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峰,張彩玉,宋文堅,葉文龍
(1 浙江大學農(nóng)業(yè)試驗站,杭州,310058;2 濱海鎮(zhèn)人民政府,浙江溫嶺,317500)
浙江溫嶺是大棚葡萄之鄉(xiāng),葡萄面積0.4萬hm2,年產(chǎn)值約6 億元,葡萄產(chǎn)業(yè)是當?shù)剞r(nóng)民的主導產(chǎn)業(yè)。南太湖特早是夏黑葡萄的芽變品種,由浙江大學等單位共同選育,2019 年獲得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非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登記證書,登記證編號為GPD 葡萄(2019)33044[1]。該品種有成熟早、轉(zhuǎn)色好、果粉厚、口感佳等優(yōu)點[2]。2020 年浙江溫嶺濱海鎮(zhèn)農(nóng)辦從浙江大學農(nóng)業(yè)科技園引入南太湖特早夏黑在當?shù)乩衔遛r(nóng)莊葡萄示范基地進行大樹冠栽培試驗,采用大樹冠H 型模式,經(jīng)3 年栽培試驗觀察,認為該品種綜合性狀優(yōu)異?,F(xiàn)總結(jié)該品種的一些引種經(jīng)驗供參考。
試驗在溫嶺市濱海鎮(zhèn)老五農(nóng)莊葡萄基地進行?;匚挥谡憬∨_州市溫嶺市,無霜期約250 天,年降水量1 660 mm,全年有兩個雨季(5—6 月梅雨期,7—9 月臺風暴雨期),年平均氣溫17.3 ℃,最冷的1 月氣溫0~6.7 ℃。園地土質(zhì)為圍涂黏土,pH 值7.1,肥力中等。栽植株行距6 m × 6 m,采用單H 平棚棚架栽培,棚架高度2 m。簡易聯(lián)動大棚避雨栽培,棚頂高3.5 m,肩高2.2 m,大棚寬度6 m,配備水肥一體化噴灌設(shè)施。
嫩梢黃綠色,梢尖半開張,上表面有光澤,下表面匍匐茸毛中等密。成齡葉綠色,近圓形,3~5 裂刻,上裂刻淺。葉柄洼矢型,基部U 型。成熟枝條暗褐色,橫截面橢圓形。兩性花。果穗圓柱形;果粒圓形,紫黑色,果粉厚,著生緊密。
2020 年3 月1 日定植,定植當年不讓其掛果,僅形成單H 型架面,冬剪采用短梢修剪;2021 年3 月初萌芽,4 月底開花,5 月底 轉(zhuǎn)色,6 月底成熟,每667 m2產(chǎn)量控制在500 kg 左右;2022 年栽培第3 年進入豐產(chǎn)期,浙江溫嶺地區(qū)光照條件較好,每667 m2產(chǎn)優(yōu)質(zhì)果可達1 500 kg。南太湖特早常規(guī)避雨不做保溫促早栽培,從萌芽至果實成熟需100 天左右,屬于極早熟品種,比夏黑早熟10 天左右。
溫嶺地區(qū)建議每667 m2產(chǎn)量控制1 500 kg左右。果穗圓錐形,果穗平均重800 g,單粒重10~12 g,果粒著生緊密,近圓形;果皮紫黑色,果粉厚;無澀味兒,果肉硬脆,口感香甜,有草莓香味,建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8%采摘出售。
植株生長勢強,萌芽率90%,花芽分化好且穩(wěn)定,結(jié)果枝比例高,著果率也高,枝條成熟度好,每結(jié)果枝平均花穗數(shù)1.6 個。
通風條件好、避雨條件下,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發(fā)生較輕,較能適應南方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適宜在浙江溫嶺進行避雨設(shè)施栽培。
種植采用方框式根域限制栽培,方框為3 m× 3 m,方框高度為0.5 m。先對棚內(nèi)進行土壤翻耕后加入有機肥、泥炭土或者廢菇料、稻殼,及少量蛭石或珍珠巖等混合均勻形成疏松基質(zhì)土后放入方框中(土壤∶有機肥∶泥炭土∶稻殼=8∶2∶1∶1),土層高度要略高于方框高度,以防止土壤疏松后期下沉。整地結(jié)束后開啟自動澆水模式,每周1~2 次,每次5~8 分鐘,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定植。定植時選用1 年生生長健壯的嫁接苗,定植于方框的中心位置,定植后澆透水。
試驗園采用單H 平棚棚架栽培,棚架高度2 m,栽后第1 年幼樹萌芽后,每株選1 個健壯新梢培養(yǎng)主干,其余新梢抹除,新梢長達20 cm 左右時插竹竿直立引縛。待新梢長至1.5 m 左右時摘心。摘心后選靠近頂端的2 個副梢培養(yǎng)成南北主蔓,水平引縛于棚架鋼絲上。
