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祥
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解決一線教師問題和困惑,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近日,省教育廳發(fā)布《關于印發(fā)義務教育初中語文等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就義務教育20 個學科教學提出了指導意見,并就《意見》進行了解讀。
《意見》涵蓋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勞動等6 個學科和初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藝術、勞動、信息科技、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與健康等14 個學科。
省教育廳在政策解讀中提出,義務教育20 個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主要內容的呈現(xiàn)和表述上雖有差異,但新課標理念貫穿始終,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實施建議等5 個方面均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舉措,并對各學科的教學基本原則、教學目標的設計與達成、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優(yōu)化、教學的設計與推進、教學評價的實施與開展等進行了整體規(guī)劃和全面指導。
總的來說,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體現(xiàn)了以下特點:
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推進素養(yǎng)導向教學。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針對當前我省教育教學和教材使用實際情況,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統(tǒng)領來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教學成效。
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前提,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茖W的教學目標設計是高質量教學的前提。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闡述本學科課程總目標內涵的基礎上,強調基于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編寫意圖、學生學情、教學內容特點、教學客觀條件,設計明確、具體、科學的課堂教學目標,并以目標的達成來確保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有效、課堂教學質量的切實提升。
強化單元教學的整體性,促進教學內容的結構化。為改變以往教學內容的零散化、碎片化,促進知識的遷移應用,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強調推進課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強調教師本著統(tǒng)整的教學思想,對在主題學習、能力培養(yǎng)上具有內在關聯(lián)的單元教學資源進行梳理、歸納、整合,引導學生從局部至整體的學習中把握學習規(guī)律。
注重學習活動設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不僅要重視“學什么”,更要關注學生是否“喜歡學”“學了后能做什么”。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都強調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多感官參與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感受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強調以教學資源為依托,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進而運用所學知識、能力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
《意見》要怎樣落地見效?省教育廳要求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制訂義務教育各學科教學指南落地實施的區(qū)域規(guī)劃,有組織地持續(xù)推進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形成配套的常態(tài)實施工作機制,培育一批落實各學科教學指南的典型學校。
要圍繞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的落地見效,聚焦于校長、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加強校長、教師兩支隊伍培訓體系。提升校長將義務教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育人“藍圖”轉化為學校育人實踐“施工圖”的課程執(zhí)行能力,提升教師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能力。
要加強以落實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為核心,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學科教學實踐的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