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故事的開頭,她和中國成千上萬的打工妹沒有任何不同。
出生于南陽農(nóng)村,父母忙于農(nóng)事,顧不上她和兩個哥哥的學習。她越學越覺得跟不上趟,初中畢業(yè)就和親戚一起坐上了去東莞打工的車。不出所料,她會在流水線上干幾年活,攢一些錢,結(jié)婚,生娃。
可是姜雨荷,走到這一步,她的人生開始不同了。
因為缺乏知識和技能,只能干沒有技術(shù)含量的活??菰锏墓ぷ鳌⑽⒈〉氖杖胱屗胫胤敌@,學門真技術(shù),找個好工作。
2018年,她來到河南化工技師學院。學院正準備培養(yǎng)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她趕上了好時機。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當今職業(yè)技能發(fā)展的最高水平。選拔此項人才,重在考查動手能力、心理素質(zhì)、體能水平。學院經(jīng)過幾輪篩選后,選出了20多名學生,姜雨荷就在其中。
做化學分析、實驗測量、色譜分析,有很多細致的步驟。稱量、萃取、分餾、加熱,手要快、準、穩(wěn),拿捏好時間,追求精準度。集訓初期,姜雨荷的成績排在中等,訓練還挺吃力的。
舉個例子,比賽中,須使用“化學滴定法”,單次滴入溶液的量要精確到四分之一滴(0.01毫升),極輕微的手抖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沒有訣竅,只有熟能生巧。在一個月的集訓里,她每天堅持練到凌晨2點。
訓練既苦又累,有的選手主動退出,有的選手在月度考核中被淘汰。到了2019年年底,校集訓隊只剩2名選手繼續(xù)訓練。后來,另一名男生也放棄了,她成了唯一的種子選手。
三年來,學院選拔賽、市級選拔賽、省級選拔賽、全國選拔賽……她都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終卻面臨一個更大的難題:世界技能大賽,考題是英文版的,實驗報告也要用英語寫。初中畢業(yè)的姜雨荷,只會寫幾個單詞,只好從頭學起。在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她提交的英文實驗報告長達11頁。
還有心理上的考驗,從2019年5月到現(xiàn)在,姜雨荷面臨各種情況,但一直不變的是她毫不松懈的心勁和堅持訓練的韌勁。
2022年11月27日,歷時三天的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奧地利賽區(qū)比賽落幕,20歲的姜雨荷獲得化學實驗室技術(shù)項目金牌,并因此成為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最年輕的教師。
從“打工妹”到“世界冠軍”的路有多遠?姜雨荷用實際行動告訴你。
(潘光賢摘自《今晚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