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事成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方向要正確。方向?qū)α耍嘁环指?,就多一分收獲。方向不對,越努力問題越多,越堅持錯誤就越大。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謀臣季梁,在魏王要出兵攻打趙國的時候,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是成語“南轅北轍”的出處。
1 戰(zhàn)國中期,稱雄一方的魏國意圖擴大版圖,魏王準備出兵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大臣勸阻也無濟于事。
2 這時候,魏國的謀臣季梁正在奉命出使鄰國,他在途中聽到了魏王將要出兵的消息。
3 季梁立刻返回。一回到魏國,他顧不上整理衣衫,就忙著跑去拜見魏王了。
4 季梁見到魏王后對他說:“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了一個人……
5 “他正乘坐馬車向北而行,說要到楚國去。我說:‘楚國在南方,你為什么向北走呢?’
6 “他說:‘雖然我向北走,但是我的馬跑得快呀?!艺f:‘可是,北面不是去楚國的方向?!?/p>
7 “他卻拿出錢來,非常自信地說:‘不是楚國的方向也沒關系,我的路費多著呢?!?/p>
8 “我說:‘楚國不在北方,你卻向北走,即使錢多也到不了楚國?!麉s說:‘走反了也沒關系,我的車夫最會趕車了?!?/p>
9 “就這樣,我只能無奈地看著他遠去。雖然他趕路的條件很好,但是,他的條件越好,他離楚國也就越遠了?!?/p>
10 講完故事,季梁又繼續(xù)說道:“如今,大王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為了建立霸業(yè),每一個舉動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
11 “但依仗魏國的強大、武器的精良,而去攻打別的國家,想借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只會招來各國的怨恨和指責,并失信于天下。
12 “如果只想著用武力成就霸業(yè),就像那個想去南方卻向北走的人一樣,只能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
13 魏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有感觸。后來,這個故事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南轅北轍,用來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