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芳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jù)需要可以組織試鳴防空警報。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進行防空警報試鳴的通告》顯示,全市組織實施防空警報試鳴的目的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的國防觀念和民防意識,檢驗本市防空警報設施的完好率和鳴放防空警報的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表明,在國家法律層面對防空警報試鳴的日期并未作硬性規(guī)定。也就是說,防空警報試鳴的日期全國可以不統(tǒng)一。
全國大部分曾被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轟炸過的城市,會選擇特別紀念日試鳴防空警報,主要是警醒世人、紀念抗戰(zhàn)勝利或者一些重大事件等,比如,每年7月7日河北省部分市縣統(tǒng)一組織實施防空警報試鳴,以紀念“七七事變”。
有部分省市,對防空警報試鳴日期作過調(diào)整或更改。比如,2015年前,江蘇省南京市為哀悼1937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自1996年起每年12月13日當天試鳴防空警報;而無錫市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淪陷日,每年的防空警報試鳴日是11月25日。2015年8月,江蘇省統(tǒng)一調(diào)整防空警報試鳴日為每年的9月18日。
預先警報是在敵方對我方空襲有預兆時發(fā)出,要求人員開始疏散。警報聲為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為1個周期,時間3分鐘。
市民聽到預先警報后,應立即拉斷電閘,關閉燃氣,熄滅爐火,攜帶好個人防護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線的要求,迅速有序地進入民防工程或指定隱蔽地域。公共場所的人員和車輛,應聽從有關部門人員的指揮,迅速到指定地點隱蔽。夜間應嚴格遵守燈火管制的規(guī)定。
空襲警報是在敵方對我方將要空襲時發(fā)出。警報聲為鳴6秒、停6秒,反復15遍為1個周期,時間3分鐘。
市民聽到空襲警報后,除各行業(yè)(單位)必須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外,其余人員應立即就近進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情況緊急無法進入民防工程時,要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隱蔽。
解除警報是在空襲或戰(zhàn)情暫時緩解時發(fā)出。警報聲為連續(xù)長鳴3分鐘。
市民聽到解除警報后,應有組織、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崗位。當敵空襲造成房屋倒塌、火災和人員傷亡等情況時,要在所在單位或社區(qū)的統(tǒng)一組織下,積極開展自救互救、滅火、搶修等行動,消除空襲后果,盡快恢復生產(chǎn)和生活秩序,把空襲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這是因為防空警報聲音變化是通過警報器中的控制裝置和調(diào)節(jié)裝置來完成的,手搖或者供電對高速電機的轉(zhuǎn)速和振動介質(zhì)頻率進行規(guī)律調(diào)節(jié),形成警報聲音的高低和長短變化。
這個裝置叫“防空警報器”。上海有多處分布著防空警報器,種類很多,有電聲、電動、車載、手搖、便攜式警報器等。
電動警報器
電聲警報器
防空警報試鳴期間,組織人員進行防空掩蔽演練。參加防空演練的對象為城鎮(zhèn)居民,以居民區(qū)為重點組織演練。同時,可開展高層樓宇、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等人員疏散演練。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可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人員掩蔽演練。
試鳴期間,不參加防空演練的市民,在聽到防空警報音響信號后,可注意分辨各種警報信號,但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動。
各生產(chǎn)企業(yè)、建筑工地的員工,要堅持安全生產(chǎn)、施工,落實安全措施。
汽車駕駛員要集中精力,安全行駛,防止各種事故發(fā)生。
在商店、影劇院、車站、碼頭、街頭廣場、公園、飯店等公共場所的人員,不要慌張,不要擁擠亂跑,同時要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趁機擾亂治安。
在家的居民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家長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受到驚嚇,特別是對家中的老弱病殘者要加強看護,必要時可關上門窗,確保安全。
移動警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