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東
許淵沖曾就讀于西南聯(lián)大,這里名師云集,大師個性鮮明,上課的方式方法都很特別。比如,葉公超講課不講解,只讓學生朗讀課文,若學生提問,他會斷喝:“查字典去!”
聞一多講課富有激情,可是又有人說他“講課太過戲劇化”;沈從文說話口音特別重,上課時聲音又太小、太低,同學們聽著特別費勁,被不少學生和老師詬?。欢鴦⑽牡渖险n最喜歡說張三不行、李四不行,只敬佩陳寅??;王文顯講課則按講義照本宣科,年年如此,毫無變化;吳宓上課嚴謹認真但比較枯燥……
西南聯(lián)大的學生有主見、有個性,一些學生喜歡挑老師的毛病,很容易因為老師的缺點和不足而求全責備,甚至對于不喜歡的老師就不上他的課。而許淵沖則更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老師的長處、風格和特點,就是對于存在明顯不足的老師,許淵沖也只看好的,從每個老師身上吸取營養(yǎng)。他記住了葉公超說的“一個作者的風格固然重要,但是文法更重要。一個民族的文法重于作者的風格”;他覺得聞一多《詩經(jīng)》講得最好,其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一《詩經(jīng)》里最好的句子他記住了,后來用在了翻譯里;他認為朱自清的“賦比興”講得好;而錢鍾書講“博與精”講得好……
許淵沖“看其所好,見好就學,得其所好”,他把每個老師的好處變成自己的長處,為他日后從事翻譯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2014年8月他獲得了翻譯界最高獎項——國際譯聯(lián)“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
一米陽光//摘自《做人與處世》202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