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王澍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一座城市沒有博物館、美術館和大學,就沒有資格被稱為“城市”。美術館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間之一,它不僅是藝術收藏與展出的重要場域,更是一個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平臺。
近年來,山東各大美術館積極“改頭換面”,不斷從物理和觀念上突破著自己的“邊界”,吸引了眾多當?shù)鼐用窈屯獾赜慰湍矫鴣?。越來越多的人把走進美術館當成一種文化習慣,藝術不再是掛在雪白墻端、高高在上的傳統(tǒng)作品,而是與我們產(chǎn)生了實實在在的聯(lián)系。
在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美術館總脫不開一股高冷的氣質(zhì)。偌大的空間里,傳統(tǒng)的布展方式讓藝術置身于“神壇”,遙不可及的距離使到訪者寥寥無幾。然而在文博游流行的當下,一座高流量網(wǎng)紅美術館的誕生,也往往是從一場展覽開始的。
憑借極富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的展品在網(wǎng)絡上聲名鵲起的山東美術館,是網(wǎng)友們津津樂道的網(wǎng)紅美術館之一。近日,“山東美術館新館十周年”美術展覽開幕,以質(zhì)量極高的精粹展品引發(fā)濟南市民的打卡熱,再現(xiàn)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觀展盛況。
今年年初,“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展僅四天,山東美術館接待觀眾就多達近4萬人次,其中外地觀眾的比例占據(jù)三分之一。裝上機械手臂、激情熱舞的賽博朋克維納斯,由大量回收的廢棄兒童玩具創(chuàng)作出的近30米長的裝置藝術作品,運用影像投射技術設計的大地藝術作品……這場以“共生世界”為主題的精品大展匯聚了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21名藝術家所創(chuàng)作的272件當代藝術精品,在短時間內(nèi)引爆了社交平臺。
在山東美術館,每日館內(nèi)持續(xù)攀升的人流量,顯示出人們接納先鋒藝術的熱情。這其中討論度比較高的,是來自阿根廷的藝術家雷安德羅·埃利希。今年,他在參加2020年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火爆“出圈”的作品《超然樓》的原址之上,帶來了新作《教室》。每一個走進“教室”的觀眾,就像在欣賞一場魔術幻燈秀,看見自己的影像被投射于教室之內(nèi),成為作品的參與者。于是,《教室》也成為觀眾爭相打卡的熱門網(wǎng)紅展品。
被印上網(wǎng)紅標簽,就意味著想象不到的流量,在社交平臺,一件網(wǎng)紅展品動輒能收獲幾億的瀏覽量。“美術館作為公共性藝術文化場館,展示的藝術更需要強大的傳播性,與大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而非孤芳自賞?!鄙綎|美術館館長楊曉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作為創(chuàng)造美、展示美、傳播美的藝術殿堂,美術館是連接藝術與大眾的重要橋梁,“出圈”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愿意走進美術館,與展品建立情感鏈接。
兩年前,在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唐島灣南岸,法國著名建筑師、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設計的西海美術館甫一亮相,便刷爆了眾多藝術愛好者的朋友圈。兩年時間里,來自全球的當代藝術家以繪畫、雕塑、影像、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在這座非凡空間中展開對話,已呈現(xiàn)14場頗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展,接待觀眾30余萬人次。
紅色的沙發(fā)、餐盤里的食物、洛杉磯唐人街的街景……8月11日,美國藝術家希拉里·佩西斯的展覽“愜游”以濃郁的色彩和繁復的圖案,呈現(xiàn)出其創(chuàng)作中個體經(jīng)驗與現(xiàn)代主義繪畫歷史脈絡聯(lián)結的線索?!拔骱C佬g館遠處的山峰和畫中的峽谷形成了呼應。”策展人陳立特地從北京趕來,在他的特別導覽下,觀眾的視線隨著展覽與空間的交互而流動,感受城市、空間和藝術的全新維度及視角。
藝術家及策展人導覽,是西海美術館新展開幕的“標配”,對于很多青島市民和特地來到美術館的外地觀眾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藝術體驗。除了開幕導覽,西海美術館還創(chuàng)設了由藝術家以“美術館主人”角色自主策劃、邀請嘉賓,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西海浪談”。安東尼·葛姆雷、丁乙、隋建國等藝術家,都曾在展廳與觀眾面對面交流,在報告廳被不舍離去的觀眾圍住索要簽名、合影,不少觀眾是從北京、上海等地專程趕來。
美術館作為社會公共空間,既是一種有形的物理空間,也是藝術交流的發(fā)生場所。于可感、可觸中,讓藝術情感真正在藝術家和觀眾之間流動,完成從藝術消費到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這也許就是美術館開辦的意義所在。
青島美術館通過“樂動紅墻”將藝術氛圍帶到紅墻之外,在一場場音樂、繪畫、建筑的“對話”中,奏響藝術城市的輕快節(jié)拍;煙臺美術博物館舉辦“名畫里的中國故事”走進美術館系列公益講堂,通過名家講解中國歷代經(jīng)典名畫,帶領公眾了解畫作本身的價值和它背后的涵義……當下,山東的眾多美術館構成了城市的精神空間、歷史空間和美學空間,為公眾提供思想交互、審美交流的平臺,引發(fā)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形成推動社會共識的藝術力量。
11月9日,一場藝術展讓濟南在這個初冬充滿了溫暖氣息。這是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自195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后,第一次回到家鄉(xiāng)舉辦展覽。伴隨展覽同期舉行的還有“韓美林藝術市集”,來自北京、杭州等四座韓美林藝術館的特色項目齊聚濟南,格外吸引市民、游客的關注。
