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咪
十月來臨的時候, 時間的腳印也深深淺淺地走向秋天深處。親愛的孩子們, 如果讓你們寫關于十月的文章, 你們會怎么寫呢? 也許這時你們會選擇描寫一棵樹,從葉子、花到果實, 都閃爍著光芒; 也許你們還會選擇描寫一片像海洋一樣美麗的天空:
十月說來也就來了。
不過幾日工夫,天空就像一把巨傘給撐開了似的,高遠得很。明凈的藍,藍綢緞一樣的,抖開來,滑溜溜的,一鋪千萬里。這時的天空,太像海洋了,稠稠的藍,厚厚的藍,純粹的藍,深不見底。不多的幾絲云,像白菊花細長的花瓣,浮在水面上。
——丁立梅《十月》
天空如傘撐開, 如海稠藍, 云朵像白菊花細長的花瓣…… 看吧,作家通過比喻建立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并且將其描寫得細致入微。
那么, 著名作家郁達夫又會如何描寫呢?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郁達夫《故都的秋》
作家也是從天空入手, 然后從高到低, 寫槐樹、破壁、牽牛花,層次分明, 將秋意寫得如此自然、流暢。孩子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運用這樣的寫法, 通過細致的描繪,一點一點寫出秋天的樣子。
這讓我想起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了一只小蟲子:
螢 火
杜 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螢火蟲僥幸由腐草而化出,卻膽敢靠近太陽飛舞。你的光亮不足以照亮書卷,卻時時在撲點著我的衣服。你隔著帷幔隨風晃動著影子,帶著雨氣在樹林旁邊閃著微光。十月(注:詩中所寫的是農(nóng)歷十月)到來,清霜凝重,請問你飄泊流落歸向何處? 詩人通過螢火蟲暗示自己飄零的一生,令人感到哀婉和悲涼。
那么國外的詩歌又會怎么寫“ 十月” 呢?
十 月
[ 美] 羅伯特·弗羅斯特
曹明倫 譯
烏鴉在森林上空成群啼叫,
也許明天就要結(jié)伴飛走。
哦靜寂而柔和的十月之晨,
開始今天要用緩慢的節(jié)奏。
在詩人筆下,烏鴉紛飛,十月的清晨柔和寂靜,整個氛圍和諧而柔美。詩人對事物充滿憐惜,以一顆純真的童心觀看這個世界,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啊!親愛的孩子們,希望你們能從詩中受益,收獲美妙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