿佛爽利了起來。
胖丫頭看上去一如既往,只是聲音更加響亮了些,動作更輕快了些。
楊鵬程呢,心里有點小小的失望,又有點小小的歡喜。那天把半夢半醒的媽媽帶回家時,他就在想,如果這爿生面店真的轉(zhuǎn)掉了,媽媽該怎么辦?對于爸爸來說,這爿店是累贅,是羈絆,對于媽媽,則是習(xí)慣和滿足。
這個周日午后,店堂前陽光很好。媽媽和楊鵬程一起,熟練地曬著面。爺爺坐在躺椅上,半瞇著眼睛假寐。
媽媽嘴角有憋不住的笑,說:“鵬鵬,我剛?cè)ツ沁叺男聵潜P訂了一套房子。”
楊鵬程驚喜地叫道:“真的?我們有新房子住了?太好了!”
媽媽說:“房子不算大,但首付也要好幾十萬,這個錢,全是面店掙來的呢?!?/p>
楊鵬程說:“爸爸不是說,面店根本賺不了幾個錢嗎?”
媽媽說:“他口氣大,就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你可以算算賬,一斤面條成本是多少,售價是多少,一天平均五百斤,碰到夏至呀觀音生日啊什么的,還會多到一兩千斤。一年三百六十天,最后看看我們一年的收入是多少?!?/p>
楊鵬程心算很快,答案立刻就出來了,他太驚訝了:“這么多!”
媽媽有點得意:“是吧?你爸根本不會算賬!這面店進賬真不少呢,我們一家的開銷也都從這上面來,現(xiàn)在,又快擁有新房子了?!?/p>
爺爺忽然在一邊搭腔:“你太爺爺,也是這樣一點點做出來的。起早貪黑從不休息,打拼出來這前店后房,還有每個子孫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嫁和娶,全是一把一把面條中來的?!?/p>
媽媽說:“這里的每一根面條,都要經(jīng)過我們的手,雖然很辛苦,但積少成多嘛。我現(xiàn)在還有力,所以就繼續(xù)做下去吧。你長大了,想去哪就去哪,面店不會非要把你拉在家里的,你放心好啦?!?/p>
爺爺說:“如果你想回來,這也是個挺好的營生呢。我們的面條還是有點門道的,還有上百年積聚的好口碑,就不用從無到有摸索打拼啦,這是前人留下的福澤,給子孫安身立命的法寶啊?!?/p>
楊鵬程用力點頭:“我知道了,做什么都要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爺爺你放心,我飛得再遠,都會記著這里有我的根!”
楊鵬程想,我的世界也許不會再囿于這一方小小的生面店,但是,它還在,會長久地在,是多么讓人安心的一件事啊。
發(fā)稿/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