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滟
心理咨詢師伯舟翻到下一個咨詢者的登記內(nèi)容:來訪者三人,孩子抑郁,不愛上學(xué),有自殺傾向……雖然做了這么多年心理醫(yī)生,但伯舟對“自殺傾向”四個字還是談虎色變、心有余悸,每年不斷攀升的自殺人數(shù)統(tǒng)計數(shù)字,總讓她的心無比沉重。
隨著雜沓的腳步聲,伯舟看到:走進心理咨詢室的一家三口,身材呈階梯式,最矮的是媽媽,只到丈夫的肩膀,她的表情最豐富——滿臉烏云,兩道時常擰向一起的眉毛像摔跤運動員要開戰(zhàn),目光中有著主宰一切的霸道和隱藏的怒氣。
孩子媽媽把十二三歲的男孩兒按到心理咨詢師對面的木椅子上,命令他不許動來動去的,安靜點兒。
伯舟重新安排了坐序,讓男孩兒和爸爸坐到沙發(fā)上,媽媽坐在她對面的木椅上,然后說:“孩子媽媽,從填寫的評量表看,你給父母的評分很低,能說說原因嗎?”
“嗐,我對兒子夠仁慈的了,我在他姥爺棍棒底下長大的。要是像他,考試排二十多名,沒心沒肺地偷摸玩游戲,兩條腿早被打折了??疾簧虾么髮W(xué),將來你就得去端盤子、掃大街,啥也不是?!眿寢尳逃?xùn)孩子時,目光凌厲得像閃著寒光的武器,讓伯舟心里一陣發(fā)冷。
“我不用你管,將來再說將來的,那時我啥樣子是我的事,你管不著!我現(xiàn)在好累,再逼我就不活了!”男孩兒梗著脖子回懟。這回蕩的聲音像冰一樣堅硬又寒涼,伯舟的心被這稚氣的聲音硌疼了。
“你這孩子咋恁沒良心呢!好吃好喝養(yǎng)你這么多大,我容易嗎?逼你好好學(xué)習(xí)也是為你好啊,你嚇唬誰呢?你不活了,我也不活了!”孩子媽媽淚光閃閃地質(zhì)問,沖冠的怒發(fā)已達到燃點。
孩子爸爸在一旁勸解:“好了,別吵了!兒子,聽你媽的話,都是為你好!”
伯舟及時制止了母子的爭吵,關(guān)切地問:“孩子,你能說說‘不想活這個想法多久了嗎?都想到了哪些?”
對于這次咨詢,伯舟已意識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危機干預(yù)需要下一點“猛藥”,才能接近事實的真相。這需要她跨越到來訪者前面去引導(dǎo),先走一遍心理危機干預(yù)六步法:確定問題、保證安全、給予支持、提出并驗證可變通的對應(yīng)方式、制定計劃、得到承諾。
“我……三年級時,我媽天天逼我學(xué)習(xí),我覺得活著真沒意思,太累了。我想過跳樓,沒敢跳,怕摔到地上太疼了;想過摸電線,怕被燒焦的過程太疼……一直還沒想好怎么個死法。我還怕,我不在了,爸媽太傷心了!他們有時對我也挺好的。不然,我也不會和他們一起來看心理醫(yī)生。”孩子說話的聲音很低。孩子媽媽一臉又氣又惱又受驚的表情,孩子爸爸的臉都被嚇白了。
伯舟心上的石頭減輕了一些,又問:“孩子,讓你給‘不想活的沖動想法按100分來計算,過去和現(xiàn)在各打多少分?”
“過去打90分,現(xiàn)在60分?!蹦泻旱皖^說,把手指頭挨個捏了一遍。
“孩子,你是因為患了抑郁癥才有了‘不想活的想法,你幫助我,一起努力打敗它,好嗎?”伯舟慈愛地說。
“好……”男孩兒回復(fù)得不那么堅定。
伯舟轉(zhuǎn)過身問孩子媽媽:“能說說你對父母的感受嗎?”
