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
郵局沒變,門口郵筒依舊,只是變得冷清了。
在這個快得車馬都追不上的時代,它卻同我一起緩緩而行,將秘密藏得很久很久,將人遺忘得很慢很慢,也將夢做得很長很長。
小時候的我在鎮(zhèn)上生活,小鎮(zhèn)不大,卻有家郵局,門口總是聚滿了人,有去取包裹的,還有給親人寄信的、匯錢的、取錢的,好不熱鬧。每次路過郵局,我都會多看兩眼,覺得它是通往外面世界的渡口。
郵局旁有個綠色的郵筒——那時我總懷疑下面有一條秘密通道,把信放進去,那些信就能跨越千山萬水,到達要去的地方。
曾經(jīng)我覺得郵局就是給人帶來驚喜的地方,后來才明白,它也能給人帶來失落。
上學后,每次開學,老師都會在班里告訴我們?nèi)绾斡唸蠹垼@有利于寫好作文。其實我也想訂上一份,總覺得那么遠的報紙每天送到手上,有一種被人牽掛的虛榮感??墒敲棵肯氲礁改纲嶅X的辛苦,哪里有閑錢買報紙,便不敢再有這個想法。
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都會訂上一學期。那時,我總是被分在靠窗的位置,每天早讀的時候,就看到郵遞員將自行車停在校門口,把一大摞報紙交給門衛(wèi)叔叔,不一會兒門衛(wèi)叔叔就會送到辦公室,老師進教室后發(fā)放給訂報的同學們。
那些同學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拿了報紙,就像拿到了一張獎狀。雖然那幾年我對于這件事已經(jīng)司空見慣,可每次還是在心里生出一絲失望。郵遞員的包里,從來不會有一份是給我的,同學們的熱鬧,也與我無關。
初中的時候,小鎮(zhèn)還沒有一家書店,自然也沒人去想什么寫作。有的同學去縣城逛街的時候,會買上幾本雜志,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無聊的數(shù)學課上,后排的同學將雜志壓在課本下偷看,然后再在班里傳閱,一本雜志就這樣在班里行走,直至走遍每個角落??墒敲看?,我都是借書的那個人,從來沒有資格去決定一本書的旅程。
直到有一次,一本雜志上的一句話吸引了我:作品一經(jīng)刊發(fā),即奉上樣刊和稿費。我突然覺得好像找到了不花錢也能擁有很多雜志的秘訣。郵遞員的包里,也許會有我的一份期待。
于是,我開始給雜志投稿。我將文章先在日記本上寫好,再反復地修改,直到找不出一絲錯誤,然后工整地謄抄在材料紙上,有一個錯別字都要重寫。那時候的我,有的是激情與熱情,抄好后,我將它們裝進信封,然后去郵局郵遞。
寄信的那天,我一個人走在不怎么平坦的路上,幻想著也許下一秒我的文章就會發(fā)表了,心里充滿了歡喜。
我不敢將投稿的事情告訴任何人,只覺得這是青春的秘密,只有郵局知道。
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每次看到騎著自行車的郵遞員,我都會想,他會停在我家的門前嗎?周末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在鎮(zhèn)上閑逛,去飾品店買發(fā)卡,去商店買衣服,而我卻不愿意和他們一起,也沒有心思去管那些。我總是一個人偷偷地跑去郵局,在旁邊彳亍,然后進去看一看。我多么希望那里面的郵遞員能叫住我,說有我的信。我多么害怕他們因為不小心弄丟了的我的信。
那間郵局,藏著一個女孩滿心的期待。
快高考的時候,一個郵遞員將一張稿費單和兩本樣刊送到了我的家里。那是我收到的第一筆稿費,12塊錢。周末,我跟著我媽去郵局兌稿費。郵局的工作人員看了一眼單子,然后幫我取了錢。
后來家里買了電腦,我開始用郵箱投稿。郵件只需要輕松一發(fā),便可跨越千山萬水,而過稿的信息,也不需要再通過郵局才知道了。郵局,也漸漸淡出了我的生活,除了取稿費,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再過去的。
這些年,小鎮(zhèn)也開始有了改變,一些荒野蓋成了房子,修成了街道,變成了商店;而由于社交軟件的出現(xiàn),大家再也不用寄信了;手機支付也代替了現(xiàn)金匯款,大家再不用為了取現(xiàn)金而去郵局排很長的隊;更多的快遞涌現(xiàn),比郵政還要便捷……郵局的那條路,因為地勢不好,又比較狹窄,所以一直破舊、暗淡,像是被小鎮(zhèn)遺忘在了舊時光里。
后來有一年,有幾本雜志誤將稿費單寄到了家鄉(xiāng),恰巧那幾天,我在老家。我媽拿給我,說:“你自己去取吧!老街路窄,不好停車,你正好走走轉(zhuǎn)轉(zhuǎn)?!?/p>
像很多年前的午后一樣,我獨自走在破舊的街道上,突然想到曾經(jīng)的那個小女孩,就是在這樣的路上,一蹦一跳,那么渴望著收到一本樣刊。
郵局沒變,門口郵筒依舊,只是變得冷清了。
我想起那些關于小鎮(zhèn)郵局的舊時光,內(nèi)心五味雜陳。
在這個快得車馬都追不上的時代,它卻同我一起緩緩而行,將秘密藏得很久很久,將人遺忘得很慢很慢,也將夢做得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