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凌
作為教師的我,目光滑過“當我在塵世間遇到一茬茬年齡相仿的孩子,當我親眼見證了他們效我、似我、逾我的奇妙過程,我分明感到自己生命的寬度與長度都在可喜地延展著,一如春天在花香中驕矜地擴展著她的地盤”時,被一種同頻的喜悅所淹沒。
這篇文章,知我懂我。
作為教師欣慰的哪里只是“效我、似我、逾我”,作者還有更濃郁的美味等著與讀者分享。柏拉圖的“靈魂養(yǎng)育”只是引子,引出作者自己的思索——學生是老師的“魂生子女”,是“深情雕鑿之后的靈魂分娩物”。
至此,深情如滔滔之水,傾瀉而下。
目光撫過文字,能強烈地感受到字字蘸著情,句句是期待。那情意深厚、綿長,純?nèi)缬H情,重似社稷。
恍惚間,一所所學校,一排排教室,一對對師生,如巨幅畫卷在我眼前由近到遠鋪排開來。我看到了如作者般的師者,在知識上,于做人中,自生活里,忘我到將自己澆筑成一道道河堤,豎立成一個個路標,挺立成一幀幀美景,只為打開或展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孩子們從老師的言傳與身教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坐標,蓬勃生長,向陽又美好。
親愛的朋友們,在這篇文章里,你們會看到好老師的模樣:
“我愿意把你托舉到一個高度,讓你對這個高度著迷、上癮,讓你從此不能忍受在這高度之下匍匐而活。”
被托舉到這個高度的孩子讓人放心,這樣傾全力而托舉的老師誰不著迷?思慮到此,還會追問“吾生”的深意嗎?“吾生”哪里需要什么字斟句酌的解釋,最深刻的道理往往藏于最簡單的事理中,文章已暗中點出了一個公式:
“吾生”=“我的學生”+“我的一生”。
在作者的筆下,那些真正堪為人師者,不就是以自己無悔的一生,托舉起一屆又一屆有幸遇見的學生們,讓其觸摸到善良而后成為善良,感受到溫暖而后傳遞溫暖,看到光而后學會逐光,看到美而后創(chuàng)造美嗎!
真正的師者是筑夢大師,“每一個孩子都可以來這里支領一對適合自己的翅膀”;真正的師者是護航者,“我不能不在意我當初的一句殷殷叮囑如今長成了你身上的哪一塊骨骼,我不能不去想我今朝的一汪苦淚可否期待你于明日釀成一樽美酒?!?/p>
真正的師者,就是領航與重塑。在意學生的一切,如同自己的子嗣。情系學生卻無關榮華富貴,只為讓更多的孩子觸摸到自己描繪出的更為美好的未來。
真正的師者,心心念念的是:
“無論你為官為民,身后都有一雙寄望的眼睛,愿你向善而行、向上而行、向美而行;無論你置身海角天涯,為師都祝你身攜一個行走的母校,無懼,亦無憂?!?/p>
對,真正的師者就是鑿開堅壁引光照亮黑暗者,是開渠引水沖刷污垢者,乃至于縮進孩子們心里為其摶出最好的精神長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