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馮延巳
小堂深靜無人到,滿院春風(fēng),惆悵墻東,一樹櫻桃?guī)в昙t。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語還慵,日暮疏鐘,雙燕歸棲畫閣中。
點評 暮春初夏是櫻桃的季節(jié)。略一翻書,突然發(fā)現(xiàn),櫻桃也是詩人們的寵兒?!抖Y記·月令》里即有“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的說法。“含桃”就是櫻桃,古代被當(dāng)成珍稀水果,以之鄭重地祭祀祖先。唐代張祜有詩曰:“斜日庭前風(fēng)裊裊,碧油千片漏紅珠。”把櫻桃比作紅色寶珠,映襯著碧綠的葉片,賞心悅目。宋代辛棄疾有詞曰:“何物比春風(fēng)?歌唇一點紅?!卑褭烟冶茸鞲枧淖齑?,暗用白居易“櫻桃樊素口”的典故。宋代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尤為知名,“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是有櫻桃出鏡的千古名句。
南唐馮延巳這首《采桑子》,也是寫櫻桃的佳作。這首詞上闋寫暮春之景,雖曰“無人”,但又不脫人之情思,細細品來,有一種淡淡的愁緒流蕩其中?!耙粯錂烟?guī)в昙t”,讓人聯(lián)想到一位青春正好的紅顏女子梨花帶雨的情狀,暗合“惆悵”二字。下闋抒情,較為直接地吐露愁緒,卻又不失蘊藉。似醉如病的愁緒,讓人想傾訴,卻又懶得開口,轉(zhuǎn)眼一望,只看到日暮疏鐘時分歸來棲于堂下的雙飛之燕,似乎暗示了愁緒的緣起是離思。后世辛棄疾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似脫胎于“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語還慵”。
馮延巳生活在動亂的“五代十國”時期,他一生為南唐效力,三度擔(dān)任宰相,又三度被罷免,飽經(jīng)風(fēng)霜。雖然多次手握重權(quán),但馮延巳為人胸襟寬廣、宅心仁厚,主政期間對政敵多采取包容態(tài)度,深得南唐中主李的信任。馮延巳博學(xué)多才,是著名的詞人宰相。他的詞富有閑情逸致,文人氣質(zhì)濃厚,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較大的影響。北宋的晏殊也是詞人宰相,其詞便與馮延巳有相似的味道。
這首《采桑子》格調(diào)閑雅,情韻悠長?!耙粯錂烟?guī)в昙t”是疏淡墨跡中的點睛之筆,一點潤紅,便點亮了春天。(文/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