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墨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币槐竞脮腿缤晃涣紟熞嬗?,陪伴我們成長,教會我們知識?!蹲糍R的超級阿嬤》就是這樣一本充滿生活色彩的書。
1945年8月6日,原子彈在廣島爆炸,昭廣的父親因去了趟廣島,丟了性命。因生活壓力大,母親無力撫養(yǎng)昭廣,只好將年僅8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鄉(xiāng)下的外婆家。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樂觀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里永遠充滿笑聲。
在昭廣生活的那個時代,整個社會開始發(fā)生急遽的轉變:政府預算倍增,經濟高速增長,日元升值美元貶值,大學生學運不斷,校園暴力猛增。因生活不易,外婆非常節(jié)儉。她曾說過:“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本瓦B一塊魚骨頭,他們都可以吃上好幾天,幾片新鮮的蔬菜葉就是他們的美餐!還有的時候,昭廣和外婆會去聞一聞家里僅有的一點兒食物,然后什么也不吃就去睡覺。
昭廣的文科不好,但是體育非常好。每次考試完,成績單除了體育上面是5分,其他學科不是一分就是兩分。這時,外婆總有許多超級人生觀。她總是鼓勵昭廣:“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起來就有5分啦!人生就是總和力?!?/p>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婆,在一年級時我住在外婆家。我的外婆和昭廣的外婆一樣,非常節(jié)儉:每次吃飯一定要吃得干干凈凈,不能有一粒米飯在碗上,穿小了的衣服可以做成別的東西,本子一定要寫得滿滿當當才可以換下一個……總之,只有我想不到,沒有她做不到的事。
不過外婆雖然對自己“小氣”,很節(jié)儉,但對我還是非常好的,平時她舍不得吃的東西,總想著留給我吃。
外婆告訴我:“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長足?!蹦菚r候的我似懂非懂,不明白為什么要精打細算過日子,卻時常感動于平凡生活里的小驚喜,床頭的一份包裝精美的禮物,一碗肉肉堆成小山的長壽面,一次次放學后的陪伴……日子很平淡,卻也很舒心。
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懵懵懂懂的我驀然發(fā)現阿嬤“平平無奇”的關懷是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是治愈,是悲憫,是救贖,是珍惜,是圍繞家庭的微小細碎的愛……
我明白了什么是愛。愛是廣闊天空下的平凡生活,亦如沒有波瀾壯闊奇遇的《佐賀的超級阿嬤》,即使文字不華麗,卻字字溫暖,愛意綿長。它是給予,也是獲得,不能用物質的多少來衡量,是不需要回報的奉獻,也是雙向的、良性的互動。愛,使我們能快樂地成長;愛,給予我們內心的溫暖……
(責任編輯/孫恩惠)
指導老師 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