“韓美林藝術市集”獨具創(chuàng)意地把慈善與市集相結合,提供手繪熱縮片、制作藍曬扇子、熊貓熱轉(zhuǎn)印T恤、手編竹筒風鈴等體驗項目,引來一撥撥少兒體驗者,也深受成年人觀眾的喜愛。其中,滾筒拓印在現(xiàn)場大受歡迎,據(jù)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滾筒拓印體驗項目的文字十分有意義——特別選擇了“圓滿”“回家”兩套韓美林的書法作品。韓美林的楷書取法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在把握顏楷造型的同時,加入了行草筆意,使原本厚重的線條呈現(xiàn)出快意瀟灑的視覺效果,更具感染力。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對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是在藝術欣賞、文化消費等方面,美術館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讓文化藝術真正成為每一位市民都能走近、觸碰的事物,美術館公共文化空間正呈現(xiàn)出由藝術展場轉(zhuǎn)變?yōu)楣婓w驗休閑場所的傾向。
去美術館享受親子時光?西海美術館推出了公共教育品牌“TAG·西海美育”,自主研發(fā)了面向兒童、成人和家庭的美育課程,并以美術館收藏的近萬種兒童繪本為依托,開放線上借閱,豐富城市美育資源,拉近公眾與當代藝術的距離。
去美術館里逛街、喝下午茶?藏在山東美術館內(nèi)的The Museum Cafe(美術館咖啡),獨家推出“策展人臟咖”“館長每日咖啡”,讓觀眾們在濃厚的藝術氛圍里,享受悠閑的下午茶時光。旁邊的藝術商店里,美術相關書籍、藝術家作品周邊文創(chuàng)、特色藝術文具,讓人停不下“買買買”的腳步。
在山東,美術館不再只是美術館,而是進化成了休閑場所、教育基地、文化樂園……它們正以藝術展覽、美育課程和社區(qū)互動等形式,完成藝術抵達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以柔韌豐盈之力,催生出藝術撫慰人心、滋養(yǎng)城市的巨大張力。
編輯/刁艷杰
Art Museums Push “Boundaries”
An art museum is one of a city’s most important public spaces. It not only is an important site for art collection and display, but also a platform for showcasing a city’s cultural image.
In recent years, Shandong’s art museums have actively “changed their looks”, and continued to physically and conceptually push the “boundaries”, thereby attracting numerous local residents and nonnative visitors. “As public art and culture venues, an art museum needs to display more spreadable arts, and have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public, rather than indulge in self-admiration,” said Yang Xiaogang, curator of Shandong Art Museum,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media. As a palace of art for creating, displaying and publicizing beauty, each art museum is an important bridge connecting art with the public. “Becoming widely known” means that more people will be willing to enter art museums, and establish an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exhibits.
Qingdao Art Museum has extended its artistic atmosphere beyond the red wall by holding the“Red Wall Music” event, and played the lively beats of the artistic city in the “dialogues” with music, 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 Yantai Art Museum has held a public lecture series titled“Chinese Stories in Famous Paintings”, leading the public to learn about the value and connotations of paintings by inviting experts to expound classic Chinese paintings of past dynasties… Now, numerous art museums of Shandong have constituted the spiritual, historical and aesthetic spaces in cities, provided the public with a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interactions and aesthetic exchanges, and aroused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reby forming artistic power to propel social conse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