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芽 褚亞楠
“為孩子播下幸福的種子”是杭州市西湖區(qū)文一街幼兒園奉行的教育使命。幼兒園打造溫暖、智慧的幸福教師團隊,建構幸福種子課程,建設合作、分享的家園共育機制,努力為每一位孩子創(chuàng)設充實、有意義、幸福的幼兒園生活。本期,我們通過“采訪篇”和“案例篇”,探析幼兒園的課程建設及實踐操作。
采訪篇
問:本刊編輯
答:杭州市西湖區(qū)文一街幼兒園園長 馬曉芽
問:為什么要建構和實踐幸福種子課程?
答:從教育哲學的視野看,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目標是培育幸福的人。因此,我園以“為孩子播下幸福的種子”為教育使命,積極建構和實踐幸福種子課程,以培育能體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的兒童。
問:為什么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七顆幸福種子”?
答:我們一直在思考,播下怎樣的“種子”才能“讓兒童更幸?!?,為他們今后走向完整而飽滿的人生做好準備。我們從三個視角進行了思考:
1.兒童學習與發(fā)展視角。好奇、自信、堅持、責任、尊重、關愛、合作,這些品質(zhì)既是兒童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為學前期兒童確立的品質(zhì)發(fā)展目標。
2.兒童幸福生活視角。積極心理學家曾對幸福作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好奇、堅持、自信、責任這些積極的品質(zhì)與幸福高度相關,而尊重、關愛、合作這些與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品質(zhì),是決定幸福的重要因素。
3.美好未來視角。兒童是否擁有“幸福密碼”,是否對未來有美好期許,關乎未來美好社會的建設。這七種品質(zhì)的培育,能幫助兒童成為熱情投入的學習者、美好社會的創(chuàng)造者和實踐者。因此,我們將這“七顆幸福種子”作為幸福種子課程的主要目標。當然,這些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進行調(diào)整和完善。
問:在實施過程中,遵循怎樣的課程理念?
答:1.存在先于發(fā)展。我們認為,教育公平不是為每位兒童提供相同的教育資源,而是給不同的兒童提供不同的支持。幸福種子課程期望關照“人”的幸福。因此,我們的課程希望在看見兒童不同的經(jīng)驗水平、興趣愛好、發(fā)展需求基礎上,提供有效、適宜的支持。
2.關系優(yōu)于教育。這是我園教育的核心理念。一方面,兒童在關系互動中不斷豐富經(jīng)驗,我們要與兒童關系性地生活在一起,引導他們與生活中的人、事、物發(fā)生聯(lián)結,并將其作為課程內(nèi)容,支持兒童“關系互動”。另一方面,兒童可以在關系中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價值感和幸福感。我們建立溫暖有愛的師幼關系、關愛互助的同伴關系、分享合作的家園關系,讓兒童在可親、可信賴、被支持的環(huán)境中獲得成長。
3.過程重于結果。雖然課程的視野是要看到兒童的明天,為兒童的幸福人生做準備,但課程的視角應強調(diào)兒童當下的積極成長體驗。為此,我們努力讓兒童在園的每一天過得快樂而有意義。我們關注兒童是如何學習與發(fā)展的,關注他們的經(jīng)歷、體驗與感受。
問: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會注意什么?
答:準備好有意義的教育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兒童有選擇的權利,他們的心愿被支持,能感受自己的獨特和重要性;這樣的環(huán)境有利于支持兒童進行深入、有意義的“關系互動”,讓兒童感受到自己被看到、被欣賞。
因此,我們希望從溫暖生活、體驗探究主題學習、快樂游戲這三大板塊中去建構課程,不斷豐盈兒童“更幸?!钡捏w驗。當然,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還會注意以下三方面:
1.成為幸福的教師。只有讓教師感受到生活充滿希望,工作過程是享受而不是應付,工作是自我實現(xiàn) 而不是單純付出的過程,他們才會對教育充滿熱情。我們積極開展“幸福一刻”“幸福教師評選”等活動,讓教師間、家園間建立起彼此看見、互相欣賞的關系,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
2.為孩子做好典范。潛移默化熏陶很重要。如,當?shù)玫缴磉吶说淖鹬貢r,兒童便學會了尊重;當遇見充滿好奇心的老師時,兒童便覺得世界值得探究。
3.為教師走近兒童、實施課程尋找操作工具。做好對兒童發(fā)展的敘事評價,這既是基于我們積極傾聽、用心觀察后客觀呈現(xiàn)出來的事實,也是我們基于事實尋找更有意義的教育智慧。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用“記錄一點點”記錄孩子的成長,即利用“簡拼”“多彩手賬”等手機軟件,通過文字和圖片記錄學習故事。“記錄一點點”不僅能將教師的觀察融入日常,也促使教師不斷去發(fā)現(xiàn)孩子?!坝涗浺稽c點”不僅是發(fā)現(xiàn)兒童的過程,也是教師與孩子、家長建構關系的過程,更是支持孩子幸福成長的過程。
案例篇
如何自然地與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傾聽每一位兒童,看見每一位兒童?讓我們跟隨教師的“記錄一點點”,走進班級,去發(fā)現(xiàn)每個獨一無二的兒童。
記錄一點點
(2022年9月12日)
自從升入中班,每次區(qū)域活動,小象都會坐在小椅子上觀察同伴們游戲。這天早上,小象如往常一樣,坐著看其他小朋友“做蛋糕”,他看得很投入,不自覺地笑出了聲。這時,小寶走過來邀請小象參與活動。
小寶:小象,要不要過來一起做蛋糕?
