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篇文章里讀到了“空閑型焦慮”這個概念——有人因為工作太忙碌而焦慮,也聽說過有人因為工作太難而焦慮,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因為空閑而焦慮。這種焦慮主要源于恐懼被時代落下,恐懼社會節(jié)奏的中斷,所以根本停不下來,一閑下來就心慌不安,甚至焦慮失眠。
說實話,我就是這樣。我也是完全停不下來,總要找點事情忙碌。比如我的工作,大多數(shù)是和文字打交道,但是考慮到未來的傳媒變化,我在業(yè)余時間自學了Photoshop和Premiere ——一個修圖軟件和一個視頻剪輯軟件。
而最近,我在看一本關于講解技術常識和企業(yè)技術應用的書,我還在某視頻平臺上學習編程語言Python,最近學習的模塊是“設計學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
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跟上了發(fā)條一樣,這些知識我短時間可能用不上,一輩子能不能用上都很難說。但總是覺得要學點什么,不然心里就慌。這大概也是大環(huán)境裹挾的結果,技術演變太快,人總處在某種現(xiàn)代性的緊張之中。
我曾讀到一種觀點,說東亞社會的傳統(tǒng),其實工作和社會就是一種等價物。就像日文里“公司”的翻譯是“會社”——恰恰是“社會”兩個字反過來,這種心理結構就在說明一些事實:人的工作和生活其實是混在一起的,沒法截然分開。但恐怕也不只是東方,很多地方都是類似的。
我知道空閑型焦慮可能是一種情緒陷阱,但又無法解脫。如今,我也不想用單純的雞湯,去勸誡自己放下,去從空閑型焦慮里徹底脫身。
《三體》里有句話,“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傲慢”,所以焦慮也未見得那么可怕,至少可以讓人不再傲慢,焦慮這種情緒既然存在,必然也有它的作用。因此,對待空閑型焦慮,也許解決的辦法不是痛苦地自我反省、與之徹底決裂,而是盡可能地控制它,別讓焦慮填滿了所有的空閑。
(據(jù)澎湃新聞 章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