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琛
前段時間,我和丈夫產(chǎn)生一些矛盾,幾番爭吵后,我決定獨自回農(nóng)村老家看望父母,放松一下心情?;氐嚼霞揖涂吹娇?0歲的老父親正在擺弄他雕刻的那些棗木拐杖。這個愛好父親早年就有,但后來因忙于生計而擱置,沒想到如今又重新拾起了這個愛好。
本來想幫父親收拾一下因為雕刻拐杖而凌亂的家。父親卻招呼我:“閨女,過來坐會兒,有沒有興趣聽老爸說說這拐杖啊?”于是,我趕緊搬個凳子坐在父親身邊,仿佛回到小時候纏著父親講故事的日子。
父親拿過一根剛從山上刨挖來的帶著奇形怪狀根系的山棗木說道:“閨女,雕刻出一根好的山棗木拐杖,首先要選到好的原料。像這種生長在山石縫隙里的山棗,為了生存,它的根系要在山石的縫隙里游走,才能形成形狀獨特的根。選好原料后,關(guān)鍵就在定型了。你看這樹根,很多人都說應(yīng)該雕成龍的形狀,但這樣不僅得過多地改變它的自然形態(tài),還得加上很多的人為因素。對于根雕的意味來說,人為雕鑿遠不如自然天成。”
說著,老父親拿過剪刀,把這根棗木根系多余的部分剪掉,并將一些枝節(jié)適當(dāng)剪短,并沒有過多地改變它本來的形態(tài),然后他讓我看看像什么。我發(fā)現(xiàn),簡單修剪后,棗木根活脫脫就是一只臥著的牛,雖沒有龍的威猛,但是牛身體臥著時的褶皺自然天成,回首之間,神態(tài)安逸。
父親接著說:“下一步要剝?nèi)淦?,進行稍微細致的雕刻。然后再進行最后最耗時的一步,每一根拐杖在雕刻好以后,都需要用手直接摩擦杖身,直到杖身光滑,出現(xiàn)一種剔透的、黃里透紅的自然光澤。這個過程就像在與拐杖進行交流和溝通,非朝夕可為。最終拐杖可得人之氣,成人之性,使用時便有人拐合一境界,這是任何化學(xué)染料和油漆無法達到的?!备赣H的話使我內(nèi)心的消極情緒慢慢趨于平靜?!伴|女,好好想想,這婚姻中的兩個人難道不是彼此的那根拐杖嗎?”知女莫若父,我的老父親總會在我失意的時候不動聲色地敲碎我內(nèi)心糾結(jié)的殼。
?是啊,婚姻中的兩個人就是彼此的拐杖?;ハ噙x擇的時候,誰也不會選長在泥地里中庸的或沒有個性的,都會選擇自己覺得與眾不同、個性獨特的那一個。但是又有多大的機緣可以選到彼此個性相融的呢。所以,在婚姻中出現(xiàn)沖突很正常,沖突的激烈在于,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對方的思維模式,生拉硬拽地把對方拉到自己想象的道路上來,而偏偏不在意他是不是穿著一雙適合走這條路的鞋子。相對和諧的婚姻,只是多了一種順勢而為的聰明。就像雕刻一根拐杖,不能奢望每根都可以雕成龍鳳,而是在保持其本性的前提下稍加修飾,并佐以用心的交流和關(guān)懷。這樣,一段婚姻才能如拐杖般發(fā)出柔和美麗的光澤來。
我給父親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離開的時候帶走了父親雕刻的一根拐杖。我要把父親這番“拐杖說”說給丈夫聽,并讓這根拐杖時刻提醒我們:我們是相互扶持的依靠,是彼此的拐杖。
編輯 吳元梓 1159492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