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武, 張素芳, 牛麗娜, 蘇田, 趙曉茜, 那冬晨, 陳偉*
(1.臨汾職業(yè)技術學院生命科學系,山西 臨汾 041000; 2.山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太原 030000;3.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蘭州 730070)
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為忍冬科忍冬屬半常綠纏繞藤本植物[1],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的作用,對化膿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效果[2]。忍冬葉具有與花和花蕾(俗稱金銀花)相似的藥理活性,對多種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但目前對忍冬葉的研究很少[3]。研究顯示,金銀花的化學成分復雜,經(jīng)鑒定得到的化學成分有60 多種,主要包括黃酮類、三萜類、揮發(fā)油類、有機酸類、無機元素類,除此之外還包括糖類、香豆素類、核苷類等活性成分[4]。相較于金銀花,忍冬葉年產量較大,是金銀花產量的10 倍左右,同時具有采摘簡單、不受花期限制等優(yōu)點。目前鑒定到忍冬葉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類、黃酮類和環(huán)烯醚萜苷類物質,如經(jīng)過深入研究和開發(fā),可將其作為長期藥用來源[5-6]。因此,充分利用忍冬葉已經(jīng)成為提高金銀花產業(yè)附加值和種植戶收益的重要戰(zhàn)略。
多糖是通過糖苷鍵連接的長鏈單糖單元組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在生物體中普遍存在,且含量較高[7]。植物多糖是植物體內必需的生物大分子,也是保持植物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物質之一[8]。近年來,對植物多糖及復合糖化物的深入研究顯示,植物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抑菌、降血脂、抗腫瘤等功效[9-10]。目前,熱水浸提法、超聲提取法、水提醇沉法、酶提取法等被廣泛用于金銀花多糖的提取[11-12]。植物多糖分子中羥基較多,有很強的極性,易與水溶解,依據(jù)相似相溶原理,水提醇沉法可以有效地將植物多糖提取出來。相較于其他方法,水提醇沉法操作更方便,所需成本較低,更易應用于大規(guī)模生產。
對金銀花多糖結構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表明,金銀花多糖具備抵抗真菌和細菌生長的活性,且抵抗后者的能力更強[13]。金銀花多糖還具有明顯的免疫增強作用[14]、抗氧化性[15]及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且不良反應低等優(yōu)點[16]。多糖在皮膚新陳代謝過程中具有突出的調節(jié)作用,植物多糖屬于天然資源,無毒、無刺激、易于皮膚吸收,與化妝品產品功能需要相符。近年來,植物多糖在化妝品行業(yè)受到青睞,被廣泛用于保濕霜、美白面膜等系列護膚保濕產品中[17]。然而,與金銀花多糖相比,取材更廣的忍冬葉多糖的研究及應用相對較少。本研究以忍冬葉為材料,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忍冬葉多糖,以提取出的多糖為主要材料,采用預加菌液傾注平板-打孔法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進行抑菌試驗,明確忍冬葉多糖抗菌活性。同時,在保濕霜中加入得到的忍冬葉多糖并測試保濕效果,以期為深度開發(fā)忍冬多糖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妝品提供理論和試驗依據(jù)。
忍冬葉于2021 年夏天采集于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賈得鄉(xiāng)試驗田中,選擇成熟的莖葉并經(jīng)過自然風干后保存于室溫下。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購自伊諾克(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由山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保藏。
