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作家講讀經(jīng)典名著,理解文學(xué)與人生。本期特邀作家安寧品讀《呼蘭河傳》。安寧,80后作家,已出版作品25部,代表作有《我們正在消失的鄉(xiāng)村生活》《遷徙記》《寂靜人間》等。曾獲首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丁玲文學(xué)獎、冰心散文獎、三毛散文獎等多種獎項。散文作品多次入選中高考語文試題。
太陽在園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太陽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鉆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什么黑暗的地方飛出來。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fā)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似的。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可是白云一來了的時候,那大團的白云,好像翻了花的白銀似的,從祖父的頭上經(jīng)過,好像要壓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自然的孩子
文/安寧
蕭紅的一生,猶如撲火的飛蛾,因了一點光亮,就拼盡全力。盡管理想虛無縹緲,人生顛沛流離,但她從未失去過希望。這希望來自《呼蘭河傳》中生機勃勃的后園。在這小小的后園里,一切都是活潑的、健康的、散發(fā)著迷人的芳香。陽光安靜灑落下來,將紫色的茄子,綠色的豆角,秀氣的韭菜,輕盈的蝴蝶,忙碌的螞蟻,一一照亮。這時的后園,是一個孩子全部的世界。
呼蘭河小城里的人們,在忙著生,忙著死,因為別人的生與死,籠著袖子隔墻看著熱鬧,或直接爬過墻頭,走進院子,推開房門,對著那些窮苦的人指指點點,用他們的悲慘滋潤著自己枯燥乏味的生活。只有天真的孩子,留在花園里,看黃瓜爬上架子,看倭瓜結(jié)出果實,看鳥兒沖上云朵,看太陽落下墻頭。就是外面一聲聲叫賣的小販,也不能打擾她的快樂,這散發(fā)著山野氣息的質(zhì)樸的快樂……(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