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青 安徽省合肥市建設幼兒園
有這樣一群小精靈,在一次活動中,利用一根鞋帶向我們展示了屬于他們的力量!
一次晨間談話活動,主題是“三八節(jié)為媽媽服務”,我們和孩子一起探討起來,可以為媽媽做哪些事呢?我提前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如果媽媽正端著餐盤,她的鞋帶散了,你會怎么做呢?有的小朋友說“可以提醒媽媽”;有的小朋友說“讓媽媽換雙鞋”;還有的小朋友說“那我?guī)蛬寢屜瞪闲瑤О伞?。孩子們激烈地討論著,一雙雙眼睛炯炯有神。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親自來幫媽媽系鞋帶。
于是,孩子們分成五組,開始了系鞋帶的初體驗。在此過程中,有的孩子使得兩根鞋帶打起了死結,有的像纏麻花一樣把兩根鞋帶系在了一起……孩子們紛紛抱怨:“這也太難了吧?!薄拔也粫趺崔k?”最后不知是誰說了一句:“老師,我們不會系,你能教教我們嗎?”這時,有幾個孩子也向老師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好吧,那就跟著老師一起來學吧!先從最簡單的交叉握手做起,老師邊講解邊示范,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動了起來。通過反復練習,他們大都掌握了基礎。接下來就是較難的部分啦,通過示意圖,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兩個好朋友,交叉握握手,變個兔耳朵,交叉拉拉手。兔子長出大耳朵,繞過樹,跳進洞里,快快拉緊。學完后,孩子們紛紛開始嘗試,忙得熱火朝天。一雙雙眼睛一會兒看看圖譜,一會兒看看同伴,斗志滿滿。最后,雖然有些孩子沒有成功,但這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叮咚”。到了區(qū)域活動的時間,大部分小朋友歡歡喜喜地進入了自己選的區(qū)域玩耍,卻也有一些小朋友(李子峰、朱紅瑞、楊俊杰等)表示:“老師,我還想繼續(xù),我想幫媽媽系上鞋帶。”可是,到了區(qū)域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了,我是否該結束這個活動,按照流程重點觀察、指導區(qū)域活動?“不,不必的?!毙睦锏南敕ㄔ诟嬷?。于是,我引導其他孩子進行區(qū)域游戲,叮囑班級其他老師照看好小朋友們。接著,我決定,帶著部分小朋友繼續(xù)完成系鞋帶的挑戰(zhàn)。
在此過程中,有一些小朋友被吸引過來加入我們,也有一些小朋友陸陸續(xù)續(xù)地被區(qū)域活動的熱鬧吸引走,可也有始終在堅持的孩子們(李子峰、朱紅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并沒有挫敗他們的信心,我一直鼓勵著他們:“加油,孩子們,我們再堅持一會兒?!苯K于,經過長達半小時的努力,他們兩人終于成功了。我看著他們揚起的嘴角,臉頰上浮起的如花般的笑容,以及那一刻他們眼中綻放的光芒,我知道,那是一種堅持不懈終獲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第二個社會環(huán)境,比起家庭對幼兒的社會化影響更大。幼兒園教育更有意識、更有目的、更有計劃,能讓幼兒獲得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幼兒個體從“生物人”向“社會人”的轉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引導幼兒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苯處煵粩嘟o予支持、陪伴,加上孩子自發(fā)的堅持,讓孩子學會了系鞋帶,但這不僅僅是一根鞋帶的力量,更是孩子挑戰(zhàn)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