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yǎng)基成分:蛋白胨10 g、氯化鈉10 g、酵母粉5 g,去離子水定容至1 000 mL。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成分:蛋白胨10 g、氯化鈉10 g、酵母粉5 g、瓊脂粉20 g,去離子水定容至1 000 mL。
試驗儀器包括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數(shù)顯振蕩培養(yǎng)箱(常州國宇儀器制作有限公司),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旋轉蒸發(fā)儀(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和高壓滅菌鍋(櫻美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將忍冬葉粉碎并稱取40 g,按照料液比1∶10(g·mL-1)加入蒸餾水,在90 ℃條件下煮提1 h,收集浸提液。重復1次,并合并2次浸提液。浸提液參照鄧慶華[18]的水提醇沉法進行后續(xù)處理,得到多糖提物后,根據(jù)公式(1)計算忍冬葉多糖得率。
忍冬葉多糖含量測定參照林慧钘等[19]的苯酚-硫酸法,并進行了優(yōu)化,具體步驟如下。
1.3.1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 ①制備0.1 mg·mL-1葡萄糖標準溶液:稱取無水葡萄糖0.1 g,溶于1 000 mL 的蒸餾水中;②分別取標準葡萄糖溶液0.2、0.4、0.6、0.8、1.0 mL,補加蒸餾水至1.0 mL,以1.0 mL 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CK),每個試管中依次加入6%苯酚溶液0.5 mL、濃硫酸溶液2.5 mL,立即搖勻,重復3 次;③在室溫下放置20 min 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每次的OD490值,取平均值,繪制標準曲線并計算標準曲線回歸方程。
1.3.2樣品含量測定 ①制備0.1 mg·mL-1忍冬葉多糖樣品溶液:稱取忍冬葉多糖0.05 g 溶于500 mL 的蒸餾水中;②取忍冬葉多糖樣品溶液1.0 mL,以1.0 mL 的蒸餾水為空白對照(CK),依次分別加入6%苯酚溶液0.5 mL、濃硫酸溶液2.5 mL,立即搖勻,3 個重復,分別為試驗組1(P1),試驗組2(P2)和試驗組3(P3);③20 min 自然冷卻后,在490 nm 下進行比色,所測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對照標準曲線根據(jù)下列公式計算忍冬葉多糖含量。
式中,C為相應吸光度對應的葡萄糖含量。
1.4.1細菌菌懸液OD 值與細菌數(shù)量對應關系標準曲線 ①預加菌液傾注平板法[20]測原菌液濃度(CFU·mL-1)。吸取培養(yǎng)12 h 的菌液0.5 mL,加入無菌水4.5 mL,混勻。分別取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100 μL,與20 mL 50 ℃左右的固體培養(yǎng)基混合后倒入平板,每種菌做3 個生物學重復。倒置于37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2 h 后計算單菌落的個數(shù)。根據(jù)下面的公式計算原菌液菌落含量(CFU·mL-1)。
式中,M為一定稀釋度下在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shù);V為傾注平板時稀釋液的體積;D為稀釋倍數(shù)。
②細菌數(shù)量標準曲線測定。將原菌液稀釋5、8、10、15、18、20、25 倍至試管,以液體培養(yǎng)基為空白對照(CK2),在600 nm波長下,測定各個試管的OD 值,重復3次,取平均值,以菌落含量為橫坐標,以OD值為縱坐標繪制細菌數(shù)量標準曲線。
