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
處理三觀的一致和差異是親密關(guān)系中的必修題。
人們經(jīng)常把“三觀”掛在嘴邊,但是對三觀于個人而言意味著什么,可能并沒有足夠清晰的認識。
世界觀指的是人跟世界的關(guān)聯(lián),是一個人很多行為背后的底層邏輯。比如,我們對未來的看法:你認為社會是往好的方向走,還是往壞的方向走。這是世界觀的范疇。人生觀指的是你認為什么樣的人生是好的。比如,你覺得是生活在小鎮(zhèn)好,還是生活在城市好。而價值觀就是所謂好的生活是什么,為了好的生活你愿意付出什么樣的成本?我把它縮小一些,集中討論在兩性關(guān)系里經(jīng)常引發(fā)碰撞的金錢觀。
我的一個好朋友跟丈夫一直很恩愛,但在婚前買戒指上出現(xiàn)了很大的分歧。她看上了某個品牌的戒指,可丈夫認為牌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帶鉆,最后給她買了一枚鉆戒。她認為丈夫不夠尊重她。后來,我分別問了兩人的看法。她丈夫之所以堅持買鉆戒,是因為他希望這段婚姻能像鉆戒一樣不貶值,他也愿意花很多努力讓婚姻增值。我朋友則認為婚戒就是一個符號,是要一直佩戴的,所以品牌和好看的設(shè)計非常重要。兩個人都想把自己認為美好的、更有價值的東西送給對方,這跟愛不愛、尊不尊重、重不重視沒關(guān)系,核心問題是兩個人對金錢的價值觀不同而已。在親密關(guān)系中,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價值判斷不同,愿意為此付出的代價也不同。所以當我們在感情中發(fā)生沖撞時,要看看雙方背后的價值觀,很多問題都與是否相愛沒那么緊密相關(guān)。
三觀一致對愛情的早期階段很重要。當發(fā)現(xiàn)彼此三觀一致的時候,我們會有共鳴,會覺得自己遇到了對的人。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一樣的人,如果你把三觀一致細化到毛細血管,要求方方面面都一致,那是不可能的。
我和丈夫核心的三觀很一致,都覺得人生需要自己努力才能幸福,如果能對社會有貢獻,那人生就更有意義。但是我們有很多方面的觀點都不同。比如,我跟丈夫關(guān)于孝順的理解就很不一樣。我認為孝順就是順從爸媽,他們想干嗎就干嗎,開心就好。而丈夫眼中的孝順是,我們應(yīng)該引導父母過更積極的生活。我爸爸愛抽煙,我丈夫認為應(yīng)該想辦法幫他戒掉,讓他過更健康的生活。這些差異的確會讓我們產(chǎn)生爭論,但好在我們能夠互相理解。最后我們做出決定,他可以去影響他的爸媽,讓他們?nèi)ミ^積極的生活,而我就順從我的爸媽,他們開心就好。
所以,核心的三觀要一致,但一定要接受彼此在很多觀點上可以不一致。這里也要強調(diào),三觀并非一成不變,它是會慢慢改變的。
和丈夫剛結(jié)婚時,我很喜歡一次性買好幾種不同品牌的洗發(fā)水換著用,可丈夫喜歡用完一瓶再開另一瓶。10年后的某天,他突然跟我講:“為什么別人家的生活精彩到連洗發(fā)水都有好幾種品牌,我們家卻只有一種呢?”我說:“因為在這10年里,我們互相影響,你成了我,而我成了你?!比松某砷L讓我們的價值觀各自發(fā)生了變化。
年輕的時候容易收獲愛情,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三觀并不穩(wěn)定,我們更容易不斷磨合,不斷改變,不斷影響對方,達到相似。到了一定年齡后,談戀愛就會變得比較艱難,因為各種觀念已經(jīng)成形,可協(xié)調(diào)的空間變小。這時我們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觀念太過定型,以至于無法接受差異,無法進行調(diào)整。
不過在親密關(guān)系里,對差異寬容并不意味著放棄底線,你內(nèi)心的底線,構(gòu)成了你的核心價值觀,而跟核心價值觀類似的人在一起,相處起來是會更舒服的。
如果你們在同一類事情上反復(fù)沖突,很可能說明你們的三觀不一致。對此,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重新審視兩個人的三觀,判斷是不是核心價值觀,如果是的話,就需要進行結(jié)構(gòu)性的調(diào)整,反思兩個人有沒有辦法在一起生活。第二,如果發(fā)現(xiàn)不是核心價值觀,那么兩人需要確立行為邊界,確定是你、我,還是我們的事,找到解決沖突的方法,比如,我和丈夫?qū)π㈨樀奶幚怼?/p>
不做任何讓步的戀情是很難長久的,我們要承擔的是每一種選擇的后果。如果某件事,你堅決不讓步,對方?jīng)Q定分手,作為成年人,這個后果是你應(yīng)該承受的。
(冬之寒摘自《什么樣的愛值得勇敢一次》,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子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