南北水平主蔓在1.5 m 處摘心,摘心最頂端處留取2 個芽,其余芽抹除,待頂端兩個芽長至30 cm 左右時開始對其進行東西方向水平引縛,待長至3 m 處摘心,至此單H 型骨架形成。東西走向主蔓上的新梢根據(jù)走向進行左右均勻綁縛,新梢間距20~25 cm。綁縛后留6~8 片葉摘心,副梢留2~3 片葉反復摘心。
冬剪時,東西走向水平主蔓上枝條留單芽從第二個芽處進行破芽剪。第2 年芽萌發(fā)長至20~30 cm 時進行綁縛,待10 片葉左右時摘心,副梢留1~2 片葉反復摘心。栽培第2 年建議以養(yǎng)樹為主,如果要掛果需選取稍微健壯的枝條只留一串,且要嚴格控制葡萄串的重量。
第3 年芽萌發(fā)長至20~30 cm 時進行綁縛,待10 片葉左右時摘心,副梢留1~2 片葉反復摘心。栽培第3 年進入豐產(chǎn),每枝留1 串控制在0.75 kg 左右。
疏花:南太湖特早葡萄在管理良好的條件下,每個結(jié)果枝會分生出1~2 個花序,強壯枝可留2 個花序,中庸枝只留1 個花序;修花以見初始花開始,先除去副穗后采用留穗尖的方法修整花序,保留穗尖7~8 cm,16~20 個小分支為宜。
保果:花全部開放后3 天內(nèi),采用赤霉酸+氯吡脲進行保果處理,第一次處理采用赤霉素25 mg/kg +氯吡脲2 mg/kg+氨基酸500 倍液+海藻精1 000 倍液進行蘸穗處理,保果處理后要注意及時灌溉。
膨果:保果處理后10~14 天,用赤霉素25 mg/kg +氯吡脲3.5 mg/kg+氨基酸500 倍液+海藻精1 000 倍液進行蘸穗處理,膨果處理后要注意及時補充水肥。
疏果:保果處理后1 周左右在果實綠豆粒和黃豆粒大小之間開始疏果,去掉小果粒、病蟲果粒、畸形果粒及過密的果粒,疏果后要使果穗上的果粒分布均勻,松緊適中,大小均勻,每穗留果80 粒左右。
套袋:套袋可以防止鳥害并且果實著色均勻,一般在果實膨大處理后10 天進行,套袋應選擇在晴天進行,并且套袋前應進行病蟲害防治處理。
由于采用根域限制栽培,前期土壤經(jīng)過處理較為疏松且肥料充足,萌芽這段時間不需要進行額外補充肥料,萌芽前只需保證水分充足即可;待枝條上架后可適當補充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株施200 g 左右,水肥一體化沖施,每隔15~20 天沖施一次。
成齡樹采摘后要及時施秋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10 月底至11 月上旬株施腐熟有機肥200~400 kg,磷肥2~3 kg;萌芽前10~15 天每株施復合肥0.5~1 kg,硫酸鎂0.5 kg,硼 砂0.1 kg,硫酸鋅0.5 kg;膨大期第一次在謝花期株施高鉀型復合肥1~2 kg,第二次施肥與第一次相隔15 天,每株施復合肥0.5~1 kg;著色期每株樹施水溶性硝酸鉀0.2 kg,純硫酸鉀0.1 kg。
重點防治以下幾種病害:灰霉病可選用40%嘧霉胺800~1 000 倍液、42%唑醚·氟酰胺2 500~4 000 倍液防治;霜霉病可選用阿米西達1 500 倍液防治;黑痘病可選用20%苯醚甲環(huán)唑3 000 倍液防治;白腐病可選用80%保倍福美雙1 500 倍液、2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3 000~5 000 倍液防治;炭疽病可選用2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3 000~5 000 倍液、10%美銨水劑600~800 倍液防治。
南太湖特早成熟后雖不容易落粒,但掛久了會出現(xiàn)溢糖性霉斑,成熟之后要注意及時采收。
南太湖特早是由夏黑芽變選育,比夏黑成熟期更早、果肉更脆、香味更濃、著色更深,在浙江溫嶺地區(qū)經(jīng)過3 年的栽培觀察比普通的夏黑要早熟10 天左右,上色快,皮不澀,略帶香味,生長旺盛,天然無核。粒重8~11 g,穗重600~800 g,有罕見的紫羅蘭香味,糖度可達23.3°,綜合品質(zhì)較優(yōu)。地處浙江省東南沿海的溫嶺市是我國大棚葡萄栽培面積最大、規(guī)模上市期最早的產(chǎn)區(qū)之一,由于夏季臺風及多雨等不利天氣的影響需要促早[3]。南太湖特早是自然條件下比夏黑還要早熟的葡萄品種,較為適合溫嶺地區(qū)促早栽培,采用大冠限根避雨栽培對提升當?shù)仵r果品質(zhì)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