“需要我說嗎?我是給孩子來看病的,弄得我像不正常似的。”孩子媽媽詫異道,一臉不情愿。
伯舟說:“孩子療愈過程需要了解父母的原生家庭。如果你能配合,進展會更快一些。對于家庭幸福,情緒領(lǐng)航很重要?!?/p>
“我單獨和你說吧,讓家人回避一下?!焙⒆計寢屚讌f(xié)道。
“想要更好地與孩子相處,就需要讓孩子看到你,聽到你的聲音,而不是一味命令和抗拒。你和孩子爸爸不改變,孩子做多少次心理療愈,回到家庭土壤還得復(fù)發(fā)。”伯舟說得很堅決。
“好吧,我豁出去了。十多年前,你給我治好過‘冰人的毛病,我信任你。我見到父親的感受——是恐懼,頭都不敢抬,雙腿發(fā)軟。他閉眼那天,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沒好。我……一直不能原諒他。我家五個孩子都是女兒,他管我叫兒子,天天讓我死命學(xué)習(xí),不許我出去玩。他總說考進城去當(dāng)官,祖墳才能冒青煙。我媽很冷漠,對什么都冷漠,也不救我?!焙⒆計寢尩穆曇糇兊冒l(fā)冷,像水遇寒風(fēng)在結(jié)冰。
伯舟的記憶之門被開啟了——一個被黑色包裹的姑娘來做咨詢,她的手涼得像冰做的,好像從里往外冒著冷氣,她說自己被“冰人”施了魔法。伯舟當(dāng)時用催眠療法幫助她解除了“冰人魔咒”,但也預(yù)感到她在未來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可能會出問題。
“孩子媽媽,你講述時對父親沒有稱呼爸爸,有原因嗎?”伯舟問。
“我恨他……那個稱呼叫不出來。我天天都擔(dān)心考試不能排第一名,除了暴打一頓,還要一宿宿跪磚頭。后來,我看見磚頭,膝蓋就疼?!焙⒆計寢尩氖植蛔杂X地捂住雙膝,轉(zhuǎn)頭對著窗外,哽咽道,“我不是薄情人,每個月都給他們生活費,住院看病的錢也是我拿的,就是不想見到他?!?/p>
“我了解你的苦和痛。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對孩子的教育有一部分被代際復(fù)制了?!辈壅f。
“代際?”孩子媽媽搖頭說,“我懂這個詞,但我沒學(xué)他那么狠地去管教孩子。我只是恨鐵不成鋼,嚴(yán)厲了一些?!?/p>
“小朋友,你和媽媽換個位置,好嗎?有話想問你?!辈蹨睾偷卣f。
男孩兒坐到木椅上,一雙烏黑的大眼睛黯淡無光,把每個人瞧了一遍,又把頭低下了。
“你害怕媽媽嗎?喜歡爸爸嗎?”伯舟問。
“要是說實話,你們不生氣好嗎?”孩子見父母點頭,接著說,“媽媽兇我打我時像暴君,什么都管制我,我想反抗。我也不太喜歡爸爸,他總和我媽一起欺負我?!蹦泻貉劬α镏改?,撅著嘴說。
接下來,伯舟給孩子和媽媽做了一個小時的心理療愈疏導(dǎo),又安排了母子在家一周的互動:一是高質(zhì)量陪伴,做有效溝通,雙方在一些事情上要協(xié)商、讓步和支持,不能吵架;二是有計劃完成各自該做的事,不能直接溝通的地方要互相寫信,注意傾聽對方的聲音;三是爸爸要保持中立的調(diào)和和鼓勵作用。
“媽媽還有一個任務(wù),一周之內(nèi)和孩子一起睡,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說說心里話,最好能摟著孩子睡?!辈垩a充道。
“哦,我不太習(xí)慣,孩子小時候都是爸爸摟著睡的?!眿寢屨f,“如果需要,我試試?!?/p>
一周后,伯舟接到孩子媽媽的電話,說再推遲一周做咨詢吧,自己還沒完成摟著兒子睡覺的任務(wù),但發(fā)現(xiàn)兒子改變了很多,好像正常了。
伯舟同意了孩子媽媽的想法,但她也擔(dān)憂著——孩子的抑郁癥像一只蟄伏的老虎,暫時的忍耐是在伺機發(fā)出攻擊,而媽媽是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