小象:不用了,不用了。
教師:老師陪你過去吧。
小象:不用不用,我就坐在這里看一看。
小寶走開了,小象看向小寶,關注他的動向。我記錄下這個瞬間,期望關注小象后續(xù)的表現(xiàn)。
思考及策略
1.尊重孩子自在的狀態(tài)。在日常班級生活中,我們創(chuàng)設寬松、平等的氛圍,尊重孩子呈現(xiàn)的真實、自在狀態(tài)。因此,小象這種只肯遠觀的參與狀態(tài),是被老師理解和允許的。
2.記錄,看到并肯定孩子。通過觀察,我感受到小象對同伴游戲的渴望,但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交往,他沒有走進同伴們一起游戲。我肯定了他遠觀式的參與方式,同時鼓勵他,期待他進一步參與游戲。
3.反饋,傾聽孩子的表達。再次溝通時,小象告訴我他愿意參與游戲,只是現(xiàn)在還沒空。我感覺到,小象往前走了一步。
4.與家長交流,更全面了解小象的信息。接著,我與小象的家長進行了交流,肯定小象遠觀式的參與狀態(tài),也表達了希望更多了解小象,為他提供支持的想法。在家園溝通中,我收集到更多關于小象的喜好、特長、習慣等信息,為之后的支持做了全面的準備。
對爸爸媽媽說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孩子會在父母面前自然呈現(xiàn)真實的狀態(tài)。當孩子表現(xiàn)出抗拒的情緒或行為時,我們首先要放平心態(tài),給予孩子時間和空間作調(diào)整;其次,分析孩子抗拒的原因,是害怕、擔心,還是不喜歡,與孩子共情;再者,通過聊天、講故事等方式,表明自己是孩子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記錄一點點
(2022年9月23日)
今天一早,小象媽媽告訴我,小象帶了折紙來幼兒園,說要和小朋友們一起折烏篷船。我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驚喜,小象怎么這么快就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戲了?區(qū)域活動時間,我來到小象身邊。
教師:今天的區(qū)域活動,你有什么安排?
小象:不做什么,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想到媽媽的留言,我繼續(xù)和他溝通。
教師:今天是分享日,你帶了什么呀?
小象:我?guī)Я苏奂垺?/p>
教師:你教我好嗎?我不會折紙。
小象:好的,我教你折烏篷船。
接著,小象拿出折紙,耐心、細致地教我折烏篷船。折好后,我將烏篷船展示給孩子們看,大家紛紛表示也想學。小象站起來大聲說:“我可以教你們!”
思考及策略
1.家園溝通,尋找機會。家園溝通時,我們希望尋找機會讓小象展示自己的特長。于是我利用班級分享日的契機,請家長引導小象準備分享內(nèi)容,給予他機會展示自己。
2.主動溝通、積極分享。小象有同伴交往的內(nèi)心需要,但是沒有相應的行為。因此,我引導他教我折紙,并將折紙作品分享給班上的孩子們,小象的特長得以在同伴面前展示,這促使他產(chǎn)生了主動參與的動機。
3.通過反饋,增強正向力量。我將這次記錄分享給小象聽時,他說沒想到其他小朋友也喜歡折紙,他愿意教大家??梢钥吹剑∠笤谕榉窒碇杏辛俗孕?,折紙為他的同伴交往帶來動力和媒介。
對爸爸媽媽說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意識地觀察和傾聽孩子,也可以像教師那樣,為孩子做記錄,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能看見他,也在努力理解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需要轉(zhuǎn)換視角,看到獨一無二、豐富多樣的孩子,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勢。
記錄一點點
(2022年9月26日)
為了進一步支持小象,我打印了小象折紙的照片,準備了豐富的折紙材料,在班級設置了“小象折紙課堂”。周一的自主游戲時間,很多孩子來到折紙區(qū),紛紛向小象學習折紙??吹叫∠笳J真、忙碌的身影,我感受到了他的成長。
思考及策略
1.提供個性化的材料與環(huán)境,喚醒孩子的交往潛能。當小象有了參與活動的意愿后,我們創(chuàng)設了折紙課堂,在環(huán)境和材料上給予支持。
2.持續(xù)反饋“記錄一點點”。我將小象的成長和變化與他本人進行了分享,他感受到老師、家長對自己的關注——原來,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被看到、被珍視。相信在這種積極互動中,小象能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對爸爸媽媽說
當孩子做出第一步嘗試時,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要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看到他的主動參與,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孩子。
后續(xù):會變魔術的小象
寒假來臨,我擔心下學期開學時,小象面對同伴和集體活動時會再次感到緊張和不安。
假期里,爸爸媽媽帶小象進行了長途旅行。其間,他們主動在班級群分享旅行見聞,小象和班級之間不斷建立聯(lián)系。小象說,他準備了旅行手冊和魔術分享給大家。
返園這一天的自主游戲時間,還沒等老師邀請,小象就主動跟小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旅行感受,還自如地表演了魔術。聽到大家的驚嘆聲,他幸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