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龍
[真題呈現(xiàn)]
(2021·遼寧·沈陽)如圖1所示,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jìn)行實驗,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當(dāng)水溫達(dá)到90 ℃時,開始每隔0.5 min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象。
[(1)]加熱到第[8 min]時,看到在水中形成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_________,說明水開始沸騰。
(2)由圖乙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___℃。
(3)加熱到第[12 min]時,撤掉了酒精燈,發(fā)現(xiàn)水停止沸騰。這個現(xiàn)象說明液體沸騰時需要_________熱。
(4)小麗覺得小明的實驗過程從開始加熱到沸騰前所用時間太長,她利用原有器材,并增加了一個無孔的硬紙板蓋在燒杯上,如圖丙所示,重新做實驗后,實驗時間縮短了,但測得水的沸點是102 ℃,經(jīng)分析是因為燒杯內(nèi)水面上方的氣壓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導(dǎo)致水的沸點升高。
解析:[(1)]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這時形成的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fā)到空氣中。(2)由圖象可知,水溫升高到[100] ℃后就不再上升,說明水的沸點是100 ℃,此后水繼續(xù)吸熱溫度保持不變。(3)液體的沸騰條件是:①溫度達(dá)到沸點;②繼續(xù)吸熱。(4)增加了一個無孔的硬紙板蓋在燒杯上,燒杯內(nèi)水面上方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測得水的沸點是102 ℃。
答案:(1)大 (2)[100](3)吸 (4)增大
[歸納提升]
1.實驗裝置的安裝順序:自下而上。(1)固定酒精燈,確保用酒精燈外焰加熱。(2)固定溫度計,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水中,且不觸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2.硬紙板的作用:防止熱量散失,縮短實驗時間。
3.硬紙板上兩個小孔的作用:中心的小孔用于固定溫度計;另一個小孔用于平衡內(nèi)外氣壓,使水面上方氣壓與外界氣壓相同。
4.水中氣泡的特點:(1)沸騰前氣泡較少,且上小下大(沸騰前,越靠近水面,水溫越低,氣泡上升時水蒸氣遇冷液化,氣泡變小);(2)沸騰時氣泡較多,且上大下小(沸騰時,整杯水溫度相同,氣泡上升時,深度減小,水對氣泡的壓強減小,氣泡變大)。
5.縮短實驗時間的方法:減少水的質(zhì)量;提高水的初溫;給燒杯加蓋硬紙板;等等。
6.撤走酒精燈,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的原因:石棉網(wǎng)或燒杯底的溫度仍然高于水的沸點,水可以繼續(xù)吸熱。
[拓展應(yīng)用]
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1)請指出圖甲裝置的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錯誤后進(jìn)行實驗,某時刻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___℃。
(3)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開酒精燈,水不能繼續(xù)沸騰,可見沸騰過程需要_________。
(4)通過降溫也能使熱水沸騰。如圖丁所示,將剛停止沸騰的水裝入燒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澆冷水,發(fā)現(xiàn)水會重新沸騰起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好學(xué)的小明想到上課時老師講過可以利用水浴法加熱物體,于是組裝了如圖戊所示的裝置,用燒杯中的液體A對試管中的液體B進(jìn)行加熱。如果小明想加熱至最后讓兩種液體都能沸騰,你認(rèn)為A、B兩種液體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溫度計玻璃泡觸碰燒杯壁 (2)[92](3)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吸熱 (4)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nèi)氣體溫度突然降低,瓶內(nèi)水蒸氣遇冷液化,瓶內(nèi)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dǎo)致水的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 (5)B液體的沸點低于A液體的沸點
(作者單位:沈陽市南昌初級中學(xué))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