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婷,李 娟,張宛靜
(漯河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漯河市中心醫(yī)院 河南漯河462000)
腦血栓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預后效果差、發(fā)病急等特點[1-2]。腦血栓好發(fā)于老年人群,對人體危害大,嚴重情況下直接導致患者死亡[3]。腦血栓不僅會引發(fā)多種相關并發(fā)癥,還會遺留諸多嚴重后遺癥[4]。治療腦血栓患者時需及早判斷和治療,避免疾病在短時間內加重。對急性期腦血栓患者而言,需積極改善其腦循環(huán)和治療相關并發(fā)癥;對恢復期腦血栓患者而言,主要進行康復鍛煉和康復理療[5]。腦血栓通常會發(fā)生神經損傷癥狀如失語、肢體偏癱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生活水平。治療腦血栓患者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系列負性情緒,繼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6]。目前,腦血栓成為威脅老年患者的主要疾病,因此,需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我們對55例老年腦血栓患者實施前期護理聯合流程化護理干預,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110例老年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首次發(fā)病,具有腦血栓臨床癥狀并經CT確診者;②年齡55~72歲,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障礙者;②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5例。研究組男41例、女14例,年齡(58.62±7.56)歲;體質量指數(BMI)(20.75±2.64)。對照組男43例、女12例,年齡(59.73±7.88)歲;BMI(21.07±2.7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入院指導、用藥護理、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及出院指導等。
1.2.2 研究組 實施前期護理聯合流程化護理干預方法,主要內容如下。
1.2.2.1 前期護理 ①加強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發(fā)展迅速,病情嚴重會導致患者出現殘疾甚至死亡事件,進而對患者心理情緒產生負性影響。此時護士需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予以針對性護理,及時與患者溝通,采用安慰或鼓勵的方式緩解其情緒,積極轉移患者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依從性。②加強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屬疾病相關知識,充分解答患者疑問,幫助患者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對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需囑其保持合理休息,禁止使用吸管飲水,使用杯子時需保持一半水量,防止患者出現窒息。③加強肢體功能活動:幫助患者加速體內血液循環(huán),預防肢體功能退化,護士需讓患者臥床休息,采用健側肢體進行關節(jié)運動。對失去部分功能的患肢予以適度按摩,先從大關節(jié)再到小關節(jié)活動,促使血液循環(huán),避免壓力性損傷或肌肉萎縮等情況發(fā)生。④加強生活護理:囑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盡量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早晚使用溫水擦洗全身,保證床單和衣物整潔。如果患者出現躁動不安需在床旁增加護欄,避免發(fā)生跌倒。在飲食護理中,采用少量多餐的原則,從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食物,堅持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飲食原則??祻陀柧毷腔謴突颊哒Z言功能和肢體功能的重要步驟,此外,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至關重要。護士需充分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恢復進度,制訂適合患者的康復訓練計劃,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逐漸增強訓練強度,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促使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1.2.2.2 流程化護理 在住院第1天,護士需充分了解患者基本病情,評估手術風險,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在手術過程中幫助醫(yī)生完成手術,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和引流管情況,手術結束后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術后第1天,指導家屬學習基礎護理方法及如何轉換體位等,對患者進行基礎生活指導。術后第2~4天,對已出現的相關不良反應予以針對性護理,告知患者家屬及時翻身的益處,避免壓力性損傷發(fā)生。告知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意義,積極開展相關康復運動。術后第5天至出院前,護士指導患者做好康復訓練,從被動訓練逐漸轉為主動訓練,持續(xù)幫助患者建立康復治療信心,出院后告知患者及家屬日常注意事項,囑其按時復診。
1.3 評價指標 ①采用Barthel指數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能力,采用Fugl-Meyer評測量表(FMA)評估兩組護理前后運動能力,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神經功能。②術后恢復情況與護理滿意度:記錄兩組首次下床時間及住院時間,并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護理前后Barthel指數、FMA、NIHS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心臟康復知識水平和CHBMS評分、6MWT比較
表1 兩組護理前后Barthel指數、FMA、NIHSS評分 比較(分,
2.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二級預防行為、CSMS和SF-36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心功能比較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腦血栓患者主要是因為腦血流減慢導致血液成分改變[7]。腦血栓常見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一般會伴隨高血壓或高血脂等癥狀。有研究顯示,腦血栓具有病程時間長和發(fā)病速度快等特點,繼而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8-10]。對急性期腦血栓患者而言,由于病情危急,往往會遺留后遺癥[11]。在前期護理過程中,護士對腦血栓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不斷提高配合度[12];此外,進行康復指導可以提高腦血栓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腦血栓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可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不斷提高患者總滿意率和生活能力。對腦血栓患者進行前期護理,使其知曉前期護理重要意義,幫助其樹立信心;在流程化護理措施實施過程中,促使護士護理工作區(qū)域人性化和專業(yè)化,繼而不斷提高腦血栓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降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3]。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護理后,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FMA評分、NIHSS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P<0.01),且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研究組首次下床時間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1);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老年腦血栓患者,應用前期護理聯合流程化護理措施,可提高護理質量及安全,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從患者術前、術中、術后整個流程給予針對性護理,消解患者對疾病與手術的心理障礙并緩解負性情緒,使其生活能力、運動能力及神經功能得到提升,有利于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將前期護理聯合流程化護理措施應用于老年腦血栓患者中,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肢體運動功能、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