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成志,周海藝,李高翔,徐 波*
(1 西南林業(yè)大學 林學院,昆明 650224;2 巧家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云南巧家 654600;3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4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森林生態(tài)學重點實驗室,云南勐臘 666303)
罌粟科(Papaveraceae Juss.)綠絨蒿屬(MeconopsisVig.)是1個分類學熱點類群,近年來新類群時有發(fā)表,該屬種類已經(jīng)超過90種,中國也不斷有新種及新記錄發(fā)表[1-3]。具盤綠絨蒿亞屬(M.subgen.DiscogyneG. Taylor)是其中1個特化的類群,最顯著的特征是花柱基部突然擴大成盤而蓋于子房之上,且常突出于子房之外;所有種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都會形成1個密集的蓮座葉叢,通??萑~的殘骸在活葉下面形成1個厚厚的氈;花序是1個簡單的、密集的假總狀花序,下面有苞片,上面無苞片;該亞屬模式種為毛瓣綠絨蒿(M.torquataPrain)[1,4-5]。具盤綠絨蒿亞屬特產(chǎn)西藏中部,喜馬拉雅山中部及東部[1-2,6],通常分布于難以到達的高山灌叢、礫石草坡及冰緣帶?!段鞑刂参镏尽贰吨袊参镏尽酚涊d中國具盤綠絨蒿亞屬有毛瓣綠絨蒿、毛盤綠絨蒿(M.discigeraPrain)及吉隆綠絨蒿(M.pinnatifoliaC. Y. Wu &H. Chuang ex L. H. Zhou)3種[5,7];FloraofChina收錄除以上3種外,新收錄康順綠絨蒿(M.tibeticaGrey-Wilson)[6]。
(1)查閱文獻:先后查閱《西藏植物志》《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TheGenusMeconopsis:BluePoppiesandTheirRelatives、《青いケシ大図鑑》[1-2,4-7]等文獻。
(2)查閱標本:除標本館現(xiàn)場查閱標本外,同時利用中國數(shù)字植物標本館(CVH)、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Global Plants on JSTOR等數(shù)據(jù)庫,查閱包括模式標本在內(nèi)的國內(nèi)外館藏標本。
(3)查閱植物圖片庫:通過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中國自然標本館(CFH)、聯(lián)盟圖片(CUBG)等核對物種形態(tài)特征及地理分布。
(4)野外調(diào)研:針對具盤綠絨蒿亞屬(Meconopsissubgen.DiscogyneG. Taylor)開展大量的野外調(diào)研,覆蓋拉薩、林芝、山南及日喀則等高海拔山區(qū)。
具盤綠絨蒿亞屬(Meconopsissubgen.DiscogyneG. Taylor)分布于難以到達的高海拔山區(qū),植物標本采集困難,館藏儲量不足。早期學者因為未能查閱模式標本,對其認識不足,存在鑒定錯誤的情況,如《西藏植物志》、《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5-7]以及國內(nèi)館藏標本,經(jīng)常將幾個種混淆。
《西藏植物志》、《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記載毛盤綠絨蒿(M.discigeraPrain)產(chǎn)中國西藏的定日縣和聶拉木縣[5-7]。如1959年6月5日,鐘補求160(PE 01050927),定日卡達肖克山口,海拔4 400 m的山坡或濕地。1975年3月26日,被王文采和倪志誠鑒定為皮刺綠絨蒿(M.aculeataRoyle);1977年6月29日,被莊璇鑒定為毛盤綠絨蒿。實際上是康順綠絨蒿(M.tibeticaGrey-Wilson)。又如1975年6月25日,青藏隊5864(PE 01050926),聶拉木城附近,海拔4 300 m的山坡巖石隙,花紫紅色。1976年12月1日,被倪志誠鑒定為皮刺綠絨蒿;1977年10月25日,被莊璇鑒定為毛盤綠絨蒿;同產(chǎn)地的青藏隊7588(PE 01050925)均為吉隆綠絨蒿(M.pinnatifoliaC. Y. Wu &H. Chuang ex L. H. Zhou)。
《藏族藥用植物綠絨蒿》記載中國西藏亞東產(chǎn)毛盤綠絨蒿,如西藏中(藏)藥資源普查項目中,尕讓甲等54233420140815066LY,標本藏于西藏自治區(qū)藏醫(yī)院生藥研究所[9]。然而根據(jù)書中植物標本及野外生態(tài)照,作者發(fā)現(xiàn)植物花色及葉片等形態(tài)學特征與毛盤綠絨蒿顯著不同。經(jīng)查閱文獻及標本,確定是中國新記錄的不丹綠絨蒿(M.bhutanicaTosh. Yoshida &Grey-Wilson)。
