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茹
2022年8月30日下午,浙江臺州的電臺主持人小雅收到了一封信,來自日本東廣島市。臺州廣播電視總臺:
您好!
我很高興能夠寄上這張收聽報告書。
我姓檜山,名字叫良直。我是1962年生的,住在東廣島市。東廣島市位于廣島市以東30公里處,雖然不是大城市,但氣候溫暖,是舒適的居住地。冬天下過幾次雪,但很快就融化了……
小雅被信中的東廣島觸動,那是對方日日居住的地方,不是寫在旅游攻略里的城市風(fēng)光。和東廣島的雪一樣,北緯28度的臺州也難得下雪,好不容易盼到,又是伴著雨一起飄下來,濕濕的,落在地上就消失了。
錄節(jié)目時,小雅總會想象遠方有一個傾聽者,這樣就有欲望不停訴說?;迎h(huán)節(jié)主持人有時會問:“你在哪里,此刻正在做什么”,聽眾就打進熱線。這里是經(jīng)濟繁榮的城市背面,工人常邊聽收音機邊做手工活,類似這樣打發(fā)時間的還有挖掘機司機、商場里的小販,對小雅來說,他們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好像一直守候著你,真來到面前又不認(rèn)識。
聽眾只在很偶然的時候才具象起來。有一次打出租車,司機認(rèn)出了小雅的聲音,收音機里的人“突然走出來了”,他怎么都不肯收車費。還有一年過年,一位聽友打電話到導(dǎo)播間,他在臺州工作了七八年,回老家后很想念主播的聲音。
這次的發(fā)信人檜山良直更加特別。初中時因為一本《世界廣播電臺指南》,他開始對海外電臺著迷。后來他當(dāng)了一名工程師,但一直沒有放棄捕捉遙遠電波的愛好,向外國電臺寄出的信件,有時會在節(jié)目中被朗讀,甚至還會收到海外聽眾的來信。高中的時候,檜山良直曾給孟加拉國的電臺發(fā)了一封信,收到了當(dāng)?shù)馗咧猩男偶?,之后有過持續(xù)數(shù)年的書信往來。如今他60歲了,成為廣播愛好者47年以來,第一次聽到浙江臺州的廣播。
……
我去年從公司退休,現(xiàn)在正享受著我對收音機的愛好。
如上列的詳情證明我在上述的時間,收聽了貴臺的廣播,請確認(rèn)我的收聽,則幸甚矣。敬候您的回音。
——檜山良直
隨信寄送的還有一張CD,記錄下了他聽到的電臺聲音——7月27日14:15分開始,信號持續(xù)了7分鐘,內(nèi)容有“休息點為戶外工作者提供清涼愛心水”、家長和醫(yī)生的對談、廣告和臺名。信號起初有輕微的干擾和噪聲,后來漸漸聽不見了。
FM調(diào)頻廣播一般僅能傳播約100公里,為了讓信號覆蓋臺州的9個縣市區(qū),新聞綜合頻道在6個不同的點位發(fā)射信號。檜山良直聽到的調(diào)頻87.5MHz,是從臺州海拔最高的括蒼山頂?shù)男盘査l(fā)出的,就連市內(nèi)有些地方也接收不到。但電波卻從1400米高的山頂出發(fā),搭載著空氣和云層,跨越東海、九州島,旅行了1200余公里,經(jīng)由一根5米高的錐天線,抵達守在收音機旁的日本老人耳邊。
據(jù)業(yè)余無線電愛好者分析,就算電離層偶然形成了反射通道,也需要在能連通的時間段里,人正好守在臺州電臺的頻道上,正好把內(nèi)容錄制下來——就像搜尋一個不確定何時何處打開的時空之門。
每天上午10點,檜山良直便開始檢查無線電波的狀況,一聽就是一整天,等待著“幸運時刻”降臨。電離層中有一種“偶發(fā)E層”,多出現(xiàn)在夏季,小而強烈的電離云,持續(xù)幾分鐘或者數(shù)小時不等,可以將電波反射上千公里。這樣的收聽,可能要以年為計算單位,因為影響電離層傳播條件的太陽黑子,每11年達到一次峰值。檜山良直幸運地打開了這扇“時空之門”。
檜山良直想申請“收聽證明書”,擔(dān)心臺州電臺沒有準(zhǔn)備,自己附上了空白的中文收聽卡。為了寫中文的信件,他花了兩天時間,用軟件翻譯,還買了一些中文書作為參考。又從東京的貨幣兌換商那里換了些10元的人民幣紙幣,放了一張作為回信郵資。小雅給他寫了回信。
檜山良直先生:
您好!
根據(jù)您的記錄,您收聽到的聲音確實是我們電臺播出的節(jié)目,這讓我們感到很神奇。在那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我們在空中相遇,也是難得的緣分。在中國也有一些人在堅持您這樣的愛好,如果每個人在退休后都能找到自己熱愛做的事,該有多美好,這樣就不怕老之將至。
臺州位于中國的東南沿海,這里依山面海,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如您對東廣島市的描述,臺州也是一個冬天會下一點雪,但很快就會融化的地方……
祝平安、健康!
——小雅
回信里除了蓋了章的收聽證明,還附上了臺州和廣電大樓的風(fēng)景明信片,小雅想讓他看看信號產(chǎn)生的地方,“對方在期待一件事情,想給他一個好的回應(yīng),否則會讓別人失望”。
檜山良直收到了小雅的回信,又寫了一封郵件給她。今年退休后,他跟妻子和父母一起生活,傾注更多的時間搜尋電波。對他來說,上網(wǎng)就像查字典,知道地址就一定能抵達。而遠距離收聽廣播,則像是尋寶,無論在寶藏附近搜索多少次,可能永遠都找不到它。一旦本來無法聽到的聲音,在遙遠的日本被接收,“不知何故,即使彼此沒有聯(lián)系,一種親密感也會就此誕生?;ヂ?lián)網(wǎng)上沒有這樣的事”。
您好!
我收到了你今天寄給我的大信封。這不僅包括聽證證書,還包括明信片和郵票等紀(jì)念品。從圖片明信片可以想象,臺州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26年前我曾到過上海和蘇州觀光,但我從未去過中國其他任何城市。我希望有一天能去臺州。
——檜山良直
日本老人的來信讓小雅感到開心:傳統(tǒng)的聲音傳播,依然有著綿長的生命力。
一個人的愛好跨越了國界、距離的限制,小雅覺得,這是種純粹的浪漫。
(摘自“極晝工作室”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豆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