1.4.2打孔法[21]測定忍冬葉多糖抑菌活性 ①稱取忍冬葉多糖0.1 g,配置成100 mg·mL-1的多糖液待用;②根據(jù)細菌數(shù)量標準曲線將細菌稀釋到106CFU·mL-1;③制作預加菌液傾注平板:分別取稀釋后的菌液100 μL與20 mL未凝固的固體培養(yǎng)基混合并倒入平板;④待含有細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凝固后,用滅菌的打孔器在培養(yǎng)基中打孔;⑤取多糖液80 μL緩慢注入孔內,每種細菌做3個平行處理,分別為試驗組1(M1),試驗組2(M2),試驗組3(M3),以注入等量無菌水為對照組(CK3);其中大腸桿菌的對照組和3 個平行試驗組分別記為CKA3、MA1、MA2、MA3,枯草芽孢桿菌的對照組和3 個平行試驗組分別記為CKB3、MB1、MB2、MB3,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對照組和3 個平行試驗組分別記為CKC3、MC1、MC2、MC3;⑥在4 ℃條件下預擴散1 h 后放入37 ℃培養(yǎng)箱中正向培養(yǎng)12 h,利用十字交叉法[22]測量抑菌圈直徑并采用用SPSS 軟件(IBM SPSS Statistics 17.0,USA)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依據(jù)抑菌結果評價標準[23]:抑菌圈直徑>20 mm,極度敏感;抑菌圈直徑15~20 mm,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徑10~14 mm,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徑<10 mm,低度敏感;直徑約為0 mm,不敏感;對3種菌的抑菌效果進行評價。
1.5.1忍冬葉多糖保濕霜的制作 忍冬葉多糖保濕霜按照下列步驟制作:①稱取玻尿酸0.3 g 并加入蒸餾水20 mL,不停攪拌直至完全溶解,置于4 ℃?zhèn)溆茫虎诜Q取卡波姆0.6 g并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均勻后微波加熱并不斷攪拌直至完全溶解;③待卡波姆冷卻至室溫,加入檸檬酸0.1 g、EDTA-Na20.06 g、無水甜菜堿3 g、海藻糖2.4 g,并分別加入忍冬葉多糖0.5 g和1.0 g攪拌至完全溶解;加入丁二醇2 mL,神經(jīng)酰胺8 mL 攪拌混勻,65 ℃水浴保溫;④稱取蜂蠟1.2 g、乳木果油3 g 于燒杯中,65 ℃水浴至融化,加入甜杏仁油0.3 mL、橄欖油0.3 mL、GTCC 1 mL、甘油2 mL、氫化聚葵烯1 mL,攪拌混勻;⑤稱取鯨蠟硬脂醇7 g,65 ℃水浴至融化;⑥將②中的混合物從水浴鍋中取出,待稍涼后,加入預冷的玻尿酸溶液,攪拌均勻;⑦將④中的混合物倒入③中,邊加入邊攪拌至混合均勻。⑧加入山梨酸鉀0.12 g 并使之融化混勻;⑨將完全融化的鯨蠟硬脂醇快速倒入⑧中,不停勻速攪拌使之徹底乳化,并使用NaOH (1 mol·mL-1)調節(jié)pH 為6;⑩將制作好的保濕霜分裝于提前滅菌的分裝罐中并于4 ℃條件下保存。忍冬葉多糖保濕霜(50 mL)主要成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忍冬葉多糖保濕霜(50 mL)主要成分Table 1 Main components of Lonicera japonica moisturizing cream (50 mL)
1.5.2保濕效果測試 選擇無皮膚病和過敏史的健康志愿者46人為受試者(年齡21~23歲)。測試環(huán)境溫度(21±1) ℃、濕度(50%±5%),在整個試驗階段都保持一致。測試時,受試者先用清水清洗前臂,擦干水分并劃分4 個區(qū)域,其中1 個區(qū)域不涂抹護膚品(處理Ⅰ),對另外3 個區(qū)域分別涂抹約1 mg·cm-2的蘆薈保濕霜(品牌為Flowery Land,處理Ⅱ),多糖含量為0.01 g·mL-1的自制忍冬葉多糖保濕霜(處理Ⅲ)、多糖含量為0.02 g·mL-1的自制忍冬葉多糖保濕霜(處理Ⅳ),用乳膠手指套將產品均勻的涂抹在測試區(qū)域內,分別在30 min、1 h時使用皮膚水分測試儀測試每個處理的皮膚水分含量,每組樣品平行測量3次,記錄并使用SPSS軟件(IBM SPSS Statistics 17.0,USA)分析數(shù)據(jù)。
40 g 粉碎的干燥忍冬葉,經(jīng)水提醇沉法提取后得到灰白色粉末4.831 g。該粉質細膩,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機試劑,常溫放置易吸潮。計算得知本試驗忍冬葉多糖得率為12.08%。
