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卉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第一實驗幼兒園
戶外體育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改革過程中一類較為重要的教學活動形式,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造游戲方式,活動氣氛輕松活潑,幼兒樂于參與其中。但幼兒戶外體育游戲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前做好準備工作,制定出符合幼兒年齡階段和愛好的活動方案,對幼兒游戲做出指導。下面筆者將對幼兒戶外體育游戲進行觀察與分析,以期幼兒戶外體育游戲能夠高質量地開展。
戶外廣闊的游戲場地可以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與條件,這對于釋放幼兒的天性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通過戶外體育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性,提升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教師還可與幼兒進行快樂互動,使幼兒具備規(guī)則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游戲習慣。但就當前現(xiàn)狀而言,許多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的開展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幼兒的細心觀察和有效引導。
幼兒階段的孩子正處在探索世界的階段,對身邊的東西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對危險沒有判斷能力,這使得戶外體育活動項目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面對孩子耐心不夠,為確保孩子安全,他們在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沒有進行積極引導,且對孩子自己進行的項目限制太多,導致戶外體育游戲沒有將幼兒的自主性激發(fā)出來,喪失其教育價值。
給予幼兒“自由”空間,避免過度干預。教師若想確保幼兒戶外體育游戲順利、有效地開展,就要明確自身在戶外體育游戲中的定位。教師可以在活動過程中為幼兒提供一些幫助,使用正確的語言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注意安全等,但不要過度干涉幼兒活動,如要求幼兒一定要用什么樣的游戲道具,必須要做什么游戲等。在體育游戲進行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幼兒清楚戶外游戲規(guī)則,因為遵守游戲規(guī)則是確保戶外游戲安全的前提。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使用命令的語言盲目干涉幼兒的活動,在整個游戲活動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將天性釋放出來,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要確保幼兒具有自主性,這樣才能使幼兒逐漸形成自主意識,快樂地進行游戲互動。
例如,有一次,幾個幼兒合作,用木板搭建了滑梯用來打“保齡球”。他們從滑梯上滑下來用腳將紙筒保齡球全部踢倒后,小紅詢問他們誰來將紙筒立起來,結果沒有人愿意立起紙筒,導致游戲無法繼續(xù)。這時,教師不要著急干預,可以通過觀察看看幼兒接下來的行為。于是,我們看見小紅說:“那我來立紙筒吧?!本o接著其他的幼兒也來幫忙。后來大家規(guī)定,誰滑下去的,誰就去立紙筒,這個想法得到所有幼兒的認可,立紙筒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自主游戲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此外,要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合作能力。在活動的進程中,教師需要使用語言來對幼兒進行引導和啟發(fā),而不是直接告訴幼兒一定要參與哪種體育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鍛煉幼兒的自主思考能力。
游戲之前準備充足,避免無效游戲。教師一定要在進行戶外體育游戲活動之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并且要制訂正確而有效的游戲活動計劃。假如進行自主游戲是以班級為單位,幼兒數(shù)量較多,游戲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相對復雜的情況,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游戲物品數(shù)量充足,這樣能避免出現(xiàn)幼兒爭搶打鬧的情況。同時,教師不要一味地對其他游戲進行照搬照抄,應根據當時戶外的實際情況,制訂較為適宜的戶外活動內容。特別要重視幼兒戶外體育游戲的安全性。如遇到大風天氣,教師就不要選擇堆沙堡等游戲,應適當控制幼兒的運動量,避免風沙入眼或者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
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戶外體育游戲設置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幼兒園的戶外場所、活動器材、幼兒人數(shù)等眾多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教師要將戶外體育游戲活動與室內教育教學活動放在同等地位,避免過度放松,使得戶外體育活動變成無效活動。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促進幼兒大腦發(fā)展和提高幼兒動手能力的游戲項目,避免游戲難度太大,導致幼兒無法完成而喪失自信。
游戲之中細心觀察,解決幼兒問題。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需要全程關注幼兒行為,并在幼兒遇見問題時合理地介入,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從而保證戶外體育活動安全有序地進行,并達到預期的活動效果。由于幼兒心智并不成熟,在戶外體育游戲中往往會出現(xiàn)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特別是幼兒之間互動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矛盾,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問題,引導幼兒的行為,盡量使每名幼兒都能感受到戶外自主活動的樂趣。幼兒正處于模仿學習的年齡階段,因此教師更應該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注重自身言行。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遇到難題時,教師要盡量避免直接告訴幼兒如何解決難題,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積極思考,使其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除了在游戲開始之前對游戲進行設計之外,在幼兒真正進行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直接參與到游戲當中,不要破壞幼兒自由的游戲環(huán)境,要使幼兒成為戶外體育游戲的主體,避免其過度依賴教師,以此來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戶外游戲活動的有效性。
例如,夏天為了降暑,幼兒園會組織幼兒進行“捉泥鰍”戶外體育游戲,但由于有些幼兒對泥鰍不感興趣,反而對水更感興趣,于是他們開始拍打水,水花經常濺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使其他小朋友覺得不舒服,不想再繼續(xù)參加游戲,開始脫離集體去做其他事情。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馬上嚴厲批評和制止拍水的幼兒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換一種角度去引導幼兒規(guī)范參與游戲和開發(fā)游戲,活動效果反而會更好。比如,告訴幼兒用漁網去撈泥鰍,如果撈到三只泥鰍就能獲得小獎勵;并在幼兒捉泥鰍的過程中,與幼兒討論如何才能捉到泥鰍,以及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更快地捉到泥鰍。經過一系列討論后,教師可以組織捉泥鰍比賽,增加幼兒捉泥鰍游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這樣一來幼兒為了贏得比賽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捉泥鰍的過程中。在教師的細心觀察和指導下,幼兒感受到了游戲活動的趣味性,教師推動游戲的創(chuàng)新可以使幼兒戶外體育游戲更加豐富多彩。
在幼兒戶外體育游戲發(fā)展過程中,教師的觀察和引導至關重要。戶外體育游戲的設置要符合學前兒童的身心特點,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水平不同,設置不同的運動目標,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自信心。特別是要掌握正確指導時機和適當?shù)慕巧ㄎ?,以及恰當?shù)囊龑Х绞剑M行啟發(fā)性的干預,這樣幼兒戶外自主活動才能更加豐富有趣,充分發(fā)揮出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