以上所謂毛盤綠絨蒿均為錯誤鑒定,中國不產(chǎn)毛盤綠絨蒿。不丹綠絨蒿系Toshio Yoshida和Grey-Wilson根據(jù)不丹西部標本Ludlow,Sherriff &Hicks 17471發(fā)表的新物種,曾被認為是不丹特有的新種[1-2,8]。不丹綠絨蒿與毛盤綠絨蒿形態(tài)最為接近,區(qū)別主要在于前者花藍色至紫色,葉片頂端5~7裂,雌蕊花柱較短,通常為2~4 mm;后者花黃色,葉子頂端3裂,雌蕊花柱較長,通常為4~6 mm。
至此,中國有綠絨蒿屬具盤綠絨蒿亞屬植物4種,分別是毛瓣綠絨蒿、吉隆綠絨蒿、康順綠絨蒿和不丹綠絨蒿(圖1),具體情況如下。
A.毛瓣綠絨蒿(攝影:徐波);B.吉隆綠絨蒿(攝影:徐波);C.康順綠絨蒿(攝影:徐波);D.不丹綠絨蒿(攝影:吉田外司夫)。
(1)毛瓣綠絨蒿,Meconopsistorquata, Prain,Ann.Bot.(Oxford). 20: 355. 1906。
Taylor G.(1934);《西藏植物志》(1985);《中國植物志》(1999);FloraofChina(2008);TheGenusMeconopsis:BluePoppiesandTheirRelatives(2014);《青いケシ大図鑑》(2021)。
葉片全緣或不規(guī)則的波狀,花藍色,雌蕊花柱幾無。
生境:生于海拔3 400~4 700 m的高山冰緣帶的斜坡、碎石、漂礫間。
分布:中國西藏中部(拉薩/西藏隊72-86 HNWP)及東南部(米林/青藏隊74-3091 PE);中國特有種。
(2)吉隆綠絨蒿,MeconopsispinnatifoliaC. Y. Wu &H. Chuang ex L. H. Zhou,ActaPhytotax.Sinca17(4): 114. 1979。
《西藏植物志》(1985);《中國植物志》(1999);FloraofChina(2008);TheGenusMeconopsis:BluePoppiesandTheirRelatives(2014);《青いケシ大図鑑》(2021)。
葉片羽狀深裂或淺裂,花紅色、淡藍色、紫色或深紫藍色;雌蕊花柱顯著,通常為5~11 mm。
生境:生于海拔3 500~4 900 m的碎石坡,礫石草地,多石的溪邊。
分布:中國西藏西南部(吉隆/西藏中草藥普查隊72-545 HNWP&PE,吳征鎰,陳書坤,杜慶,等75-659 KUN、聶拉木/青藏隊75-5779 KUN&PE,FLPH Tibet Expedition 12-0351 PE,青藏隊植被組75-6506 PE;其中,青藏隊植被組75-6506曾被誤定為毛瓣綠絨蒿),尼泊爾也有。
(3)康順綠絨蒿,MeconopsistibeticaGrey-Wilson Alpine Gardener. 74: 222. 2006。
FloraofChina(2008);TheGenusMeconopsis:BluePoppiesandTheirRelatives(2014);《青いケシ大図鑑》(2021)。
葉片全緣或兩側(cè)有幾個粗齒,花紅色至明亮的褐紅色,雌蕊花柱通常為5~7 mm。
生境:生于海拔4 200~4 700 m的杜鵑灌叢及荒地。
分布:中國西藏西南部(定日/PE西藏考察隊18-7650 PE,鐘補求59-160 PE;其中,鐘補求59-160曾被誤定為毛盤綠絨蒿);中國特有種。
(4)不丹綠絨蒿,MeconopsisbhutanicaTosh. Yoshida &Grey-Wilson Plantsman n. s. 11(2): 98. 2012。
TheGenusMeconopsis:BluePoppiesandTheirRelatives(2014);《青いケシ大図鑑》(2021)。
葉片頂端5~7裂,花藍色至紫色,雌蕊花柱通常為2~4 mm。
生境:生于海拔3 400~4 500 m的礫石草地及高山流石灘。
分布:中國西藏西南部(亞東/尕讓甲等54233420140815066LY);不丹西部;中國西藏新記錄種。
中國綠絨蒿屬具盤綠絨蒿亞屬植物檢索表[1-2,4-8]
1a 花柱幾無;花瓣外側(cè)被稀疏的剛毛
毛瓣綠絨蒿M.torquata
1b 花柱顯著,3~4 mm以上;花瓣外側(cè)光滑
2
2a 花柱盤的輪廓為五邊形,淺裂,不突出于子房邊緣;花瓣紅色至明亮的褐紅色;柱頭頭狀;
康順綠絨蒿M.tibetica
2b 花柱盤深波狀,有8個角,在邊緣淺裂或有流蘇,突出于子房邊緣;花瓣紅色、淡藍色、紫色或深紫藍色;柱頭棒狀
3
3a 葉片羽狀深裂或淺裂;葉柄及葉中脈紅色;莖多葉(不包括葉狀的苞片);花瓣紅色、淡藍色、紫色或深紫藍色
吉隆綠絨蒿M.pinnatifolia
3b 葉片先端5~7齒;葉柄及葉中脈不為紅色;莖少葉;花瓣藍色至紫色
不丹綠絨蒿M.bhutanica
中國不產(chǎn)毛盤綠絨蒿(MeconopsisdiscigeraPrain)。中國綠絨蒿屬具盤綠絨蒿亞屬(M.subgen.DiscogyneG. Taylor)有毛瓣綠絨蒿(M.torquataPrain)、吉隆綠絨蒿(M.pinnatifoliaC. Y. Wu &H. Chuang ex L. H. Zhou)、康順綠絨蒿(M.tibeticaGrey-Wilson)及不丹綠絨蒿(M.bhutanicaTosh. Yoshida &Grey-Wilson)4種,其中,不丹綠絨蒿是中國西藏新記錄種。
致謝:野外調(diào)研過程中得到蒙洛桑都丹、圖登嘉措、劉云、法志、蹄子、鐵鍋、珠峰雪豹保護中心、扎布桑、張旭、徐暢隆、扎西次仁、郝麗鵬等先生的大力支持,一并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