葡萄糖標準曲線如圖1 所示,以葡萄糖含量為X軸、吸光值為Y軸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1.454 4x+0.019 6,R2=0.996 7。根據(jù)數(shù)理統(tǒng)計中的相關系數(shù)檢驗表[24],數(shù)據(jù)點N=6時,擬合程度需達到R=0.811 時有95%的置信度,R=0.917 時有98%的置信度,本試驗中R=0.996 7,表明在0.0~1.2 mg·mL-1范圍內線性化程度較高,可以作為標準曲線用于多糖含量的測定。
圖1 葡萄糖標準曲線Fig. 1 Glucose standard curve
由表2可知,0.1 mg·mL-1忍冬葉多糖樣品溶液吸光度(OD490)的平均值為(0.271±0.030),將結果帶入葡萄糖標準曲線可知,葡萄糖含量為(0.172 9±0.004 1) mg·mL-1。參照忍冬葉多糖含量公式計算可知4.831 g 忍冬葉多糖粉末中多糖含量為(17.29%±0.41%)。
表2 不同處理下忍冬葉多糖溶液的吸光度Table 2 Absorbance of polysaccharide solution from Lonicera japonica leav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
通過預試驗得到細菌數(shù)量標準曲線,其中,大腸桿菌數(shù)量的回歸方程為y=1.244 1x+0.049 0(R2=0.997 7),枯草芽孢桿菌數(shù)量的回歸方程為y=0.850 1x+0.024 2(R2=0.999 1),金黃色葡萄球菌數(shù)量的回歸方程為y=3.044 9x+0.031 1(R2=0.996 8)。
培養(yǎng)12 h后,不同處理的抑菌效果顯示,在孔中滴加無菌水的培養(yǎng)皿沒有明顯抑菌圈,菌正常生長(圖2 CKA3、CKB3、CKC3);在孔中滴加多糖提液的培養(yǎng)皿可見明顯的抑菌圈(圖2 MA1~3、MB1~3、MC1~3)。
圖2 不同處理的忍冬葉多糖抗菌活性Fig. 2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Lonicera japonica leav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
由表3 可知,忍冬葉多糖對大腸桿菌的抑菌圈直徑為(15.80±0.58)mm,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徑為(13.30±0.74)mm,對枯草芽孢桿菌的抑菌圈直徑為(12.70±1.61)mm。依據(jù)抑菌結果評價標準[23],可知忍冬葉多糖對大腸桿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最佳,可達到高度敏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次之,為中度敏感;對枯草芽孢桿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最弱,但仍屬于中度敏感。
表3 不同處理的忍冬葉多糖抑菌圈直徑Table 3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 of polysaccharide from Lonicera japonica leav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mm)
分別用蘆薈保濕霜、忍冬葉多糖保濕霜處理后,對皮膚含水量的測量結果顯示(圖3),與不涂抹護膚品(處理Ⅰ)相比,涂抹0.01(處理Ⅲ)和0.02 g·mL-1(處理Ⅳ)的忍冬葉多糖保濕霜30 min和1 h后皮膚水分含量均顯著增加。同時,使用樣品30 min和1 h后,涂抹蘆薈保濕霜(處理Ⅱ)和忍冬葉多糖保濕霜的皮膚含水量與不涂抹護膚品差異極顯著(P<0.05),且蘆薈保濕霜處理后的皮膚含水量最高,顯著高于忍冬葉多糖保濕霜的處理,表明忍冬葉多糖具有增加皮膚水分且有效抑制水分散失的功效,但效果不及市面上的蘆薈保濕霜。
近年來,植物多糖受到了研究者們的持續(xù)關注[25]。劉冰月[26]從羊棲菜巖藻中提取出多糖并將其與甘油復配物混合制備護膚霜,發(fā)現(xiàn)羊棲菜巖藻多糖可以顯著增加皮膚水分且有效抑制水分散失。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具有優(yōu)良的抑菌性能[27]、修復皮膚屏障[28]、抗紫外輻射等功能[29],國內外已有一些機構對海藻多糖進行了商品化的研究并研發(fā)了一系列日化產品,如海洋麗姿、Lamer(海藍之謎)等品牌,這些產品均具有良好的功效,受到了消費者的推崇和喜愛[30]。本研究獲得的忍冬葉多糖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兼具良好的增加皮膚水分、抑制水分散失的效果,與海藻多糖具有類似的效果。忍冬葉取材廣,可采收期長,這極大促進了忍冬葉多糖粗規(guī)模化提取和開發(fā)。在未來,忍冬葉多糖可以開發(fā)為天然抗菌藥、化妝品、食品添加劑、寵物糧添加劑等,也可與中醫(yī)藥原理結合,進一步研發(fā)新型的口服類產品,使外用和內服結合起來,達到更深層次的美容目的[31]。
