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毅,劉涌,賈月霞,臧紅敏,張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慢性咳嗽、氣短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在COPD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其起病急且病程較長,最終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從而威脅生命安全。目前,針對AECOPD的治療主要采用機械通氣的方式改善患者通氣功能障礙,但長期治療患者易產(chǎn)生依賴性,導致撤機困難,延長了住院時間及增加治療成本[2]。故在保證機械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治療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重要意義。生脈散為補益劑,且因其具有補肺、養(yǎng)陰、益氣之功,多被臨床上用于暑熱傷肺、久咳肺虛、耗氣傷陰等疾病治療中[3]。近年來生脈散被用于心血管等疾病治療中,但在AECOPD患者的治療中報道少。鑒于此,本研究觀察生脈散加減聯(lián)合機械通氣治療AECOPD患者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石家莊市中醫(yī)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8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觀察組男32例,女17例;年齡42~79(61.84±3.12)歲;COPD病程2~14(8.75±2.31)年;基礎疾病:高血壓15例,冠心病14例。對照組男31例,女18例;年齡43~79(61.37±3.85)歲;COPD病程2~13(8.43±2.62)年;基礎疾病:高血壓10例,冠心病15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4]標準,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80%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70%可確定為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經(jīng)胸部X線檢查確定肺過度充氣;在病程過程中,患者以咳嗽、咯痰、氣短或喘息加重為主要表現(xiàn),痰量增多、可伴發(fā)熱等嚴重明顯加重。中醫(yī)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yī)診療指南(2011版)》[5]中痰熱郁肺型標準,即主癥:咳逆喘息氣粗,胸滿,咯痰黃或白;次癥:身熱、煩躁、咽癢疼痛、出汗等;舌脈象:舌質后或邊尖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1.2.2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分期為急性加重期,且急性發(fā)作≤5 d;無嚴重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
1.2.3 排除標準:無法耐受本次治療或對藥物治療過敏者;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符合入選標準,但因個人原因難以配合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機械通氣治療,插管選擇經(jīng)口或氣管切開途徑,Siemens servo-i呼吸機由西門子邁柯唯公司提供,呼吸機參數(shù)設置中潮氣量8~10 ml/kg,壓力10~18 cmH2O,呼吸末正壓4~8 cmH2O,吸氧濃度30%~60%,期間確保患者呼吸頻率維持在12~18 次/min,并每隔8 h測量1次血氣分析,根據(jù)檢測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對照組在機械通氣治療的同時給予支氣管擴張、抗生素、祛痰等對癥處理。觀察組除上述治療外聯(lián)合生脈散加減治療,組方:黃芪20 g,五味子、人參、麥冬各15 g,當歸、白芍、雞血藤、丹參各10 g,砂仁、檀香各5 g。加減治療:高血壓患者加鉤藤20 g,天麻15 g;汗多者加糯稻根、浮小麥各30 g;高血脂加決明子10 g;睡眠質量差加酸棗仁30 g,合歡花15 g;胸陽痹阻較甚者加全瓜蔞15 g。清水煎煮至400 ml,每天1劑,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2組均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比較2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FEV1%、FEV1/FVC)、血氣分析指標[pH值、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AT)評分及不良反應。肺功能:采用米爾肺功能測定儀檢測2組治療前后FEV1%、FEV1/FVC;血氣分析: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2組治療前后pH值、PaCO2、PaO2及SaO2;采用CAT問卷評估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其中量表共8個問題,每個項目0~5分即6級評分制,總分為0~4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低。
1.5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后呼吸困難、咳喘、咯痰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X線片檢查顯示肺部明顯好轉;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X線片檢查顯示肺部明顯好轉;無效:治療后患者病情無明顯變化或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8%,高于對照組的79.59%(χ2=4.346,P=0.037),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FEV1%、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患者FEV1%、FEV1/FVC較治療前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2.3 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pH值、PaCO2、PaO2及Sa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患者pH值、PaO2及SaO2較治療前均升高,PaCO2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2.4 CAT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患者CAT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CAT評分比較分)
2.5 不良反應 2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經(jīng)停藥或減量后癥狀消失。
AECOPD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多認為與環(huán)境、遺傳、氣道反應性增高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呼吸道感染被認為是最主要的誘因[6]。由于病情可在短期內出現(xiàn)持續(xù)惡化,導致患者出現(xiàn)臨床癥狀加重、運動耐力下降等表現(xiàn),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并降低其生活質量。
機械通氣作為目前治療AECOPD患者的重要方式,針對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機體通氣仍為首選方案,其能夠有效改善COPD急性發(fā)作時導致的通氣功能障礙,但由于創(chuàng)傷較大且治療時間較長,使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以進一步提高機械通氣治療效果,從而改善患者預后[7-9]。中醫(yī)學將AECOPD歸屬為“肺脹”范疇,認為其發(fā)生可能是由于年老體衰,肺衛(wèi)外能力不足,導致肺氣虧虛,久之則肺氣失宣,氣機失常;加之機械通氣等有創(chuàng)治療可致脾腎損傷,脾失健運而致呼吸肌收縮功能下降,故臨床治療應以活血化瘀、補腎益氣等為主要原則[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患者FEV1%、FEV1/FVC與pH值、PaO2及SaO2較治療前均升高,PaCO2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2組患者CAT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結果提示生脈散加減聯(lián)合機械通氣應用于AECOPD患者治療中價值良好,可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氣分析指標。分析原因:生脈散方劑中麥冬氣寒,味苦干,在肺中之火治療中可發(fā)揮重要作用,加五味子、人參能夠產(chǎn)生滋陰生津、益氣固脫、補肺中缺損元氣之效;砂仁、檀香寬中行氣、調氣和血;丹參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雞血藤、當歸能夠補血活血通絡,且補而不滯;白芍養(yǎng)血斂陰;諸藥合用可共奏補腎益氣、活血化瘀之功[12-14]。因此,生脈散有利于減輕肺水腫,降低肺血管阻力,可促進患者呼吸循環(huán)功能及肺功能恢復,強化療效[15]。
綜上所述,生脈散加減聯(lián)合機械通氣治療AECOPD患者的療效較佳,可有效緩解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氣分析指標,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