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景
初三的學習生活總是緊張而忙碌,面對巨大的壓力,我有些無所適從?;厥讋倓傔^去的日子,我心中仍是感慨萬千。
還記得那天晚自習,老師突然宣布:為了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住校生要“封閉學習”,由每周回一次家改為每月一次。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面對未來的日子。還沒回過神來,一張又一張的卷子好似雪片般飄落,把我淹沒。
昏昏沉沉地度過了半個多月,我才恍如初醒??粗磉叺耐瑢W都悶頭苦學。我開始不斷反思自己,嘗試靠行動來突破身為“思想派”的自己。
一向是起床困難戶的我,嘗試早起30分鐘。盯著背誦資料,我的眼皮不知不覺就合在一起,又猛地驚醒。我無法忍受疲倦的侵襲,害怕自己的付出沒有收獲,聽著老師強調(diào)的每一個知識點,心中不免生出一絲迷茫:現(xiàn)在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我無法給出答案,只是按部就班地學習。下課后,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坐在座位上安靜地刷題,有的則輕聲詢問解題方法,剩下那些不在教室的,我想是到辦公室請教老師去了。我深知自己浪費了的時光,要想進步,就要和同學們并肩作戰(zhàn)。
我想,這是我第一次想盡一切辦法去學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淀,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體會了學習的樂趣,也有些羞愧于自己之前對學習的淡漠。那個一直困擾在我心頭的問題,答案似乎也逐漸明晰了起來。
在最后一次模擬考中,我取得了初中以來的最好成績。那一刻,剛剛過去的時光像電影般在我腦海中回放,清晰卻又模糊。“現(xiàn)在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么?”蕭楚女曾說過一句話,給了我最好的答案:“人生應當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p>
回首那剛剛過去的時光,我終于找到了答案。
【評? 改】
開篇點題,自然切入主題。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我”不知所措,“雪片般的卷子”渲染了緊張的學習氛圍,生動形象、真實可感。
由身邊的同學來警醒自己,從而開始接下來的努力,起到了過渡作用。
描寫周圍同學的努力姿態(tài),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
從按部就班到思考“努力為了什么”,再到明晰答案。敘述流暢,邏輯清晰。
引用蕭楚女的話,回答了困擾在心頭的問題,再次提起“剛剛過去的時光”,緊扣主題,使情感升華。
戰(zhàn)評
總評 文章以心理描寫開頭,渲染緊張的氣氛,把初三生活刻畫得生動可感,讓讀者感同身受。文中提出問題,通過對周圍同學的烘托和對自己行為的刻畫,問題的答案也逐漸清晰起來。最后,引用蕭楚女的話,回答了自己的困擾。文章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小作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細膩的筆觸,記錄下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相信他的人生一定會像“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講評教師? 緱?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