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 劉 姝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病,95%的狂犬病病例來源于狗的咬傷和抓傷。傷者在出現(xiàn)臨床癥狀后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有生命危險。全球每年有5萬多人因感染狂犬病病毒而死亡。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和這些“汪星人”相處?
1.在帶狗回家前,需要和寵物店工作人員或之前的主人溝通,了解狗的習性。
2.與狗玩耍時,不要和狗進行摔跤、撲倒等可能引起其攻擊性的活動。
3.不要接近陌生的狗,沒有成年人在旁邊時,小朋友不要和狗嬉戲;當一只陌生的狗向你靠近時,要停住不動。
4.避免眼睛與狗長時間對視,以免引發(fā)其攻擊行為;從狗身邊經(jīng)過時不要發(fā)出尖叫,避免尖叫聲刺激狗而使其躁動。
5.如果被狗撲倒,盡量將身體蜷縮成球狀,保護好自己的頭、面、頸部,同時握緊拳頭,防止手指被咬。
6.不要打擾正在睡覺、吃東西或照顧小狗的狗。
一旦被狗抓咬傷,一定要進行規(guī)范處理:
1.如果傷口比較淺、無明顯出血,可用肥皂水(肥皂打在傷口表面)對傷口充分沖洗15 分鐘,并及時就診。如果受傷嚴重或有出血,盡快用潔凈的毛巾、布條等止血(切忌用力擠壓),及時就診,尋求專業(yè)處理。
2.如果以前沒有狂犬疫苗接種史,應(yīng)立即進行免疫接種。如果已經(jīng)全程接種過狂犬疫苗,6 個月內(nèi)(按照最后一針的時間計算)不需要再接種疫苗;6 個月及以上者,還需加強接種。接種疫苗過程中再次受傷的,只需處理傷口,完成剩余針次接種即可。
3.以下情況還需同時接種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單克隆抗體):①以前沒有接種過狂犬疫苗,但經(jīng)專業(yè)醫(yī)師判斷為嚴重暴露的傷口;②受傷部位為頭、面、頸部、手指,或存在嚴重免疫缺陷、長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
4.曾全程接種狂犬疫苗的市民,在向接種醫(yī)生提供確切接種記錄后,即使是嚴重暴露的傷口,也不需要使用被動免疫制劑,只需接種相應(yīng)劑次的狂犬疫苗即可。但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除外。
1.合法養(yǎng)狗。為寵物辦理“養(yǎng)犬登記證”,給它一個合法的身份。
2.科學養(yǎng)狗。每年定時為狗進行疫苗注射,避免狂犬病發(fā)生。
3.文明養(yǎng)狗。遛狗時請牽好狗繩,主動避讓行人,尤其是遇到老人、兒童和孕婦等行動不便人群,更要約束狗,建議外出時為狗佩戴嘴套。
4.絕育有利。絕育不僅能讓狗更健康,也可以避免狗只過剩,淪為流浪狗。
5.相伴一生。不拋棄狗,減少流浪狗數(shù)量。
掃碼收聽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