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濟紅 周廣升
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精神的重要途徑。中職院校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管理中,不僅可以通過開展勞動教育活動,讓中職生養(yǎng)成勞動素養(yǎng),還能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未來的職業(yè)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勞動教育在部分中職院校中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許多中職院校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專業(yè)課程和技能培訓上,忽視了勞動教育的價值。這導致學生缺乏對勞動的正確認識,對勞動的尊重和熱愛程度不足。
中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較為單一。許多學校仍采用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育方式,缺乏實踐教學和創(chuàng)新教學。這使得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勞動知識,也無法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精神。目前,中職院校平時為學生分配的勞動任務一般都非常少,部分中職院校為了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或者擔心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受傷,特意雇用了當?shù)乇嵐緛沓袚人袆趧邮乱?,留給中職生的勞動任務寥寥無幾,中職生勞動能力與勞動素養(yǎng)提升的難度就會更大。久而久之,在中職生的潛意識中就會形成“勞動就是打掃衛(wèi)生”這種固化的思想觀念,難以提升中職生對勞動的正確認知。
部分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專注于學習,而忽略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這種片面的認知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中職生日常管理中勞動教育的主體定位不明。不管是哪一項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都會存在發(fā)生危險的可能性,勞動活動亦是如此?;诖?,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生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對勞動教育的主體進行明確定位也就顯得十分重要。然而,我國仍有一些中職院校在中職生日常管理中沒有明確定位勞動教育的主體,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生日常管理的成效就會日益弱化,進而影響勞動教育在中職生日常管理中的高效推行。此外,中職院校各種勞動教育的定位不明或者校內學生管理部門聯(lián)動機制不夠完善也較為普遍,對勞動教育與中職生日常管理的有機融合帶來了不利影響。
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中職院校應該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制定合理的課程計劃,確保學生能夠接受到全面的勞動教育。同時,中職院校還應該加強與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溝通、合作,共同推進勞動教育的實施。
建立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學校應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開設相關的課程,如勞動技能、職業(yè)素養(yǎng)等。這些課程應注重實踐操作,讓學生通過參與,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行業(yè)專家、企業(yè)導師等為學生舉辦講座和指導,增強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還要結合學生自身狀況設置不同的勞動教育項目。在中職生日常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對勞動教育實施進行細化設計。例如,將勞動場地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包括教室公共包干區(qū)、教室私人責任區(qū)、宿舍區(qū)等,并說明學生勞動的具體標準。學生就能對自己所負責的勞動范疇有所了解和掌握,從而用心去對待教師分配的勞動任務,保障班級環(huán)境衛(wèi)生質量達標。這樣不但能夠鍛煉中職生的勞動能力,增強中職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能使中職生通過完成任務而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增強責任意識。此外,中職院校還應結合學生自身狀況設置不同的勞動教育項目,帶領學生共同加入各種校內外勞動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能力、強化學生勞動素養(yǎng)。還要為學生科普一些植物學或者環(huán)保方面的知識,使科普也能走進中職生的勞動教育中,多渠道拓寬中職學生的視野,促進中職生全面發(fā)展。
圖據(jù)網(wǎng)絡。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校園是學生接受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中職院校應注重校園環(huán)境的維護和改善,加強校園綠化、清潔等工作。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校園環(huán)境的維護和改善工作,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勞動的意義和價值。此外,中職院校還可以通過開展校園環(huán)?;顒印⒕G色校園創(chuàng)建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勞動精神。
建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確保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中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應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對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設立獎勵機制,對在勞動教育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輔導員和班干部可以組織開展班級勞動周、班級清潔日等活動,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價值。同時,班級還可以設立“勞動之星”等獎項,表彰在勞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勞動。若想使勞動教育更好地融入中職生日常管理中,提升勞動教育與中職生日常管理相融的實效性,還可以結合中職院校班級專業(yè)特點,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專項勞動實踐活動。如教師可組織本班學生開展專業(yè)技能競賽,也可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到實驗室開展相應的技能訓練。學生若想深刻領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并做到活學活用,需進行實踐,使學生對知識掌握更為牢固、領會更為透徹,進而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提升學生的勞動本領。職業(yè)技能勞動的實施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深化落實職業(yè)技能勞動訓練對于當代中職生職業(yè)意識的培養(yǎng)也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在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生日常管理時,教師必須提高對學生職業(yè)勞動技能培育的重視力度。
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的重要方式。學??梢耘c企業(yè)合作,安排學生參加實習等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勞動的意義和價值。此外,將社會公益活動納入中職生日常管理的勞動教育中。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志愿者服務等,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中職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教師要在社會公益活動中大力開展科普,學生就會對勞動教育擁有更為全面且深刻的認識,就會逐漸懂得勞動的真正意義,這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加強家庭和社會對勞動教育的支持。家長應該轉變觀念,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工作。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加強對勞動教育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勞動教育。
加強教師培訓和管理。教師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關鍵因素之一,中職院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實踐能力??梢越M織教師參加相關的培訓和學習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中職院校還應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監(jiān)督,確保教師能夠按照要求開展勞動教育工作,并及時解決學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總之,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生日常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推進勞動教育的實施,如建立課程體系、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建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以及加強教師培訓和管理等措施,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勞動教育價值的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出具有正確勞動觀念、良好勞動技能和優(yōu)秀勞動精神的中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