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連云港市贛榆區(qū)委宣傳部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近年來,地處蘇魯交界、黃海之濱的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多措并舉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活動,不斷強化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凝聚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的思想共識,匯聚起愛國興國的精神力量和行動自覺。
重視學校教育,厚植愛國強軍根基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贛榆區(qū)高度重視國防教育進校園,多舉措強化中小學生國防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憂患意識。一是建好少年軍校。以創(chuàng)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為契機,海頭初級中學建設國防教育園和國防教育展館,向學生集中展示英雄塑像、武器裝備模型等。夾山中心小學突出常規(guī)活動滲透國防、特色活動突出國防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一館一道兩廣場,盛德大道通七園”的獨特國防教育環(huán)境,不斷擦亮抗日山少年軍校品牌。通過在全區(qū)推廣少年軍校模式,開展紅色精神體驗活動,讓青少年樹立保家衛(wèi)國觀念。今年3月,全區(qū)兩所學校上榜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認定公布的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二是融入日常教學。結合主題團隊日、主題班會、研學實踐、開學第一課等,扎實開展“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專題講座、實景課堂、升旗儀式等形式,編寫國防教育系列教材《國防在我心中》,每雙周一節(jié)國防教育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加強訓練演練。在9月份開學季,組織中小學生進行封閉式軍訓,通過開營儀式、參觀武器裝備、隊列方陣演練、觀看紅色電影等形式,與軍人同吃、同練,體驗軍人生活,學習人民軍隊的優(yōu)良作風,磨練學生意志,鼓勵引導適齡青年積極參軍報國。
匯聚全民力量,同心共筑國防長城
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贛榆區(qū)著眼提升全民國防素養(yǎng)目標,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在全社會匯聚起愛國強軍的磅礴力量。一是改新國防教育主題展陳。時隔20年,投資1000萬元,對抗日山革命烈士紀念館重新改陳布展。新展館通過268個展項,以弘揚抗戰(zhàn)精神為主題,著重講好抗日英烈故事,重新梳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濱海區(qū)特別是在贛榆大地涌現(xiàn)的英雄群體和革命烈士,充實新的史料和文物,采取以人帶事、記人與記事相結合的敘述方式,突出抗日英烈和重要戰(zhàn)斗,再現(xiàn)當年濱海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zhàn)的歷史原貌,成為全市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二是開展國防教育立體活動。通過報告座談、交流訪談、典型示范等,宣講國家安全形勢、國防政策法規(guī)、革命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等,強化干部群眾“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的思想認識。試鳴防空警報,檢驗防空警報設施,進一步完善防空警報系統(tǒng)建設,增強廣大市民的國防觀念和民防意識,提高對防空警報信號的認知能力。舉辦國防故事宣講大賽,廣泛動員各行各業(yè)職工代表、先進典型人物,參與宣講活動,營造國防教育的良好氛圍。三是發(fā)展國防教育特色文化旅游。編寫《贛榆革命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概覽》,公布革命文物名錄,發(fā)布紅色旅游地圖。以“中國抗日第一山”抗日山為主,集納“黃海國防第一哨”秦山島、“全國支前模范”董力生故居及贛榆人民支前紀念館、“全國紅色村”黑林鎮(zhèn)大樹村,形成以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為特點的“一山一島一館一村”紅色文旅矩陣。并在此基礎上,串聯(lián)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紅領巾水庫紀念館、小沙東海戰(zhàn)紀念地、全國道德模范紀念館等紅色資源,串珠成鏈,放大紅色文旅的國防教育效應。
創(chuàng)新方式載體,推動全民全域宣傳普及
為了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贛榆區(qū)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拓寬渠道、豐富載體,全面增強愛國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是推動國防教育走進“節(jié)點”。在全民國防教育日、全民國防教育月以及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統(tǒng)一部署開展“知史勿忘國恥、明志吾輩自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防災減災應急疏散演練、向烈士獻花、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紅色尋訪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用好宣傳展板、公益廣告、文藝匯演等形式,引導人們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居安思危、奮發(fā)圖強。二是推動國防教育走上“指尖”。錄制《贛榆黨史故事100講》微視頻,全景展示中國共產黨在贛榆的光輝歷程,生動反映贛榆那段波瀾壯闊、震撼人心的歷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了解贛榆黨史,學習贛榆黨史。利用網站、微信等傳播載體,組織開展微視頻進校園、進機關、進農村,讓學生從小接受紅色革命傳統(tǒng)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接受教育,匯聚發(fā)展激情,激發(fā)工作動力。三是推動國防教育走向“云端”。組織贛榆電視臺、贛榆電臺及贛榆發(fā)布微信公眾號開設全民國防教育月欄目,刊登相關稿件20余篇,更好地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充分利用宣傳展板、戶外大屏等,廣泛刊播全民國防教育宣傳標語、宣傳海報等,營造全民參與國防教育的濃厚氛圍。
國防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場持久之“戰(zhàn)”。贛榆區(qū)將建設更多、更好、更強的國防教育平臺、場所,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讓國防教育常態(tài)化,不斷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一是全域化統(tǒng)籌,理順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方法方式,統(tǒng)籌社會優(yōu)質資源,夯實國防教育基礎。二是多元化利用,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遺跡等設施功能作用,著力打造“全民國防教育月”系列活動品牌,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不斷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推動形成全民國防教育工作新格局。三是分眾化教育,突出抓好重點對象國防教育,持續(xù)強化領導干部國防教育,著力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積極推進社會各方面國防教育,促進形成更加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推動全民國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執(zhí)筆:韓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