不同提取和處理方法可能會影響忍冬葉多糖的得率。目前,國外關于多糖提取的研究較多,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劑提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EM)、超聲輔助提?。╱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UAE)、微波輔助提?。╩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酶輔助提?。╡nzyme assisted extraction,EAE)、雙水相提?。╝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ATPE)和超聲輔助雙水相提取法(ultrasonic assisted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UAATPE)等[32]。SEM 是多糖提取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采用SEM 得到的植物多糖為細胞外多糖;UAE、MAE 等方法可以促使植物細胞壁和細胞膜破裂從而得到部分胞內多糖,胞內多糖和胞外多糖從分子量和活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33]。本研究采用SEM 方法獲得了忍冬葉胞外多糖,該多糖與已經(jīng)報道的金銀花多糖相比,分子量和活性均有差異[34-35],說明金銀花多糖存在較高的多樣性,提取方法的不同會導致不同多糖含量存在較大差異。劉紅萍等[36]研究發(fā)現(xiàn),忍冬花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酸(GalA)、阿拉伯糖(Ara)、葡萄糖(Glc)、鼠李糖(Rha)和半乳糖(Gal)構成。其中,乳糖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不僅能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增加膜的通透性,還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蛋白的合成和表達[37-38]。忍冬葉多糖和花多糖具有相似的藥理活性,推測本研究所得到的忍冬葉多糖與花多糖成分相似,并通過相似的作用機理產生抑菌活性,但仍需要經(jīng)過后續(xù)的試驗進行驗證。
忍冬葉多糖保濕補水,具有較高開發(fā)價值。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多糖聚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極性基團,在形成氫鍵的過程中可以吸收水分子。此外,多糖的構象還具有極強的保水性,與角質層中的纖維蛋白形成豐富的胞外膠狀結構進一步滋潤肌膚[39]。另外,多糖具有較強的成膜性和凝膠性,可以為皮膚構起人工保濕屏障,增強其保濕效果[40]。通過皮膚含水量測試,郭子葉等[41]提取的滸苔多糖保濕性能優(yōu)于透明質酸,任清等[42]提取的平菇多糖的保濕性能明顯優(yōu)于甘油。本研究將從忍冬葉提取的多糖應用于保濕霜,通過皮膚水分測試表明其也具有保濕補水的效果。根據(jù)忍冬葉片多糖可能的成分,推測忍冬葉片多糖可能是通過極性官能團結合水分,在皮膚表明起到保水作用。
本研究以忍冬葉為材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忍冬葉多糖,并對其進行抑菌功能和保濕功能測試,為忍冬葉多糖的開發(fā)奠定了基礎。目前,由于抗生素添加劑、抗生素類抗感染藥物的濫用,引發(fā)了細菌耐藥性增強、藥物殘留等諸多問題,研究開發(fā)環(huán)保安全的防腐劑、飼料添加劑、抗感染等作用的中藥成為了必然趨勢[24,43-44]。在未來,忍冬葉多糖可作為一種天然的抗生素,用作保健品和化妝品的主要材料,為解決傳統(tǒng)抗生素帶來的問題提供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